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系统概念股&华为“鸿蒙”古人的15幅书法大作!_笔意

华为于8月9日正式发布了其自有操作系统“鸿蒙”,消息一出,顿时沸腾了舆论场。无论“鸿蒙”二字所隐含的深刻隐喻,还是“鸿蒙”系统在当前形势下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都让世人看到了华为的抱负,华为的隐忍与坚守。

原标题:华为“鸿蒙”古人的15幅书法大作!

华为于8月9日正式发布了其自有操作系统“鸿蒙”,消息一出,顿时沸腾了舆论场。无论“鸿蒙”二字所隐含的深刻隐喻,还是“鸿蒙”系统在当前形势下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都让世人看到了华为的抱负,华为的隐忍与坚守。

鸿蒙,是我国神话中的远古时代,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乾坤只是一团雾蒙蒙的元气,这种元气就叫做鸿蒙。譬如《西游记》开篇就说“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鸿蒙二字预示着破冰重见光明,隐含着中国人开天辟地的志向与抱负。足见“鸿蒙”不是一个新词,那么在古代文化中,古人是如何表现鸿蒙二字的呢,今天我们就从古人的书法中来探寻它所展现的传统文化特有的艺术魅力!

这幅篆书来自著名的《会稽刻石》,此碑文是秦始皇巡游会稽时为了祭奠大禹,同时宣扬秦朝的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所作,在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亦有相关记载。

这幅隶书书法来自《曹全碑》,曹全碑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同时又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其风格秀逸,结体端庄,备受历代书家推崇。

这幅书法是从王羲之的笔意中集字而来,王羲之的书法挺拔隽美、神采飞扬,是后世追捧和学习的艺术楷模,对后世书法发展影响深远。该帖从集字上讲略显生硬,但从书法的整体布局和字形上讲还是颇有几分古人笔意。

这幅书法是从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字迹中集字而来,字里行间渗透着欧楷的精炼险绝,给人一种挺拔锐利之美。

如上图,这幅书法是从颜真卿的笔意中集字而来,再现了颜真卿书法的雄秀端庄、浑厚强劲、大气磅礴。

上图是从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中集字而来,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后继承和发扬了颜真卿、欧阳询的书法,并能够独树一帜。

如上图,此二字为唐代草书大家孙过庭的书法,孙过庭擅长草书,更是一位卓越的书法理论家,他撰写的《书谱》对后世书法影响较大。

上图二字来自宋代文豪苏东坡的笔意,苏东坡是尚意书法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他的书法跌宕起伏、气势延绵、意境深远、不拘一格,对后世的文人书画影响深远。

这幅书法是由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的笔意中集字而来,黄庭坚的书法气势奔放、嚣张跋扈,给人一种豪迈劲健的艺术之风。

如上图,此二字为北宋书法大家米芾的笔意。宋人尚意,而米芾的书画达到了尚意艺术的巅峰,他是一个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之人。

这幅书法是从元代书法大家赵子昂的笔意中集字而来,赵子昂的书法秀逸隽美、结体严谨,被后世称为“赵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上图二字来自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笔意,董其昌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书法洒脱自然、娴熟俊雅,饱含文人气息。

上图二字来自明代书法家王铎的笔意,王铎书法直追二王,并能够广泛涉猎魏晋唐宋各家,他的草书、行书酣畅淋漓、独具特色,被后世称为神笔。

上图二字由毛体书法集字而来,毛体书法大气磅礴、挥洒自如、气势雄浑、奔放豪迈,是现代书法之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幅书法是当代书法大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作品。启功的书法清秀儒雅、端庄妍美,是当代书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yw5Kjqz6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