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珠海感知珠海|用镜头感知大桥的温度

《屹立的珠港澳大桥》 @刘威 将目光对准珠海每一个变化的瞬间, 也许它与我们都是不期而遇,后会无期。 吸引王超英来到珠海的并不是情侣路,他是因港珠澳大桥工程而来到珠海的短期停留客。 2009 年12 月15 日港珠澳大桥开工,祖国
原标题:感知珠海|用镜头感知大桥的温度《屹立的珠港澳大桥》@刘威将目光对准珠海每一个变化的瞬间,也许它与我们都是不期而遇,后会无期。吸引王超英来到珠海的并不是情侣路,他是因港珠澳大桥工程而来到珠海的短期停留客。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开工,祖国天南地北的工程人员陆续来到伶仃洋海面为建设港珠澳大桥而忙碌,2012年王超英成为其中一员。相对于社会环境来说,港珠澳大桥的工地环境较为封闭,自成一体。每天追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进度在海上来来回回,王超英似乎生活在珠海,又好像并没有生活在珠海。《海上建大桥》@王超英这样的环境也恰好成就了王超英摄影记录港珠澳大桥建设视角的与众不同。其作品《海上建大桥》是一般人不容易见到的场景:宏伟的桥柱自海底拔地而起,水泥灌注的桥墩刚刚穿透海面,褐色的泥浆如彩带一般随着海水在桥柱后规律散开,远处的青山、白云、蓝天横向舒展开,画面壮阔而大气。这是王超英爬上建设到一半的“中国结”桥柱记录下的场景。“工程不能复制,资料不能后补。”是王超英自拍摄港珠澳大桥建设一直以来秉承的摄影宗旨。《电力建设者》@陈俊书很容易误认为长期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人内心是粗犷的,但王超英的照片却反映出了他的细腻与内心的宁静。珠海在不断扩张发展,新楼鳞次栉比,路网铺开,城市建设绿树成荫,珠海变得越发灵动起来。将镜头对准熟悉的环境,这或许也是他的幸运。《青州桥合龙》@王超英与大多数聚焦拍摄港珠澳大桥合龙大场景,或是合龙细节的照片不同,王超英的《青州桥合龙》将镜头对准港珠澳大桥背后的骄傲故事。拍摄自己熟悉多年的环境,港珠澳大桥合龙照的拍照构思他早已实地勘察了无数次,最后他淡定地选择用最直白的角度讲述这个不一般的故事。王超英对港珠澳大桥是有感情的,所以当船尾红旗飘扬的那一刻,他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快门,幸运的是此时远处的段钢箱也恰好吊出水面。照片构图并不复杂,却强烈地向观者传递出见证祖国强大瞬间的自信与荣耀。《中国力量》@王超英《神华粤电珠海港》@黎观威其实王超英镜头下记录的不仅仅是一座伟大的工程,超级工程的背后是每天忙碌于大桥施工环节的建设者。再伟大的工程,也是由人力集合创造的“传奇”。王超英为自己能参与超级工程而感到光荣,作为见证者,港珠澳大桥于他而言承载了太多建设者的城市记忆。他将这些细腻情感融进了港珠澳大桥巍然屹立的铁骨钢筋之中,用摄影师的柔情将作品呈现出更有厚度的背景故事。《港珠澳大桥中国结》@黄昆震《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黄昆震一桥跨海,三地通途,建设者用汗水在海面上划下壮伟的一笔。而王超英用6年时光不断打磨自己所见证的故事,平凡的建设者创作出不平凡的工程,用镜头感知港珠澳大桥的温度。港珠澳大桥尚未正式通车时,王超英已经退休回乡,他心底对珠海仍有一丝惦记尚未完成。港珠澳大桥的故事还有最后的句号暂时未能划上,也许他很快又会回到珠海。《建设中的珠海大剧院》@黄德文对于摄影师来说,珠海城市变迁的故事永远都是一个记录不完的主题。城市每天都在不断变化更新,也许在未来的某一个时段,当人们再次来到珠海的某个街巷,会发现这里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模样,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多少会勾起对过往记忆的怀念,但我们无法阻止时间消逝的步伐,唯有影像记录可以帮助我们记住那段时光。影像记录城市发展变迁,而记录者也在城市中承载了自我。将目光对准珠海每一个变化的瞬间,也许它与我们都是不期而遇,后会无期。文|龙芊霓zhuhaimagazine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Z6P1nVOr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