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夫祛斑霜“厄巴”、“白大夫”是什么?知道的我服你!

老司岩村有棵500年的柏树,人称“白大夫”。每年冬至,村民们都会自发来拜祭这棵“神树”。 据说,100多年前,酉水河下游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瘟疫,病死了好多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郎中在村村寨寨间游走,为人治病,挽救了许多生命。有人问这位救命恩人是
原标题:“厄巴”、“白大夫”是什么?知道的我服你!老司岩村有棵500年的柏树,人称“白大夫”。每年冬至,村民们都会自发来拜祭这棵“神树”。据说,100多年前,酉水河下游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瘟疫,病死了好多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郎中在村村寨寨间游走,为人治病,挽救了许多生命。有人问这位救命恩人是哪里人,他只说:“我姓白,家住在老司岩村后山。”可是当人们来到老司岩村寻找恩人时,他们却发现这里并没有姓白的人家,而后山更是没人居住,只有一棵沧桑的柏树。于是,古柏就成了老司岩村的标志,义务行医的传统也在古村传衍至今。67岁的黄自治还在坚持不懈地义务行医。从17岁起,黄自治就跟着哥哥义务给被毒蛇咬伤的人治疗。每替伤者吸一次蛇毒,他的牙齿就会松动一些,现在黄自治上颌的牙齿几乎全掉了。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替伤者治疗。老司岩村山歌有云:“人有义,石有根,人有情义心连心,石与大山一条根,人无情义无人亲。”在老司岩村中央有一座伏波庙,因年代久远已经有些残破,然而它却是村民心中道义和正义的象征。庙里供奉的正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据说他打仗的时候不是一味地杀戮,而是以“义”来赢得人心、获得胜利,从而留下了“义不义,将军断”的说法。马援是“义”的化身,老司岩村里有什么纠纷,都要到伏波庙去评评理。由于众心一“义”,老司岩村走过了码头经济、农桑经济时代,目前正向旅游经济转型,“义”让他们在这块陡狭的石崖上和谐地生息、壮大。冬至节时,老司岩村里会表演最传统的厄巴舞。厄巴,在当地是“猴子”的意思。厄巴舞是老祖宗根据猴子的动作编排而来的。相传,在老司岩附近的西水河边一直生活着一大群猴子。起初这群猴子很不团结,割据山头互相纷争。由于它们心不齐,所以经常被老虎豹子还有毒蛇欺负。无奈之中,它们想到了\"抱团取暖”的办法,团结在一起对外出击,从此就再也没有猛兽可以侵扰它们。老司岩村的老祖宗编厄巴舞是借此告诉大家,这里山高水险,想在这里生存下去,必须学猴子抱成一团。冬至节的大清早,村民们还会聚集到一起做“义字粑粑”。这是一个全村的仪式性活动,每个姓氏家族至少选出一个代表参加。男人们合力搬来一年才用一回的大石臼,女人们则把糯米放在一个大木桶中蒸煮。“义字粑粑”是全村共同制作的食物,象征着全村人一条心,凝聚着大家的仁义之情。黏黏的糯米粑粑,把村民的心都粘在了一起。酉水河在身边千年不绝地流淌着,它带走了远去的苦难时光和纷纷扰扰的利禄,却带不走老司岩如峭壁一般坚定的信念——“义”。它激励村民扶贫济困,救人危难,知恩图报,共奔幸福。节目精彩视频更多精彩,敬请关注《老司岩村——亲帮亲邻帮邻》!首播:8月24日22:15重播:8月25日13:10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JwQ4Ppe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