惠山古镇连乾隆皇帝都来了,你还不来惠山古镇赏菊花

史料记载:清朝的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每次都要游无锡的惠山。作为清朝的“旅行家”,乾隆在六次游历后,亲自题写了“江南第一山”的匾额,现在人们去无锡的惠山古镇,还能见到乾隆皇帝的玉璧。 在乾隆的心目中,他自认为江南的扬州虽然繁华,但无真山真水
原标题:连乾隆皇帝都来了,你还不来惠山古镇赏菊花史料记载:清朝的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每次都要游无锡的惠山。作为清朝的“旅行家”,乾隆在六次游历后,亲自题写了“江南第一山”的匾额,现在人们去无锡的惠山古镇,还能见到乾隆皇帝的玉璧。在乾隆的心目中,他自认为江南的扬州虽然繁华,但无真山真水;镇江的金山虽然不错,但孤峙于长江的江心,水流喘急,每回登临都怀有“戒心”。苏州的虎丘也曾挂有“第一名山”的匾额,但乾隆却认为虎丘够不上资格,还下圣旨把虎丘的匾额给拆除了。而他对无锡的惠山情有独钟,亲自御封了“江南第一山”。惠山,位于江苏无锡城的西面,离开市中心约不到三公里的距离,现在已经成为惠山古镇景区。作为江南地区的名胜古迹,每年一度的金秋菊展,是江南地区秋季的最大花事,每每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赏菊。据说无锡本地人很早就开始栽培菊花,早在五百多年前的明朝弘治年间,当地编纂的《无锡县志》中,就有非常详细的记载菊花的栽培园艺。清初时无锡一位著名的词人顾贞观,还未菊花写了一首词,专门吟咏了自己家乡的菊花:“早归来,三泾里,衣白风流。欲傲君王紫,标格不容轻位置。根叶生香,君与莲花耳。”当然,历代描写菊花的最好的诗作,当属唐朝的大诗人元稹那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把一年之中最后的一场花事,描写的淋漓尽致,入骨三分。菊花一旦凋谢了,那么这个年度的花事也将终结。无锡惠山古镇的前身,叫“无锡锡惠公园”,这一名称也一直是民间最通俗的叫法。早在1953年,当时的锡惠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也就在那一年的秋季,锡惠公园举办了首届菊花盆景汇展,当时共在景区内摆出了园林师傅自己栽培的菊花约二万余盆,当时的门票也只买3分钱一张。有一个数字统计,1953年的第一次菊花展期间,约有18万市民前去锡惠公园观看菊花展,完全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当时菊展的盛况。要知道1953年的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无锡全市的总人口数才区区58万。自此以后,锡惠公园在每年的秋季,都会组织一次盛大的菊花展览。半个世纪以来,已经记不清到底举办过多少场次的菊花展,只是记得,每年的秋天,赏菊花,一定是去锡惠公园。现在的惠山古镇景区内,建有一个中国菊花基因库,其中收集了全世界的菊花品种达800多个,好多菊花品种,是人们一生都难得见到的。这些品种在经过园艺师傅半个世纪的精心培育下,每年的秋天,都会有它们的“花影”在菊花展上露面。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惠山古镇的金秋菊花展,已经成为无锡旅游的一张名片,也成为华东地区影响最大的一场花事。像1992年和2007年,惠山古镇还曾承办过第二届、第九届中国菊花展览。菊花,被称之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梅兰竹菊,它还在中国十大名花中排位第三。菊花具清寒、傲雪的品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也是对人高贵品格的赞赏。在中国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菊花的花期较长,通常在每年的国庆节前,早期的菊花就先开放了。而菊花盛开的高峰期,会在十月下旬到来。这个时候,也正是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的时节,如果你也想去赏菊,那么久去无锡的惠山古镇吧。作者简介:陆建华摄影(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jYkA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