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舱故事 | 我们为方舱患者保驾护航_阿姨_林女士_同事

11月9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广东省中医院组建医疗队接管琶洲方舱医院19舱。在这里,医护人员和患者因为疫情原因有了短暂的交集。虽然都是陌生人,但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守望相助,互相温暖。在这里,每个人都是抗疫的一份子,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与疫

11月9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广东省中医院组建医疗队接管琶洲方舱医院19舱。在这里,医护人员和患者因为疫情原因有了短暂的交集。虽然都是陌生人,但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守望相助,互相温暖。在这里,每个人都是抗疫的一份子,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与疫情抗争,坚守心中的希望之火,终将点亮胜利之光。

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医疗队队员、大德路总院心理睡眠科 方泽南

这天值班一进方舱,同事就告诉我,患者陈先生情绪比较低落,眼圈红红的。身为方舱心理小组的一员,我赶紧找到陈先生。原来他刚入舱时睡眠和情绪都还比较稳定,前两天和家人视频时才知道女儿这两天身体不太舒服,住进了医院,家里人为了不让他担心,一直瞒着。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先生一下子坐不住了,内心十分担心女儿,看到周围有病友出舱,自己就更加焦虑。和陈先生交谈的过程中,我看到他时不时眼泪盈眶,双眼布满血丝。我静静地听着他诉说,希望他将情绪发泄出来,同时通过心理安抚,为其建立安全感。陈先生也逐步放松了下来。次日再去查房时,他告诉我昨晚睡眠改善了很多。“昨天下午我的核酸结果已经转阴了!”陈先生开心地说。看着他的笑容,我也不由得开心起来,真希望明天上班时他能顺利出舱,早日回到女儿身边。

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医疗队队员、大德路总院骨伤科 冯恩辉

患者邓阿姨右前臂缠绕着石膏绷带,一脸愁容地来到了我们医护工作站。原来这位阿姨进入方舱前不慎跌倒,导致右侧桡骨远端骨折,因为疫情的缘故,只是在当地诊所做了简单的石膏固定,一直未能得到专科医生救治。由于石膏固定笨重、易潮湿、不透气,导致邓阿姨感觉皮肤瘙痒难耐。在方舱医院无法完成X线检查的情况下,我通过手摸心会手法推断,邓阿姨的桡骨远端骨折已经发生二次移位,骨折断端对位对线不好,若不纠正将导致腕关节功能明显障碍。但方舱医院条件有限,骨折整复以后去哪儿找一套合适的桡骨远端夹板给邓阿姨使用呢?于是,我马上联系负责医疗队药品配置的陈二辉护士长及医院骨伤科病房的同事,请他们准备一套新型桡骨远端夹板,随药品一起送进方舱。

当晚,经过医院多个部门密切配合,一套新型铝制桡骨远端骨折夹板送到方舱。我立即给邓阿姨做整复,使其腕部的畸形得到矫正,同时还更换了小夹板固定,并指导邓阿姨后续功能锻炼注意事项。“舒服多了,谢谢!”邓阿姨绑着夹板的右手竖起了大拇指。

仁心医院来救治,妙手整复解忧愁。

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医疗队队员、大德路总院皮肤科 何梓阳

刚准备接班,同事跟我说,有一位患者自觉单侧腰部疼痛,阵发性,针刺样,伴有红斑、细小水疱,让我了解一下情况。作为皮肤科医生,一听这个主诉,心中已有八成把握,估计是带状疱疹。于是我来到患者的床旁,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眉头紧锁。待问诊和查体后,我已诊断明确,是带状疱疹,由于免疫力下降引起。小伙子显得很紧张,追问我:“要不要紧?怎么治疗?”我让他坐下深呼吸,放松心情后解释道:“您别紧张,有我们医疗队在,我们会帮您的。”舱内的药物有限,我给患者处理了皮损水疱,外用了医院院内制剂“四黄消炎洗剂”,口服止痛药,并根据病情需要,增服抗病毒药物。两天后我再次查房,患者的带状疱疹已经全部结痂,疼痛减轻,明显好转,随着好转的还有他的心情!

正在上早班,我突然听到舱外洗漱区一位阿姨急促的喊叫声:“我被开水烫到手了!”我和同事赶紧过去了解情况。只见阿姨扶着左手,痛苦面容,不断喊疼。经检查,幸好阿姨烫伤的面积并不大,也没有起水疱。我们立刻让阿姨用冷水冲洗,然后外用了抗炎烫伤药膏,患处覆盖保护创面。护士细心地为阿姨更换手腕带,避免手腕带损害创面。经过处理,阿姨的痛苦面容好转了许多。次日我再去查房,阿姨说疼痛感明显缓解,也不影响日常活动了。

方舱是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大家庭,为方舱患者保驾护航,让他们顺利出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心中所想,皆如所愿,心中所念,定可得偿。

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医疗队队员、大德路总院脑病一科 李政慷

这天我们方舱收治了一位怀孕7周的孕妈妈林女士。由于她独自一人,没有家属陪伴,我们引导林女士到她的床边,帮她铺好床,准备好必需的生活用品。

林女士是怀孕第一胎,心情有些焦虑。为了让林女士在方舱安心治疗,我们每班医护人员查房时,都主动关心林女士,了解她的身体情况及心理需求,及时安抚,并且从饮食到睡眠予以详细的指导。志愿者在分发物资时,也会优先安排发放给她。

由于林女士怀有身孕,为了能让她得到更专业的救治,我们积极为其联系转院事宜。待接到可以转院通知后,我作为D组组长和其他当班同事一道,帮她顺利完成转院的前期手续等,并送她安全上了转运车。临走时,林女士对我们医护人员、志愿者们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连连道谢。

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医疗队队员、大德路总院内一科 瞿燕春

前几天查房时听到一位阿婆唉声叹气,我赶紧上前询问其有什么不舒服,阿婆只是摇头。我根据新冠肺炎病情的十大症状一条一条询问,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我正在纳闷,阿婆的女儿回来了,她告诉我,阿婆有好几种基础病,但因为来方舱的时候太匆忙,药没带,已经停药了。了解情况后,我及时联系主管药品调配的陈二辉护士长。二辉护士长当机立断,立即联系医院药房并保证当天一定会将药物送进方舱。同时,我还联系了心理睡眠专科的麦润汝和方泽南医生,请他们安排时间和这对母女交流一下,避免次生不良事件的发生。当天下班后,我看到医疗队群里值班的小伙伴一直在跟进这件事情,并且晚上收到药后第一时间交到了阿婆手上。不仅如此,细心的小伙伴还发现阿婆的血压偏低,就在原有降压药的基础上指导她调整了用药方案。当天心理专科的同事们针对阿婆母女的情况进行了专业的疏导干预。

第二天进舱再见到阿婆时,她已经一扫满面愁容,高兴地对我说:“有你们真好!”

初审/编辑:张靓雯

复审:庄映格

终审/责编:宋莉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JwQxQBj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