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六发射成功!接轨空间站6.5小时里吃啥,太空方便餐有话说_神舟_任务_应用

就在今天!5月30日上午9时31分,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十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点火升空,叩问苍穹,四

就在今天!5月30日上午9时31分,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十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点火升空,叩问苍穹,四平八稳,星海征途!再次恭贺神舟十六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尽管之前也看了好多次发射直播,但今天依旧还是很激动,看发射过程的时候可太紧张了,现在可以松一口气了。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2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个载人飞行任务。

从2003年的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船到今天的神舟十六号,回望华夏飞天路:

神舟五号——验证火箭,飞船,返回技术的可靠性,在轨差不多一天而已。

神舟六号——验证双人在轨道多天,依然是检验天地往返系统可靠性,安全性。

神舟七号——三人在轨,验证出舱技术,以及出舱航天服。神舟八号:天宫一号飞行器。

神舟九号——首次女航天员,验证航天员手动交会对接,自动对接技术。

神舟十号——第二位女性航天员,再次自动/手动对接验证,应用型飞行。

神舟十一号——验证在轨长时间驻留,进行在轨科学实验。

30年来航天事业栉风沐雨,星辰大海成为触手可及的浩瀚,飞天梦想谱也被写成了纪实荣耀。

03航天员桂海潮甚至兴奋地说到“这次来真的”“相当漂亮……”“舒服”“好啊”“坐火箭太爽了”,朴实无华的话语让我们也强烈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这次航天员里最引人瞩目自然就是桂海潮博士,桂老师的专业是航天飞行器设计,是一名载荷专家。

作为载荷专家,他主要负责载荷的管理、维护、维修,从事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实验设备操作、实验条件控制、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

载荷专家是根据航天员负责任务划分的一种称呼,另外两位是航天驾驶员和航天飞行工程师。

想上太空但体质不好当不了飞行员的,也可以考虑好好学习去当科学家,你看科学家也是可以上太空的,以后高科技人才上天会多多益善。以后顶尖学府,海归也没那么厉害啦,得是“空归”才行哈哈。

7分40秒的时候,是航天员承受过载最大的时刻,而后发射最难受的阶段就过了。进入太空后,失重越来越厉害,这时要考验航天员的前庭功能了。

这次的几位航天员在升空的时候都感觉很舒服,甚至没有太难受的感受,与当年杨利伟经历的“低频共振”,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被震碎是完全不同的。

载人飞天20年,一切都在进步在变化。随着任务经验的不断积累,不论是载人火箭还是载人飞船,对比当年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进步。

而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在神舟五号发射时因担心而落的眼泪,也化作了神舟十六号时的从容,这一切怎能让人不动容?

而且随着我国神舟十六号飞船的成功入轨,同时太空中人类数量也创造了新纪录!目前太空中飞行的人数已达到了17人(国际空间站11人、天宫空间站3人、神舟十六号3人)。

从这次的人员构成也可以看出,我们已经从完全由人民军队航天员执行航天任务,向由更加专精的科学家执行任务转变,更专业的人才上天会带来更大的成就。

那么,此次神舟十六号任务有何看点呢?

中国空间站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在轨建造和应用与发展”三个阶段。“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我国建造空间站的最终目的是开展科学应用,目标是取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取得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应用成果。

所以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工作后就开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而神舟十六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个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航天员乘组是空间站在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的首个乘组。

他们的任务是:完成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驻留约5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

现在,太空中的神舟十六号飞船将采用6.5小时快速对接模式与“天宫”空间站对接,神舟十六航天员将与驻留的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成功会师。

到时会不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哈哈哈哈哈开个玩笑,不过确实也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他乡遇故知。太空之上,这怎么不算遇故知呢?

在这6.5个小时里,他们也会进行一次用餐,这种情况下的饮食,是为了保证他们的机体能量,刚刚经历了过载,航天员们的能量消耗很大。

而太空情况复杂,当然不可能是和地面一样的餐食,而是食用一种叫做太空方便餐的东西,是航天员科研与训练中心专门为航天员研制的,为的就是应对这样的时刻。

太空方便餐,也叫航天员能量餐,是航天员在神舟飞船及空间站专用的功能食品。

航天员能量餐密度高,重量轻,体积小,能够快速且持久补充能量,增强机体耐力,快速消除疲劳。食品能量密度明显高于目前国内外的各种功能食品,并且不添加防腐剂。

我们都知道防腐剂会引起咳嗽、咽喉肿痛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也会对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潜在危害。这对于处于特殊环境下的航天员来说是危险的,所以航天员能量餐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那它是如何在营养不流失的情况下长久保存的呢,其采用了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及其制法,且执行着高于我国《军用食品》标准的《航天食品卫生要求》。

还有就是他们返回的时候,可能有短暂的无法被搜救的时候,之前桂海潮和其他航天员也在沙漠里进行了野外生存训练,为的就是应对紧急情况。

在6月初神舟15航天员返回的时候,这种食品会再次发挥它的效用。

2015年军民融合大背景下,这种特殊食物的专利已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转让给了民间企业,航天员能量餐——已经出现在了大众的日常生活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JwQZJZk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