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拟性写作谈写作|如何将虚拟的故事写得更有内涵

​上个月中旬,竹桃苑苑主断鹂的《竹桃苑虚拟故事训练(一)》一经公开发布,就激发起竹桃苑众简友的写作兴趣。苑内的简友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通过合理的想象,各自写出了精彩纷呈的故事。大家经半个月的努力,终于在11月30日完美收官。我也积极
​上个月中旬,竹桃苑苑主断鹂的《竹桃苑虚拟故事训练(一)》一经公开发布,就激发起竹桃苑众简友的写作兴趣。苑内的简友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通过合理的想象,各自写出了精彩纷呈的故事。大家经半个月的努力,终于在11月30日完美收官。我也积极参加了此次写作活动,并完成写作任务后,结合自己当时写作的思路,写了一篇写作体会小文,若有兴趣的简友,可点开链接《如何用一组词编写一个生动的故事》查看。我觉得,写一篇吸引人的虚构故事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凡是想象力丰富,文字功底又足够好的作者,都能将故事编得有板有眼,活灵活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出来了。但是,我们写文章不仅仅是自娱自乐,或者给别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真正的好文章,应是将深刻的内涵附着在浅显的文字上。所以,我们要高标准,严要求,不仅将虚拟故事写得生动有趣,还要有内涵,这样一来,写作就有点难度了。正如苑主断鹂在这次交流写作经验总结所言:要想写出有深度的好故事,必须重视文章的格局,因此,要开拓写作的视野,要写出人无我有的新意来。本来,我这次写作的初步构思,是围绕“飞机,跑车,纠结”三个词,写了如下虚拟故事:自幼一起长大的表兄弟俩,为了追求中学时的一位女同学,都暗自较劲,认真学习,表哥考上医科大学,表弟考上理工大学的建筑系,而这位女同学则成了一名空姐。后来,这位女同学因受父母都是医生影响,放弃了空姐工作,再次回到母校复读,考取了表哥的那所医科大学,因此,两人在共同的学习环境中,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最终,两人结为夫妇。只是,表哥为了兑现自己曾经的承诺,就是为女朋友实现拥有一辆跑车的梦想。可是,事实上,一个穷大学生,还未出来工作,哪来这么多钱去买一辆价值几百万的跑车呢?正当表哥为买不起跑车到底结不结婚而纠结时,他的已成为亿万富豪的表弟一锤定音,先结婚,买跑车全包在自己身上。这个虚构故事我写了七、八千字,但要想将此故事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没有一万多字,是拿不下来的。再说,纵使写出来,其格调不高,不接地气,有一种脱离社会实际的虚无感,给读者带来不了任何的启迪和感悟。于是,我决定放弃了这个半拉子工程的写作,并打算另起炉灶,从头开始。那该如何完成这次写作任务呢?我苦苦思索了几天。突然,我灵光乍现,为何不写写那些不被社会关注的底层人物呢。如,拾荒一族或者社会流浪汉等。因为,我在温州生活过较长一段时间,对那里的风土人情较为熟悉。特别是社会底层那些人的生存状态,我了如指掌。我又联想到,近几年,党和政府对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很大,并宣布用五年的时间,消灭贫困,让全体人民过上有尊严、体面的生活。我想,经济发达的温州,现在再也没有那些贫困的拾荒一族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吧。为了配合党和政府的让全体国民摆脱贫困,正在打一场消灭贫困攻坚战的好政策,也为了引起全社会对社会底层贫困人口生活状态的注意,于是,我着手创作了《三条项链》这篇短小说,其内容写的是,一个拾荒老汉偶尔捡到三条项链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并因思虑过多而最后疯了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旨,就是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幸福,要靠自己一颗智慧的大脑或者一双勤劳的双手去争取,任何等、靠、要行为都是可耻的。为了实现美丽的“中国梦”,我们应“撸起袖子加油干”,天上不会无端掉馅饼的。所以,通过这次虚拟故事写作训练,我总结一下,如何提高虚拟故事内涵,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要细观察,多思考,勤动笔,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毕竟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生活实际,不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给人一种空中楼阁之感;二是要准确把握时代脉博的律动,将真实的生活场景,通过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用虚拟的故事,艺术化地表达出来;三是尽量用浓缩的故事情节,展现时代风貌,使读者阅读后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以上,就是这次虚拟故事写作后的一点体会,希望此小文,给爱好写作的简友提供借鉴和参考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DgGg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