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长庚神经中心介入团队顺利完成我院首例颅内药物支架(NOVA)植入术_患者_脑血管_窦段

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中心介入团队为一名多次脑梗的患者顺利完成我院首例NOVA颅内药物支架植入术,标志着神经中心在脑梗器械治疗领域进入新阶段。 患者今年52岁,自2015年起,因反复脑梗,在我院进行了多轮急诊绿色通道、病房诊

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中心介入团队为一名多次脑梗的患者顺利完成我院首例NOVA颅内药物支架植入术,标志着神经中心在脑梗器械治疗领域进入新阶段。

患者今年52岁,自2015年起,因反复脑梗,在我院进行了多轮急诊绿色通道、病房诊疗、功能康复救治。导致患者多次脑梗的病根是脑血管多发狭窄闭塞,虽然经过长期规律的药物保守治疗,仍无法阻止血管病变的进展。神经内科副主任冯新红在最近一次随访中发现,患者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狭窄程度达到极重度,为预防颈内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安排患者住院进一步评估脑血管情况。

患者2022年复查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程度较2019年加重

入院后,神经中心介入团队为患者安排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存在70%的管腔狭窄。神经中心主任武剑组织科内讨论,考虑患者长期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在血管狭窄处植入支架是最佳方案。但由于目前临床应用的裸金属支架一年内再狭窄率高、远期支架断裂率高的隐患,最终,在反复讨论下,介入团队决定采用颅内药物支架NOVA,帮助患者解决反复脑梗的问题。

NOVA是颅内药物支架,无神经毒性,支架表层的药物涂层通过抑制血管内膜过度增生、减少炎性反应,能够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专门用于颅内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术中,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王也主刀,快速定位到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绕过颈内动脉的蜿蜒迂曲,将NOVA支架顺利地释放于血管病变处,术中就能看到血管狭窄得到明显缓解,颅内血流改善。

术前可见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重度狭窄(左),于血管病变处植入NOVA支架后狭窄明显缓解、颅内血流改善(右)

“颈内动脉的急性闭塞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于已经出现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如果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应该积极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段。”武剑说道,“新型支架的诞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康复希望,借助医疗创新技术,神经中心将为更多患者带去切实的帮助。”

供稿 神经内科 赵心怡 王也

排版 宣传中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yw5ZYved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