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深度游深度欧洲—这座最不像欧洲的欧洲城市,有着最不像教堂的教堂

赫尔辛基位于北欧国家芬兰,都说这里是最不像欧洲的欧洲城市,去了以后才知道,这多少带着些偏见吧。老城里狭窄的街道、各时代复古的老建筑群、市政广场、红白教堂、码头、集市、不停穿梭的有轨电车…都是一个欧洲港口城市该有的样子。这里既有欧洲古城的浪漫
原标题:深度欧洲—这座最不像欧洲的欧洲城市,有着最不像教堂的教堂赫尔辛基位于北欧国家芬兰,都说这里是最不像欧洲的欧洲城市,去了以后才知道,这多少带着些偏见吧。老城里狭窄的街道、各时代复古的老建筑群、市政广场、红白教堂、码头、集市、不停穿梭的有轨电车…都是一个欧洲港口城市该有的样子。这里既有欧洲古城的浪漫情怀,也有北欧都市摩登凌厉的建筑线条。看似不起眼的Torni酒店,其实是赫尔辛基市中心最高层的建筑,这里的顶层酒吧可以俯瞰城市夜景。赫尔辛基也是一座都市建筑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花园城。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我们到达的时候,街头巷尾都在化雪阶段,似乎18年春天就要来了。如果说前面几天都是身处仙境的猎奇之旅,那么回到赫尔辛基,就是回到现实,看到熟悉的城市街景,才感觉自己回到了欧洲。在赫尔辛基,哪怕你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仅从文化、艺术、建筑和设计的角度来欣赏,有这么几个教堂都是不能不去看看的: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RockChurch)自然首当其冲,气派恢弘的白教堂HelsinkiCathedral、设计感十足的的静默礼拜堂(Chapelofsilence)以及俄罗斯风情的乌斯别斯基教堂(UspenskinKatedraali)也都有各自慑人的魅力。沙皇遗痕——乌斯别斯基大教堂乌斯别斯基大教堂建于1862至1868年间,外观的金绿圆顶和红砖墙很为醒目,具有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也许是大部分人觉得它的名字拗口难记,更多人喜欢称这里红教堂。红教堂的颜色和式样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教堂的十三个金顶,与古雅红砖外墙,在赫尔辛基城市轮廓间,突显一抹俄罗斯在芬兰宗教上所留下的遗痕。显眼的金圆顶和红砖砌成的教堂显得格外凝重,旁边两棵大树与教堂交相辉映,正好是俄罗斯风情渗入芬兰历史的见证。据说这13个金顶分别代表着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中间最大的金顶代表耶稣,造价大概是在8万欧元左右,环绕着他的12个小金顶造价在4到6万欧元左右。这13个镀金的洋葱头金顶,是在2008年的时候被东正教教会重新镀金,然后安装上去的。整个建筑主体部分的红砖都是在芬兰北部的一个造砖厂烧制而成,然后运到这里来的。红教堂的内部比起外部来更让人惊艳!精雕细琢的拱顶和花岗岩石柱是乌斯本斯基大教堂的两大特色,教堂内部的绘画都是由俄国画家完成的,完全保留了传统东正教堂的艺术风格。它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大的希腊东正教教堂。欧洲的教堂一律繁复而浓重,像极了一件件艺术品,却有着独一无二的灵魂。挑高的穹顶让人一再抬头仰视,威严的堆砌感让再烦躁的心都能回归平静。白色传奇——赫尔辛基大教堂赫尔辛基大教堂,又称白教堂,位于赫尔辛基参议院广场。这座乳白色的赫尔辛基大教堂建于1852年,其结构之精美,气宇之非凡,堪称芬兰建筑艺术上的精华。教堂所在的高地高出海平面80多米,大教堂顶端是带淡绿色圆拱的钟楼,在大海上一眼便能望见这座赫尔辛基的标志性建筑。这组铜雕像最上面的那尊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因为芬兰从13世纪开始直到1809年为止一直被瑞典人统治。1809年俄军出兵进攻瑞典,迫使瑞典将芬兰割让给了俄罗斯帝国。芬兰从此成为俄罗斯帝国辖下的一个自治大公国,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兼任芬兰大公。1894年在此广场上树立了这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芬兰1917年独立以后到现在已经100年了,至今一直在这个参议院广场上保留着这尊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这充分展现出芬兰人民宽容大度之心。从参议院广场拾级登上赫尔辛基大教堂平台上,回首俯瞰大教堂前参议院广场,广场周边黄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独具特色,东西两侧分别为内阁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参议院广场不仅是赫尔辛基市民活动的中心,也是来自世界各地旅游观光客欣赏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最佳场所。走进教堂,教堂的内部与其精美大气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几乎可以说乏善可陈。这是因为,在北欧多数人信仰的是基督教路德宗。路德宗(Lutheranism)是马丁·路德于1529年创立的新教,其教义核心为“因信称义”,即人只有具备了纯正的信仰才能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外在的善功只是纯正信仰的必然结果。在这一教义的影响下,北欧的建筑、设计、审美都呈现出简洁的特点,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不像教堂的教堂——岩石教堂没有看见传统教堂的金碧辉煌和层叠绵延的台阶,外观看起来像着陆的飞碟。粗线条的岩石垒就的外立面,让这里稍不加留意就会被错过。而不经意间通过隧道般的入口,钻进这座岩石教堂,你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这里没有主的雕塑,没有圣像,更没有华丽的装饰,教堂的四壁是岩石,正面是简单的圣坛,上面是巨大的穹顶,岩石上方是通体的天窗,射进上天来的的光。圣坛的边上,女琴师弹着高雅的曲调,静静地听如同天籁。这座闻名欧洲的教堂是从一整块岩石中开凿出来的,由著名设计师斯奥马兰兄弟设计,1969年完工。站在教堂外,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顶和钟楼,只有一个直径24米的淡蓝色铜制圆形拱顶暴露在岩石的最上面。教堂的紫铜拱顶由180根钢筋混凝土的梁柱支撑,同时镶嵌透明玻璃,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身处地下。圆型屋顶是用2厘米宽、共22公里长的紫铜条盘缠而成,在灯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教堂正厅左侧岩壁上的管风琴有4个键盘、43个音域和3001只音管。教堂有正厅和二层,正厅可以容纳约750人做礼拜。由于大厅呈环形,音响效果非常好,这里除宗教活动外还不定期的举行包括交响乐在内的各种音乐会。芬兰又被称为被称为设计之都,岩石教堂在整个欧洲都是独一无二的,整个教堂再一块巨大的岩石内部,非常奇特,设计也极有创意。业务只有进入教堂才能发现他震撼,玄妙的设计,芬兰人崇尚自然古朴的审美情感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倾听灵魂的声音——静默礼拜堂静默教堂又叫康比教堂,座位于热闹的购物中心的碗状全木质教堂,由三种木材建造而成:云杉外墙、赤杨内墙和由白蜡树制成的内门和室内用品。它似乎和之前的岩石教堂在比谁更不像传统教堂,这果然是在设计之都才能有的体验。喜欢建筑设计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大木桶一样的教堂,这是2012年设计之都的项目之一,在2013年底就被美国“今日新闻网”评为“十个非去不可的世界新地标”,也是芬兰创新木质结构建筑的又一创举。静默教堂闹中取静,跨入教堂,瞬间让人从喧闹的购物中心进入了安静的地界,仿佛身心都能得到宁静,坐在白蜡树制成的座椅上,可以静静地任凭思绪飞驰。周围都是前来静静祷告的当地人,纵使我们没有宗教信仰,此刻也被眼前这虔诚庄严的氛围直击内心,心甘情愿地将我们在赫尔辛基本就紧张的时间交付在这片静默的小世界。【关于作者】雪梨酱,多平台签约旅行家、达人/华盖签约摄影师/旅游博主/视频自媒体。微博:Shirley雪梨酱微信:shirleyzhu426公众号:雪梨酱乐游世界未经许可,所有图文视频均谢绝转载。约拍、约稿、其他合作麻烦微博或微信联系,谢谢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bemX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