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拉同心,高原战疫,江苏疾控,不辱使命_工作_疫情_拉萨市

自西藏自治区发生疫情后,根据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前方指挥部要求,江苏共派出23名流调专家前往当地支援流调工作。援藏抗疫期间,队员们充分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全力开展流调溯源,助力西藏疫情防控工作。10月28日,江苏省援藏抗疫医疗队流调队圆

自西藏自治区发生疫情后,根据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前方指挥部要求,江苏共派出23名流调专家前往当地支援流调工作。援藏抗疫期间,队员们充分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全力开展流调溯源,助力西藏疫情防控工作。10月28日,江苏省援藏抗疫医疗队流调队圆满完成任务返苏。 今天,队员们正式解除为期7天的集中隔离,身体状况良好,顺利“出关”!

下午13点,中心党委副书记徐燕,代表中心领导班子、带着全体中心职工的关心前往隔离点迎接10名队员凯旋。徐书记高度赞扬了队员们在高原的特殊环境下与疫情较量、同时间赛跑所彰显出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拉萨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上贡献出的江苏经验和江苏力量,并且充分肯定了队中各位党员们在抗疫工作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江苏疾控战士们,你们辛苦了!高原抗疫不容易,但是你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希望你们回家后好好休养调整,以崭新的姿态和精神面貌回到江苏省的抗疫工作岗位上,再创佳绩!”

回首过往,自7月中旬受拉萨市疾控中心邀请,江苏省疾控中心先后派出10名专家到拉萨,开展食源性微生物检测培训。8月初培训即将结束之际,西藏自治区疫情暴发,队长霍翔立刻召集队员们开了动员会议,大家义无反顾、一致决定:留下来,支援抗疫!8月11日,江苏再次组织13名扬州疾控系统流调队员前往拉萨,与省疾控中心就地请缨的10名疾控专家一起,组成江苏省援藏抗疫医疗队流调队,协助当地开展流调溯源、疫情分析、业务培训工作。

疾控尖兵,各显神通

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刻不容缓。江苏省援藏抗疫医疗队流调队迅速建立信息组、核心信息流调组、详细流调组、现场调查组、审核组、专题调查组、分析研判组、消毒指导组等8个专业小组,分工、分类、分级,全面开展流调工作。

“我们来到拉萨后,首先理顺了流调的工作机制,从阳性病例上报到流调队员排查出密接和次密接,再到社区管控组跟进,流程顺畅地跑起来。”江苏省援藏抗疫医疗队流调队队长、江苏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霍翔介绍,一旦发现阳性病例,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表,24小时内完成流调报告,第二天还需要跟进继续完善,流调队的压力也在持续增加中,队员们每天几乎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由于前期病例增长快,流调溯源工作量大,队员们每人每天都要完成多份详细流调报告。“我们每天从接到任务开始就马不停蹄地开展流调工作。一开始,面对普通话不好的藏族同胞,只能磕磕巴巴地沟通,后来加入了懂藏语的流调老师解决了语言的问题。在工作期间有时会遇到情绪激动的病例,为了能够尽快落实流调信息,我们都会对他们进行开导和安抚,从而更好地配合流调工作。”队员沈菲说。

为了能得到最为确切的一手信息,除了电话流调,队员们还要到涉疫小区、农贸市场、企事业单位开展现场流调、采样工作。通过详细询问病例在涉疫地点的接触史,搜索病患的活动轨迹,排查密切接触者,找出每一个可能存在的潜在传染源,科学判断传播途径和传播机制,从源头管控。最后,队员们通过撰写完整的调查报告,为疫情防控提出指导意见。

培训带教,耐心细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藏抗疫期间,流调队综合利用线上和线下、集中和现场、授课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当地疾控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疫情处置相关技术培训。

面对没有经验的志愿者们,流调队员张静娴是24小时随时在线的老师,是志愿者们最信赖的伙伴。“张老师,这个病例之前每天还需要去XX工作,密接需要判同工作人员吗?”“张老师,患者住处是藏式大院,共用洗手间的,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判密接?”……对于一个个“点对点”的询问,张静娴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确保志愿者们能够切实理解流调工作的意义,更好地进行溯源和密接排查。

通过反复的技术培训和手把手带教,流调队帮助拉萨从无到有,建立了以疾控专业人员为基础,公、检、法、教师志愿者为补充的四支流调力量:一支由240人组成的核心信息流调队、一支由76人组成的精细信息流调队、一支由48人组成的现场调查流调队和一支由6人组成的具有独立分析研判能力的疫情分析队。

除了流调培训,队员王嵬和田野作为曾经出征武汉、黄石和上海的“老兵”,还发挥了消杀专业特长,结合拉萨本地防控工作实际需要,在线开展了消毒防护技术培训,全面讲解了常用消毒剂使用与配制、常用消毒方法及个人防护等新冠疫情现场消毒处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此外,为解决实际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消毒工作高质量完成,他们还与当地消杀人员一同前往集中隔离点、阳性病例住所等地点,进行现场消毒指导与培训,并对阳性房间的终末消毒流程进行现场教学演示。

疫情之外,亦不懈怠

流调队除了肩负着流调、消杀等疫情处置相关的任务,同时还负责一些住地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吃得健康、吃得安心,才更有精力抗疫!”为防止医疗队中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保障队员食品安全,流调队发挥队员中有秦思等食品安全专业人员的优势,由队长霍翔带队,对城关区拉萨阳光酒店、拉萨圣地天堂洲际大饭店及拉萨扎实颇章酒店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集体供餐集中配餐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工作。各配餐点严均格按照防疫要求,落实落细配餐管理,做到注重配餐营养均衡,督导组对检查中发现的留样不规范、厨房布局欠合理等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的隐患和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敦促其不断细化措施、提高质量,进一步保障抗疫工作人员“舌尖上的安全”。

每天的8:30,在拉萨时间中这还算是清晨,但队员马恺早已做好了准备,在酒店门口为住地所有人员约150人进行核酸采样。这项工作是他主动要求承担的:“采样我有经验,我来!”由于马恺身体素质较好,他还主动帮助住地志愿者,参与搬运、清点、分发援藏医疗队生活物资的工作。后勤工作的劳累并没有让马恺叫苦,相反,他还多次深入现场,参与涉疫小区、农贸市场、企事业单位的现场流调及采样工作,累计进行环境采样千余份。作为流调队里的“多面手”、“热心人”,马恺更在抗疫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是我经受考验、砥砺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我会以实际行动面向党旗浴火淬炼、践行初心!”

苏拉同心,温暖常在

援藏抗疫的日子里,队员们虽然十分辛苦,却也时刻感受着来自各方及彼此之间的关心、关爱。

“去年夏天全国各地疫情暴发的时候,我正好也在这里,当时和拉萨疾控实验室的兄弟们大概并肩作战了有2个月吧!今年就在拉萨待的时间更久了,有104天。”队员倪云龙早在7月14日就应拉萨疾控的邀请赴拉开展食源性病毒检测培训工作,而这已经是他第五次赴藏了。对于一个腿疾复发的人来说,拖着伤腿培训带教、进行高强度的工作,能坚持这么久并不是一件易事。疫情期间就医不便,拉萨疾控的小伙伴们纷纷给他带来了各种内服、外敷的药物,甚至还有一副拐杖方便他的出行。倪云龙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党员、一名疾控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拉萨同仁们细心和温情让他备受感动。

队中年纪最小的李泽冉在抗疫期间度过了自己的27周岁生日。当天一早,手机上的信息就给她来了个大惊喜:江苏援藏抗疫医疗队的大群里,医疗队领队高鹏处长和其他队友献上的生日祝福,在不停地跳动。虽然拉萨的天气已略显秋凉,但她的心中却是暖暖的。就在她认真审核流调报告的同时,队中的小伙伴已经悄悄通过无接触的方式,将各自的礼物放在了她门口小桌上。“哇!”当李泽冉听到敲门声去开门后,看到满满一桌“礼物”:有汽水,有奶茶……看着这些队友们省下来“珍贵的宝物”,听着队友们在腾讯会议里传来的生日歌,她隐隐有些落泪的冲动。

“在拉萨共同抗疫的这段日子,是终生难忘的经历!我们虽不曾谋面,但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网上’亲密接触,我们团结得就像一家人!……疫情结束我们江苏见,我们在南京欢迎大家!”返苏前夕,在抗疫一线共同奋战了近三个月的战友们在工作群中倾吐着心声。一段段真情实意的话语,饱含着志愿者们对队员们的满满感谢,也给饱含着他们对江苏疾控人工作的肯定。

在近百天的高原抗疫工作中,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来自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调队员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负江苏全体医疗人员的重托,用汗水和努力在拉萨撑起了一片无疫天空,格桑花带着茉莉芬芳将继续盛放!

转载请注明来 源:

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

供  稿: 援藏抗疫医疗队

美工编辑:江苏疾控微创团队

推荐阅读

《孤岛不孤》

11-3

小心,皂味口蘑有点毒!

11-3

发病数全球第三,一年死亡3万!《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发布

11-2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JwQxWJZ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