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会被细节出卖的片尾曲人是会被细节出卖的(深度好文)

作者:李月亮 来源: 李月亮(ID:bymooneye) 1 高中同学聚会,临别时拍了张合影,用素素手机拍的,约好了回去发同学群里,馋馋那帮没来的。 然而第二天,素素把照片一个个私聊发给了我们,并没有在群里晒。 我有点奇怪,说你
原标题:人是会被细节出卖的(深度好文)作者:李月亮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1高中同学聚会,临别时拍了张合影,用素素手机拍的,约好了回去发同学群里,馋馋那帮没来的。然而第二天,素素把照片一个个私聊发给了我们,并没有在群里晒。我有点奇怪,说你直接发群里多省心,还可以让没来的同学都看看。素素说:想发来着,不过看S拍得不太好,她平时挺注意形象的,所以就作罢了。我细看那张照片,素素自己倒是发挥很好,S呢,头发凌乱,笑得也夸张,跟她平时在朋友圈和同学群里发的自拍差距很大。想来S是不愿那张照片出现在群里的。虽然她没说,但素素体会到了她的心意,并尊重了她。这种尊重,其实并不容易。如果素素是个嫉妒狭隘的人,她可能会巴不得S拍得丑点,越丑越要发群里,让大家看看S的真面目,揭穿她靠美图软件维持的美貌假象。或者,就算素素心不坏,可能也会随手把照片发群里。反正她自己拍得美,反正大家也都说了要在群里晒,至于S会不会不高兴,管她呢。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知道这件事会让你别扭,但我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我做了你没办法怪我,我不做你也未必会感谢我。那么要不要这样做,就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了。请注意,是人品,不是情商。情商决定着“你能不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而人品考验的是“你想不想让别人不开心”。大部分人,是有“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的情商,却没有“不想让别人不开心”的人品。2朋友小谢曾有个闺蜜Q,俩人住楼上楼下,以前好到吃饺子都要互送一碗,但后来因为一些误会闹崩了,现在关系很僵,楼道里相遇都不打招呼。去年Q婚内出轨,老公要离婚。小谢曾拉着我跟她聊过一次,分析他们的婚姻状况,看还有没有必要挽救。后来他们还是离了婚。前不久,我和小谢以及几个朋友吃饭。大家知道她跟Q曾经交好、现在交恶,就试着打探Q的离婚内幕。一位男士插科打诨地问:是她外面有人了吧?有你啦?小谢说。男士不甘心:那到底为了啥?小谢笑:可能是因为谁做晚饭的问题。大家都笑。我心里暗赞,觉得小谢真是好机智又好善良。——她跟Q闹这么僵,说心里没怨气肯定是假的。那么,别人问她“Q是不是外面有人”时,只要说一句“她呀”,配上一个轻蔑的笑,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而且这个密泄得神不知鬼不觉——我什么也没说啊,别人怎么理解是别人的事。但是小谢没有。她选择了帮Q保守这个秘密。虽然这会让在场的朋友都觉得她不实在,虽然她完全没义务牺牲自己的交情去维护Q的声誉,但她下意识地,保护了一个已经交恶的朋友。这真是件特别小的事,小到只是一句话和一个笑容的分寸。但这个小细节,让我感受到了小谢骨子里的善良,从此对她好感倍增。3我在杂志社工作时,有次社长谈了个广告,单子很大。社长自然不能做具体业务,所以要找个业务员跟客户对接。我们一致认为小韩做这个事最合适,因为他跟那公司的老总是老乡,人也比较能干。那天社长约了老总下午见面,想叫着小韩一起。却不巧,小韩请假外出,手机又一直打不通。社长很急,临时喊来另一个业务员小顾,说下午你跟着我去吧。天上掉下个大单子,小顾喜不自禁,说太好了,我回去准备下。社长说好,又补了一句:本来小韩去最合适,他跟那老总是老乡,但现在找不到他,没办法了。这样啊,小顾想了一下,说,小韩有两个手机号,他以前用另一个号给我打过电话,我翻翻看能找出来吧。十分钟后,小顾来找社长,说我联系上小韩了,他下午能过来。社长很高兴,连连点头,说好啊。小顾出去了。社长看着他关上门,回头就竖了个大拇指,跟我说:这孩子,这人品。这是七八年前的事了。前段时间我和社长见面,偶然聊到小顾,我说起这件事,没想到社长也记忆犹新。他说:虽然就是找个电话号码的事,但换一般人,做得出来吗?那天要是小顾跟我去,单子就签他手上了,好几万的提成啊,对他可不是小数,但这孩子就硬把小韩给我找出来了,我心里真是感动,冲他这份厚道,我后来又给了他好几个单子。我问:小顾知道您为什么给他单子吗?社长笑,说,他不知道,他可能以为是自己运气好吧。我后来想,我们现在喜欢把“运气好”说成“人品爆棚”,原来这话也不全是玩笑,很多好运气,真是拼人品拼来的。4人品很重要。这谁都知道。可是在凡俗的现实里,我们其实也没什么机会做救苦救难、博施济众的大英雄,更很少会做烧杀抢掠、坑蒙拐骗的大恶人。一个人的人品,多半要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展现,说起来,无非是聚会愿不愿意买单、打车会不会主动坐前面、在外面能不能善待服务员保洁员、开车时是不是乱变道乱开远光灯、捡到手机钱包会不会原封不动返还……正是这一件件小事,让别人对你的人品有了判断。很多时候,可能你只是下意识地做了某事,自己完全没在意,但别人看在眼里,就感知到了你的为人,进而决定了对你的态度,是依赖还是防备,是欣赏还是反感,是信任还是怀疑,是有求必应还是避之不及,是想在生命中拉黑你还是置顶你。当别人看到你细心善意地不把同学的丑照发群里,不在背后透露交恶的朋友的隐私、拱手把掉到自己手上的大单子让出来……别人自然对你心生好感,另眼相看。而这些,显然都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而如果你内心没有这样的善意,那么就算平时处心积虑地刻意表现自己有多好,也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本性的真实来。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人:话说得特别动听,有些事做得也不错,但你总能在某一个偶然的瞬间,发现TA的自私和冷漠,然后不由得心生失望。而那个人可能并不自知,还沉浸在自己苦心经营的假象里,以为所有人都还当TA是绝世大善人。这样的人,到了拼人品的时候,往往都会输。但TA很难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只会觉得是别人的错,是别人辜负了TA。TA不知道,人是会被细节出卖的。所以,若想攒人品,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做好人,诚诚恳恳地对别人。这样,别人才会在一点一滴的相处中,感受到你的善良、正直、宽容、诚信。而好人品,一定不会白攒。到他日有需,它定会带给你惊喜。在这个拼人品的世界,好人品是一个人的护身符,不仅惠人,更能利己。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善良。5vcpema:以下是几个大佬注重细节的例子,by何伊凡:宗庆后:2012年两会上,我遇到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我递上名片,老爷子顺手放进裤兜。“我没带名片,回头给你往名片的地址上寄一张吧”。两周后,我收到了一个快件,轻飘飘的,撕开一看,里面落下一张名片:宗庆后。柳传志先生从来不迟到:不但不迟到,如果提前到的太早,他会在自己的车里多待一会儿,准时出现在现场,担心早到了给主办方造成接待上的麻烦。马云和俞敏洪:面对面交流,他们都特别会控制说话的节奏,绝不会漫无边际,听对方说时很专注,一下能抓住关键,而且时刻观察听众反应,不时会加一些互动的词和动作:”你说呢?”“你说的很对”,诸如此类。刘强东:他的新办公室空旷,没有多余装饰,只是在一角摆了个硕大茶海和一圈沙发,聊天的时候,他就自己动手泡给客人泡茶,有下属陪同,他就连下属杯子也一起加满,下属如果要替他泡,他还不同意。(中国企业家何伊凡)一句话,细节见人品。作者简介:李月亮,专栏作家,著有《愿你的生活,既有软肋又有盔甲》等。微信公众号“李月亮(ID:bymooneye)”,深入解读情感、婚姻、生活、人性。欢迎关注。延伸阅读:人进步的最好方法,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作者:杨熹文来源: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ID:neversaynever30)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很容易会接受周围人的暗示。所以,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结交的人是怎么样的人。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量是会传染的,如果你想有所改变,想有所作为,那么首先该做的,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因为他们能让你意识到你还年轻,你很幸运,你的生活其实还充满着希望。不管你现在到了什么年龄,居住在哪个城市,有一份怎样的工作,你身边经常接触的人群中一定会被分成这样两类人:一类是每次见面或聊天都是“老样子”的那类人,和你说自己沉闷的生活,乏味的伴侣,甚至没什么前途的工作,那神情里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未来的惊喜;而你身边的另一类人,是每次见面都有新鲜事分享的人,他们不一定是你最要好的朋友。或许你们还在某些问题和价值观上还有过严重的分歧,可是这场聊天却充满希望,信息量极大,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什么地方值得改变或者尝试。在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东西在深深地吸引着你,能赋予你更广阔的思索。我把第一种人称为消极型朋友,第二种人称为积极型朋友。一、能量是会传染的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这番论断,大可以打开聊天工具,群发一条信息“你最近在做什么?”我敢说,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这样回答你,“我能干什么,还是那样呗”,而有一部分人,会这样告诉你,“我最近在读xx的书!”“我这个月报了个学习班,想利用一下下班后的时间。”“我锻炼身体呢,刚跑完了五公里。”如果你选择和第一类朋友聊下去,你们聊天的内容大致会包括“无法上涨的工资”“买不起的房子”“永远在反对着自己的父母”,偶尔他/她会说到“我的女/男朋友实在不理解我”,或者“我明明努力为何生活依旧没有半点起色!”你大概会附和着,继而想到自己悲催的人生,也有着几分相似的不容易。如果你选择和第二种朋友聊下去,你大概会发现他/她的生活仿若是一出传奇,明明是每个人都公平享用着24小时的每一天,他/她却有时间用来跑步读书看电影。当你们结束这番话的同时,你也大概会在心里激起这样的想法,“要不然今天下班去那个新开的健身房跑步吧!”“要不要把他/她介绍的书买一本?”如果你真得开始了什么实际的行动,在下班后去实践那个第二类朋友所带给你的启发,那恭喜你,你成功地吸收了一个积极型朋友所带来的正能量,而如果你选择和第一个朋友把沉重的话题聊下去,我不确定你会不会成为那个“突然间受到鼓舞开始加倍努力”的那个人。二、人生那么多的事可以做鸡毛蒜皮并不足以成为你的全世界从能量的角度上来讲,我从一个“积极型朋友”身上接收的正能量,永远比“消极型朋友”多得多。处于一个“消极”环境和“积极”环境,对于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巨大区别。我曾经有过一段比较颓废的日子,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在哪里,心里明明知道“应该去努力”,却不知道要从什么事情上开始。那时的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个无底的泥潭,没有一个令我期待的未来。我觉得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我担忧或者烦恼,我常常问自己“你人生的寄托在哪里”,无聊害得我无法生出一丁点奋斗的意志。而我们这些充满了消极力量的人,像是在共同经历着可怕的传染病,无法抗拒又无时无刻地,互相残害着彼此的希望。我后来偶然认识了一个姑娘,她是朋友的朋友,是永远走在路上的旅行者,我们因此只有过几面之缘,并没有机会成为长久的朋友,但是就在这些短暂的相遇中,我却从她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一课。我现在想起这个姑娘,她的模样已经模糊,可是脑子里却会闪现这样的印象,她全身总是充满斗志,似乎永远都是忙着的状态,单身,生活的密度却极高。每次见面,她总是会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新鲜事,比如——“我上周去蹦极了!”“你知不知道TheBucketList这部电影?我最近也在做bucketlist!”“我找到一份在面包房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结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哦!”“我发现了一本好书,你要不要看?”客观来讲,一个普通旅行者的生活绝不富裕,可我觉得她的生活充满意义,比我的日子富庶了不只一点点。她教会我用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去面对人生,让我意识到,人生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做,鸡毛蒜皮并不足以成为我的全世界。三、人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我从很多“积极型朋友”的身上吸收过相似的正能量。比如,我和喜爱健身的朋友相约跑步,向爱好读书的朋友请教书单,听热衷旅行的朋友讲他们的旅行……我从拜这些“积极型朋友“所赐,我的生活也因为她们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改变,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不幸不值得成为我放弃全世界的理由。如果抽出这两段时光,你会看到我迥然不同的样子,前一段时光里的我,一副萎靡不振万念俱灰的模样;后一段时光里的我,还在承受着一样的苦难,可是却总是觉得什么都充满着希望。生活带给我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与一些总是在“抱怨生活不公平”“无所事事”的朋友在一起,这和与一些“相信努力就会带来公平”“生活里总是充满着未知”的朋友在一起,两者所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甚至连同爱情,也可以因为和不同的人在一起,生长出“两个人一同颓废”或是“两个人一同成长”的姿态。我听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人平时花最多时间在一起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就代表了这个人。”我从不会怀疑一个人的进步与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关联,也无法想象,如果不受着周围这些正能量的牵引,我到底会变成怎样一个人。从心理学上讲,人是群居动物,容易接受周围人和环境的暗示。我至今觉得,人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而更好的事情,是成为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去改变去吸引更多需要这种力量的人。我愿你成为这样一个人。作者简介:杨熹文,网上人称老杨,常住新西兰,热爱生活与写作。首部个人作品集《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正在热销中。个人公众号: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ID:neversaynever30)。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yw5nAaxd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