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古村800多年历史偏远岭南古村,曾出4位翰林,慈禧太后钦赐“福”字匾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他由文学侍从中选拔出来,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在历史上,假如哪个地方能出以为翰林,那就是莫大荣誉,而在广东南海西樵山下有个古
原标题:800多年历史偏远岭南古村,曾出4位翰林,慈禧太后钦赐“福”字匾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他由文学侍从中选拔出来,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在历史上,假如哪个地方能出以为翰林,那就是莫大荣誉,而在广东南海西樵山下有个古村叫松塘村,这个看似普通的小村子却在明清时期竟然出现4个翰林:区玉麟、区谔良、区大典、区大原。明清时期,松塘村共考取进士者五人,行伍出身而晋身府台者一人,考中举人以及获颁优贡者近二十人,其中,区玉麟、区谔良、区大典、区大原四人入职清代翰林院,因此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翰林村”。翰林门虽然修缮不久,但每年特定时分都会吸引四方乡亲前来“过门”,村里每年都会给高考入榜者奖励并遍告乡亲,以资鼓励。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间,始祖区世来(宋朝儒士区桂林之子)为了躲避兵乱,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此,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村心大塘旁至今保留着好几座完整的祠堂,这也是村里人对祖上福德的尊敬,也是松塘村的特色之一。今天的佛山已经是世界闻名的工业化基地,几乎遍地都是热火朝天的现代化繁荣景象,然而松塘村这里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矜持,守护着历史及传统的的记忆。走进村子,似乎外面发生的一切变化都与它无关,这里依然安静如初,感觉这里从来没有改变过,也从来没有被人打搅过。小村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村子民房倚岗列建,百巷朝塘,今天村心的大塘里依然长满荷花,池塘边的榕树底下,村民们依然喜欢随便摆上几张椅子,大家依然喜欢聚在这里聊聊天,也可以躺在石台面上小憩。祠堂前面的这一排排旗杆石,一直在彰显着村子的荣耀,御前侍卫、进士、举人...每一面都说明这个地方越人才辈出,人杰地灵。一个小村子能同时出现这么多块旗杆石,这在中国也是少见。时至今日,村里依然崇尚文学修为,村中文武圣庙俱全,孔圣庙更是以文昌、魁星、孔子三位一统,神圣并存。先贤挂匾祠堂中,而新晋学子亦会红榜提名告示乡亲。祠堂正中挂一“福”字,是当年慈禧太后亲笔赐予翰林院学士区谔良。今天的岭南,一直被人垢为文化荒漠,没有文化气息。而在松塘村,我们却看到,这里每周六都会有村里的长者在祠堂免费设班,或教书法,或教画画,墙上挂满了学子的书法、画作,看起来虽然有点拙劣,但在今天这个电子产品泛滥的年代,这已经是非常可贵了。珠三角已很少见到这种景象了,祠堂红底金字鲜艳如新,应该是有专人照看。“重阳节敬老,午膳敬候光临”,一个简单的告示,让我们看到了松塘村风之好令人佩服。书法刚劲有力,足见文风鼎盛。村里还有免费的图书阅览室,据说周六日,村里的很多小孩都会主动来到这个接受文学的熏陶。岁月沧桑,村子里的村子里的镬耳屋、家塾书舍、古井古树依旧,步入其中,远离城市繁嚣,脱离工业的躁扰,这里空气清新宜人,自然环境和谐,岭南古村格局犹存。古屋古树遍布,石板古道纵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派诗情画意。村子的老屋依然可以看见曾经的印记。2010年12月,这里成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这里成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已被破坏的砖雕,甚是可惜。今天的松塘村村容整洁,一切秩序井然。今天的松塘村,才子佳人已遍布世界各地,村心大塘边,《记住乡愁》告诉大家,每年还要回到村里聚聚。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Dlg3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