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学堂讲座理性护肤学堂在线讲座第013期

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不是致癌物,但是会产生二恶烷。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化妆品中的二恶烷会危害健康,如果确实担忧,就避开含有聚醚类成分的化妆品。
大家好,欢迎来到理性护肤学堂在线讲座第13期,今天是10月1号,先祝大家国庆节快乐,本期内容延续上一期的主题,继续聊一聊硫酸酯盐在清洁化妆品中的应用。上一期我们讲的是月桂醇硫酸酯钠,这一期我们讲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英文缩写是SLES,这种成分清洁力强,泡沫丰富,而且不受酸碱度和水的硬度的影响,因此在洗面奶,洗发水和牙膏中有广泛的应用。它通过加成环氧乙烷增加了亲水基,刺激性低于月桂醇硫酸酯钠,用法和注意事项和后者相似,建议只适合于健康的油性皮肤在夏天的晚上用。 下面的主要篇幅讲讲它的安全性。近年来关于添加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含有二恶烷,会致癌的报道此起彼伏,还影响到了聚醚类的表面活性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二恶烷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二恶烷正确的写法是“二噁烷”,在化妆品中属于禁用成分,二噁烷属于微毒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2B类(对人类潜在致癌性较小,但已知对动物具有致癌性)。但是无论是大企业也好,小企业也好,正规企业也好,非正规企业也好,没有哪个企业会特地往化妆品里面去添加二恶烷,因为这种东西不像铅汞激素那样有功效,二恶烷对产品的效果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增加成本。 那么化妆品中的二恶烷怎么产生的呢?原因在于聚醚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环氧乙烷的原料,而环氧乙烷自身能够发生反应,得到的产物就是二恶烷。所以,凡是生产中用到环氧乙烷的,例如聚氧乙烯醚,聚醚,聚乙二醇,或者有英文字母PEG字样的原料,都有可能导致二恶烷残留。 由于技术上不可避免的原因,二恶烷可能随以上原料进入化妆品中。目前尚没有确凿证据显示微量的二恶烷会危及人体潜在健康。因此,二恶烷虽然是化妆品禁用组分,但各国都只是基于实际情况设定一个安全值。 怎么看待二恶烷的残留?我个人认为,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过分担心。还是回到那句老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国际上现在还没有制定关于化妆品中中二恶烷限量的统一标准,中国的标准是每公斤不超过30毫克,这个标准到底科学不科学呢?大家可以去查一篇文章,叫做《化妆品中二恶烷的安全性评价》。 这篇文章假设消费者每天使用的所有的化妆品,不但是用在脸上的,还有包括洗手液,牙膏之类的所有的产品都含有二恶烷,并且浓度都相同。经过计算之后发现,只要每种产品中二恶烷的含量低于37毫克每公斤,风险是在可控范围内的。而国家标准是每公斤30毫克,所以可以说中国的标准总体是安全的,正常条件下使用含有聚醚类的化妆品,不会有系统性的风险。 关于聚醚类产品,包括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安全性的报道,这几年可以说是此起彼伏,例如前不久关于宝洁二恶烷超标的新闻沸沸扬扬,这件事情大概过程是这样的,香港的消费者委员会检测发现,宝洁旗下的多款洗发水二恶烷的含量超过了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的建议标准,那就是每公斤不超过10毫克。实际上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的这个标准是建议标准,该标准目前在任何国家都没有被采纳,即使是在欧盟内部也没有被官方采纳。但是经过媒体传播之后,宝洁产品含二恶烷就被偷换概念了,成了宝洁的产品有毒,或者宝洁二恶烷超标,或者宝洁采用双重标准,歧视中国消费者,甚至说含二恶烷的化妆品不安全,不含二恶烷的消化妆品更安全。 宝洁这件事情和早几年的霸王洗发水事件如出一辙,对化妆品行内人士来说是老生常谈的常识,消费者是完全不知道的;新闻媒体上关于二恶烷风险的炒作,却上演了一遍又一遍,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以化妆品的消费者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回到二恶烷,或者说聚醚这个成分,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你,是否担心染发的风险?如果你不担心染发的风险,那么你就不需要担心聚醚的安全性。假如你很担心,那么凡是成分表里面出现聚乙二醇,聚氧乙烯醚,聚醚,PEG,乙氧基化合物这些字样就避开,这是最简单的办法。 下面我们以百雀羚水嫩盈透洁面泡沫为例,分析讲解含有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成分的洗面奶。产品全成分如下: 水,甘油,双丙甘醇,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TEA盐,椰油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苯氧乙醇,辛基十二醇聚醚-16,羟苯甲酯,PEG-40氢化蓖麻油,PEG-60氢化蓖麻油,香精,EDTA二钠,椰油酰甘氨酸钾,甲基异噻唑啉酮,丁二醇,尿囊素,茶(CAMELLIASINENSIS)叶提取物,细叶益母草(LEONURUSSIBIRICUS)花/叶/茎提取物,丙二醇,地黄(REHMANNIAGLUTINOSA)根提取物,诃子(TERMINALIACHEBULA)果提取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果提取物,圣地红景天(RHODIOLASACRA)根提取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根提取物,桑(MORUSALBA)果提取物,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根提取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根提取物,积雪草(CENTELLAASIATICA)提取物,山梨(糖)醇,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树皮提取物,芍药(PAEONIAALBIFLORA)根提取物,东当归(ANGELICAACUTILOBA)根提取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根提取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花提取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花/叶/根提取物,中国地黄(REHMANNIACHINENSIS)根提取物,莲(NELUMBONUCIFERA)籽提取物,拳参(POLYGONUMBISTORTA)根提取物 首先看用红色字体标出来的防腐剂,一共用了三种,分别是苯氧乙醇,羟苯甲酯和甲基异噻唑啉酮,后者虽然有刺激性,但是用在清洁类化妆品里面也无可厚非。由于这三个防腐剂的用量都限制在1%以下,所以我们很有把握的说,在甲基异噻唑啉酮后面的那一大堆植物提取物,全部都是来收智商税的,它们的用量一定非常非常非常低,而且用在洗面奶这种淋洗类产品里面,更加是可有可无的是一个点缀而已。 接下来看表面活性剂,一共用了五个清洁成分,分别是蓝色字体标注的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TEA盐,椰油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和椰油酰甘氨酸钾。最后这个椰油酰甘氨酸钾是一个酰基氨基酸成分,但是它夹在两个防腐剂之间,所以用量也是不多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椰油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的清洁力都不是很强,所以清洁作用主要还是依靠两个硫酸酯盐。月桂醇硫酸酯TEA盐是月桂醇硫酸酯钠的兄弟,两者性质相同。 最后看一下聚醚成分。除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之外,可能会导致二恶烷残留的成分还包括辛基十二醇聚醚-16,PEG-40氢化蓖麻油,PEG-60氢化蓖麻油。这三个成分加在洗面奶中,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必要。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今天我们讲的是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然后将话题扩充到聚醚和二恶烷的风险问题,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不是致癌物,但是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二恶烷。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化妆品中极低浓度的二恶烷会产生危害,我们没有必要过分担忧。如果确实担忧,就避开含有聚醚类成分的化妆品。 我们经过这三次讲座,已经把清洁力最强的皂基配方和硫酸酯盐的配方都讲完了,含有这些成分的产品可供健康的油性皮肤在夏天的晚上使用,那么其他皮肤、其他季节该怎么选择呢?很多人听到这里估计是越听越糊涂,这也不能用,那也不能用,我到底该怎么选择洗面奶?其实很简单,只要避开前面讲的氢氧化钾和硫酸字样的洗面奶,剩下的随便挑,无论是氨基酸配方的也好,甜菜碱配方或者烷基糖苷配方,总体来说都是比较安全的,当然清洁力方面还是会有差异,所以下一讲我们就讲一种又安全,清洁力又满意的成分,那就是氨基酸型的表面活性剂,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下一期节目再见。往期回顾 理性护肤学堂在线讲座第012期护肤和护肤品技术方面的咨询请加18122176918这个技术微信。购买产品请移步肌美钥妆微店http://weidian.com/?userid=313051194              想了解常见的皮肤问题以及对策,请输入下列关键词,获得自动回复。关键词自动回复 B5︱阿达帕林︱阿达帕林用法︱氨基酸︱鼻翼︱闭口︱补水︱电脑防辐射︱痘痘︱痘坑︱痘印︱额头︱防晒︱果酸︱黑头︱黑眼圈︱红血丝︱黄褐斑︱霍霍巴油︱鸡皮肤︱积雪草︱激光︱控油︱硫磺皂︱毛孔︱玫瑰痤疮︱玫瑰面霜︱美白︱面膜︱敏感︱磨砂︱葡萄糖酸锌︱前胸后背︱氢醌︱祛斑︱祛痘︱去黄︱去角质︱雀斑︱妊娠纹︱晒斑︱晒伤︱神经酰胺︱脱发︱微店︱维持治疗︱维生素︱洗面奶︱下巴︱卸妆︱眼袋︱眼霜︱油性皮肤︱孕妇︱脂肪粒︱脂溢性皮炎︱嘴唇︱嘴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D5YX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