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竹楼原生态的傣家竹桥横跨在芦苇花盛放的大盈江上,这才是最美的秋色

很久以前就看过云南德宏的摄友拍的一辑片子,夕阳下是暖暖的橙黄色,水面上波光粼粼,一簇簇芦苇花随风飘荡,几个傣族姑娘的倩影出现在原生态的竹桥上,这是一幅暖到心窝的片子,从此,盈江这个名字就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盈江县,隶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
原标题:原生态的傣家竹桥横跨在芦苇花盛放的大盈江上,这才是最美的秋色很久以前就看过云南德宏的摄友拍的一辑片子,夕阳下是暖暖的橙黄色,水面上波光粼粼,一簇簇芦苇花随风飘荡,几个傣族姑娘的倩影出现在原生态的竹桥上,这是一幅暖到心窝的片子,从此,盈江这个名字就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中。盈江县,隶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语称“勐辣”,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北部,因大盈江贯穿整个县城而得名,境内河流流量平缓,因此在江面上形成很多河滩,而横跨大盈江的主要桥梁在勐腊路上,沿江两岸的村民依然依靠这种最原生态的竹桥过江。盈江县境内居住着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只有傣族喜欢居住在靠水的地方。在德宏这里,有水的地方,自然就会有竹子生长,傣族人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将竹子应用到生活当中,住的、用的、吃的,应有尽有。横跨大盈江河面就有好几座竹桥,竹桥通常是由村里几户人家共同完成,然后在桥一端搭个竹棚,大家轮流值守,每次收取“过桥费”2元。在德宏走了几个地方,只要是乡民自己搭建的“桥梁”(木桥、竹桥),距离无论长短,过桥费都是2元。然而这条竹桥平均每天在上面经过的人不超过100人,部分村民还不需要缴费,其实从竹桥上获得的收入真的很少很少。大盈江上的竹桥主要材料就是当地盛产的竹子,结构也不复杂,是完全的手艺活。傣族人是利用竹子的一把好手,编造出来的竹桥特别结实,人走在上面也丝毫没有晃动感。这种竹桥看起来很简单,结构和形态上不如国内很多景区那种被赋予艺术美的竹桥,但这才真正属于民间智慧,是原生态,是傣族人生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我来到盈江边的时候,眼前那一片片芦苇花正迎风飘扬,偶尔风稍微大点,就会有一些苇絮飘舞到空中,形成一团团粉粉的轻雾。在这一大片芦苇丛中,偶尔传来几声鸟叫,只有我一个人聆听着流水声和丝丝的风声,他们说盈江的芦苇保护得特别好,因为这密密麻麻的芦苇花可以为候鸟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这时对面走来几个傣家村妇,她们一边走一边聊着什么,在芦苇丛中,声音感觉特别响亮。同行的男孩显得活泼点,好动点,男孩随手从地上抓了一把沙子,挥手扬撒在空中,让细沙与苇絮一起在空中飞舞。今天竹桥上轮值的是一位傣族姑娘,总感觉竹桥、芦苇花、河面,显得有点过于单调,只好请姑娘帮忙,没想到她欣然应许。姑娘带着我,告诉我前面的竹桥更美,更长。虽然此刻没有夕阳美,但站在竹桥上的姑娘的倩影依然美丽了这条大盈江。大部分时间,竹桥上是安静的,毕竟不是住在两岸的村里的人,谁也不会走在这里。这种竹桥看着貌似单薄简陋,承重强度却不容小觑,成年人驾着摩托车,载着重物都能轻松急驰而过。这条300米长凝结傣族村民生活智慧的江上竹桥不仅方便了两岸往来,更成了大盈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芦苇的花语和象征所代表的意义:韧性、自尊又自卑的爱。这种经常见到的水边植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大盈江河滩上随处可见,秋天也正是它们盛放的季节,此时的盈江也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今天,当其他地方很多原生态已渐行渐远,渐渐消失时,在德宏这片土地上,人们依然淳朴,依然用最传统的方式生活着,而且很美。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jz1R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