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文医话】针灸治疗痛症之三叉神经痛_疗法_疾病_继发性

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临床上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为多见。本病发病年龄在中年以后,女性患者居多。常发生在一侧,亦有少数两侧俱痛的。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临床上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为多见。本病发病年龄在中年以后,女性患者居多。常发生在一侧,亦有少数两侧俱痛的。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症状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继发性损害而致的三叉神经痛。

按发生部位分类,分为双侧性和单侧性三叉神经痛。又可进一步分为:第一支痛,第二支痛,第三支痛。发病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受累分别以二、三支同时受累最多见,单支受累较多者为第二支。

临床疼痛发生为阵发性,在二次发作期间,病人无任何疼痛。发作时,则似闪电样、针刺样。疼痛发作常表现为骤发、阵发式,可持续15分钟或更长时间,发作频度从1天数次至1个月几次不等。沿神经支配区放射。疼痛部位:不超出三叉神经支配范围,常局限于一侧。虽三支均可累及,但以第二、三支最常受累,约占95%。

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和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触摸面部某一区城(如上唇、鼻旁、眶上孔、眶下孔和口腔牙龈等处)而被诱发。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或 “触发点”。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搐、面部潮红、流泪和流诞,这种特殊面容又称痛性抽搐。病人常用手揉擦同侧面部以求减轻疼痛(其实并不能减轻疼痛)。久而久之,面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和眉毛脱落。为避免发作,患者不敢吃饭、洗脸,面容憔悴、情绪抑郁。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

1.体针疗法

取穴:第一支取鱼腰、阳白、下关、合谷、内庭。

第二支取四白、顴髎、下关、合谷、内庭。

第三支取夹承浆、下关、合谷、内庭。

2.耳针疗法

取穴:面颊、神门、皮质下、缘中、口、眼、肝。

3.皮内针疗法

每次取面部触发点,常规消毒后将皮内针埋人皮下,用胶布固定。3天左右取下,换附近另一点再埋针。

4.穴位注射疗法

用山茛菪碱注射液10ml,维生素 B12注射液 0.1mg,根据疼痛部位,第1支取鱼腰,第2支取四白,第3支取承浆或下关,每次注射药水0.5-1ml,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早期疗效比较好,后期反复发作较难根治。对继发性要特别警惕肿瘤的压迫。对肿瘤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或放疗期间,放疗后出现的三叉神经痛,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也可以配合针灸止痛,仍可以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少数患者,病程较长,正气虚,可采用久留针的方法以扶正祛邪。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扫码健康咨询】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针灸一科 朱杰 盛如心)

专家简介

姓名:马忠

科室:针灸一科

职务:科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熟练掌握浮针、软组织贴扎、平衡针、腕踝针、火针、钩针等特殊针灸技术,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男科疾病以及运用肌内效贴贴扎技术治疗常见的运动损伤。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周日上午

姓名:王裕贤

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治疗中风、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颈腰椎等脊柱疾病,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消化、五官等疾病。擅长使用传统针刺、艾灸疗法以及子午流注针法、火针、铍针、腹针等特种针法。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周六上午

END

来源:针灸一科 朱杰

编辑:马莹 马倩

审核:孙强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yw5JMVjd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