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烂脚广告大图华为三十年,凭借一双烂脚走到今天

王育琨 多家集团特邀顾问,管理哲学家和财经作家,北京地头力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经管学院特聘教授,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四方实业公司副总裁。 对于了解华为的人来说,那张意味深长的照片《芭蕾脚》
原标题:华为三十年,凭借一双烂脚走到今天王育琨多家集团特邀顾问,管理哲学家和财经作家,北京地头力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经管学院特聘教授,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四方实业公司副总裁。对于了解华为的人来说,那张意味深长的照片《芭蕾脚》已经是一个铭刻内心的“图腾”,而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也颇为震撼。《苦难英雄任正非》作者王育琨表示,这张照片绝非仅是一张打动人心的经典照片,任正非把它看成是“华为的全息图”,当成一面巨大的镜子,他从中看到了华为过去30年的景象,也看到了华为未来30年的景象。3月17日,凤凰联动最新推出的《苦难英雄任正非》一书作者王育琨,做客北京青年报“青睐讲座”,为读者讲述华为的幕后故事。王育琨开场直奔读者关心的主题:“在漩涡中心,任正非镇定自若,一直沉默的他,被逼不断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每个当下都说着直白的话,却每每直落根本,圆融一体,呈现了大历史观和大政治观。让人看到一个\"从人类文明的结晶,寻找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的战士和智者”。任正非为什么这么智慧、悲悯和勇敢?苦难是土壤,失败是财富,反思是开启。任正非善于反思,勇于破除心中之贼,走到了今天。关于华为、关于任正非的解读有很多,但王育琨将讲座重点落在任正非所受的“苦难”而非成功方面,任正非的成功正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现场读者中有几位00后学生,他们原本是抱着听一听任正非的“非凡之处”而来,但一场讲座下来,任正非却不再是他们心中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一个经受了无数挫折却始终不倒的普通人,对他们而言,任正非的“苦难英雄”故事比精英人物的成功史更为励志,也更打动他们。任正非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就哭了王育琨讲述说,任正非第一次看到这张芭蕾舞者的照片,是2014年的一天,女儿孟晚舟在朋友圈发了这张照片,这是美国摄影家亨利·路特威勒的作品《芭蕾脚》。照片中的舞者,是美国当今的顶级芭蕾舞者。她从一个稚嫩的少女,经过20年的奋斗,终于登顶。这是她登顶后在练习厅休息时,被摄影记者抓拍的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只脚穿着优雅的芭蕾舞鞋光鲜完美,另一只脚赤裸着满是疤痕,展示了芭蕾舞者的极致美丽与极致艰辛。任正非第一次看见这幅照片,就泣不成声。黑格尔曾说过:“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确实,在这幅照片中,任正非看到了自己的全部生命,之后他拍板买断这幅照片的广告发布权,作为华为2015年全球发布的主题广告,彰显着华为奋斗者追求极致,痛并快乐着的真实写照,宣示着华为用“一双烂脚”撑起连接世界的梦想。王育琨说,如果现在请任正非来讲华为怎么会有今天,任正非的答案一定是:“哪有那么复杂,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说?我们华为30年了,就是凭借一双烂脚走到了今天,没别的,就这一双烂脚,我当面听他这么说,2015年,他在达沃斯论坛上对全世界也这么说。”之所以说这张照片是华为的“全息图”,王育琨认为,是因为这张照片中透露出的所有信息,正是华为30年的历程。任正非为什么现在仍如此努力、坚持?就如同照片中的这位芭蕾舞者,她已经是登峰造极的舞者,为何还要这么刻苦,每天撕裂自己的伤口?王育琨给出的答案是他们都要创造美:“我见过一个日本匠人,是一位五六十岁的女老板,还在用明火烤年糕,我说你的公司这么大,为什么还要自己烤年糕,这个匠人说:\"接近美接近神,只要这一刹那,我烤的年糕的形状味道是最美的,那么这一刹那我就是神。\"之后我就想支撑任正非、芭蕾舞者的到底是什么?是他们的至诚,对事业的一份至诚,至诚于真善美。”所以说,这幅照片也是每个想成就点事的不凡灵魂的全息图,是跨时代的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在拷问着每个人生命的“十几秒钟的光照”该怎么度过?王育琨认为,接近美就是接近善,“你内在的那种爱、敬畏、谦卑、精进,不都是你的善吗?为什么你会有这种厚德呢?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分分秒秒钟都变化,事物的本质就是昙花一现,每个人每件事每个当下,都有巨大的无穷性,这是根本,你明白这些就接近真了。你一直专注于这个事,你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天赋潜能和自信,并要把它拿出来造福人类。所以,我概括任正非的坚持,就是\"至真,至善,至美,至诚\"这八个字,他的一生就是为这八个字活的。”做企业是磨好豆腐给妈妈吃王育琨曾经问任正非做企业是什么,任正非的回答是做企业就是磨好豆腐给至亲的人吃。在任正非看来,小企业不要去讲太多方法论,“如果小企业采用大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论,专家讲得云里雾里,你搞不懂。你就是真心诚意地磨好豆腐,豆腐做得好,一定是能卖出去的。只要真心诚意去对客户,改进质量,一定会有机会。不要把管理搞得太复杂。”王育琨说:“他说要磨好豆腐给妈妈吃,给孩子吃,你如果抱着这种态度用足了心思,那么你做企业就一定做得好。我因此为他概括的一句话就是:\"磨好豆腐给妈吃\"。”道理虽然简单,但做起来却非易事,王育琨说:“在今天这种疾风骤雨的条件下,要把这个落实到位,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当下都想着这个,那太难了,要每个人当下都带着像对妈妈的爱,敬畏,郑重去做好每一点每一滴,实在太难了,但是华为3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于此。任正非2016年就说\"对客户对诚信,要有宗教般的虔诚。\"所以,王育琨认为“磨好豆腐给妈吃”,有着丰富的内涵。把吃豆腐的妈妈与磨豆腐的儿子,看作一个整体。在这样的逻辑和语境下,一下子就赋予商业全新的意义:真心诚意地去造福客户,利他就是给他利润。虽然没有“爱”和“利他”的字眼,但却把“爱”和“利他”放在了无与伦比的高地,并落在实处。为了磨出最好的豆腐,就要有自己的绝活儿,任正非的绝活儿就是技术,所以华为虽然是贸易起家,但是任正非一有钱就投资搞技术研发。他年轻时是技术尖子。创业时虽然自己的技术没有市场了,但对技术的痴迷没有变。同时创业的人短期分不到钱,就耗不住了,纷纷退股把公司甩给了任正非一个人,但他依然不改初心,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越走越深。到2017年底,华为投资研发的资金已达4000多亿元人民币。华为从2018年开始每年投资200亿美元从事科学技术探索,而其中的20%—30%,不是投资可预见的技术和产品,而是投资未来科学前沿的研究。王育琨还讲述说,任正非对于质量的严苛与其父亲有关,他的父亲1995年,在街头买了一罐饮料,结果因为饮料产品质量差,因腹泻把身体泻垮了,所以任正非对伪劣产品深恶痛绝。用痛苦创造欢乐任正非43岁被国营集团炒了鱿鱼,找不到工作,只好凑了2.1万创办了个公司,自己雇自己,稍微一有钱马上就投入研发,他知道生存要有绝活,没绝活不行。在王育琨看来,任正非是”苦难英雄“,三十多年来,华为走到现在极不容易。华为面临的第一个灾难,是在90年代后半叶,当时国内都在上小灵通,但是任正非说小灵通在日本是已经要被淘汰的技术了,干吗要上?他要研究2.5G、3G的网络,可是电信部门只给小灵通发牌照,国内没有市场,被逼着走向了国际化,从零开始。2000年,华为守不住了,每天任正非都担心发不出工资怎么办,那年他培养起来的华为高层李一男被竞争对手挖走了。王育琨说那段时间是任正非的“至暗时刻”,挫折远不止这些,2000年任正非做第二次癌症手术,重度抑郁症第二次爆发,每天都想死,觉得活着没有意义。2001年1月2日,他要陪着国家领导人出访,2000年底先到北京培训,中间有两天自己的时间,他跟谁也没说,就回家乡去看好几年未见的母亲,母亲说:“儿啊,我知道你的公司全是负债,没事儿,你以前给我的钱我都没花,已经存了快有十万块钱了,我跟你妹妹说好了,这十万块钱全是给你吃饭用的。”任正非安慰母亲自己没那么惨,还说等从国外回来,带全家人去三亚过春节。2001年1月8日在伊朗访问结束,他想打电话给妈妈,但是当时伊朗不太平,他想这时打电话会让母亲担心,等离开伊朗再打。没想到老家下午打电话过来,说任正非母亲早上去买菜,出了菜市场被逆行的车撞了,没带身份证没带钱,到了医院没人出钱没人抢救,等他妹妹中午找到这个菜市场,再找到这个医院,已经晚了。任正非听后急急忙忙往家赶,回到家时妈妈已经上了呼吸机没有意识了,就这样,母亲走了。任正非追悔莫及,他觉得如果打了那个电话,妈妈就会晚出门一分钟,就算晚出门一秒,也就错过那辆逆行的车,任正非感到母亲的去世全是他的责任。之后的一个月,他关起门来不跟任何人见面。王育琨说任正非让他想起自己喜爱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写道:“我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是否对得起我所经历过的那些苦难。苦难到底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内心的所有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有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的灿烂花朵。”在王育琨看来,为什么任正非可以走到今天?就是因为他把所有的磨难都当做激发他潜能的土壤,“当你从这个角度来看别人带给你的压力和磨砺,这些苦难就有了另外的味道。”但是,人怎么能走出苦难?王育琨认为,把苦难当成土壤还不够,还要时时刻刻抱着一个梦想,你到底要去哪里,“十几秒的光照下你应该怎么活,你要用苦难当做原料,作为资源,作为要素,要用它去创造利于他人的绝活,你就会创造出巨大的欢乐。如罗曼·罗兰所说:\"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创造欢乐。\"王育琨认为,任正非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做到了“用痛苦创造欢乐”,这也是“受”的四层智慧,首先苦难来了你要忍受,接下来是接纳,接纳之后即是享受,享受苦难给你的磨砺,而享受之后,你要用苦难创造东西出来,即获得自在。王育琨讲述说,让任正非走出抑郁的是父母的口头禅“面子是给狗吃的”。一天,这句话突然仿佛一道光让任正非醍醐灌顶,“他说是啊,为什么我得抑郁症,为什么现在这些压力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真是这些困难问题有这么厉害吗?没有。这些困难难道比我43岁被炒鱿鱼还难吗?比我爸爸妈妈当年带着7个孩子活下来要难吗?都没有。是我太讲面子,太讲虚幻的东西了,就在那个刹那,面子一下子脱落了,任正非想,我为什么走投无路啊,我有绝活我怕谁。所以,任正非一个月后出了门,带着一篇文章《我的父亲母亲》。”王育琨对这篇文章十分欣赏,尤其那句“逝者已经逝去,活着的还要前行”更让他止不住眼泪:“当你在意识到,你的亲人在天之灵都在看着你,你做事的那份敬畏,郑重就特别强大,父母在跟着任正非一起创造着华为的绝活。”任正非在2012年底发表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回顾了他这一段生命成长的经历,王育琨介绍说,文章中有两个地方特别精彩,一是他说到了43岁才感觉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是多么的渺小;二是,任正非说自己以前总是想当英雄,老是说自己了不起,结果到40多岁都不顺。他在这篇文章中反思,之前一点都不知道开放、妥协、灰度。由此,任正非有了“灰度哲学”,他认为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度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在王育琨看来,灰度是没有那么是非对错,每个当下都有巨大的无穷性,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无穷性,每个事儿都有巨大的无穷性,灰度可以让你意识到那种无穷性,在两个极端做好准备,同时中间做一个无穷性的抉择,“这个非常了不得,这就是灰度,之后,要真正磨好豆腐给妈吃,死磕,实现目标,这是任正非的一个觉醒过程。”人生要融会贯通三部大书王育琨认为,人生要融会贯通三部大书,任正非即是如此。第一部大书是各种文字经典,那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的经验和智慧结晶。我们需要从人类文明结晶中,找到解决当今世界问题的钥匙。第二部大书是指社会世事人性。这部书宽阔厚重,没有强大的悲悯心,不经历千难万险的磨砺,很难读出世事人性的况味。我们看到各行各业,都有没读过多少书的人,他们经历了常人无法通过的苦难考验,却可以用痛苦创造辉煌,从而成为顶级的巨匠、企业家和政治家,他们读懂了社会世事人性这部书。要活出有创造性的人生,还必须勇敢向世界的苦处行,去观察和体悟这个世界的恶和悲苦。当你向世间的苦处行,去触摸到人世间真正的悲苦和危机,你又刻骨铭心地想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第一部书“人类文明的结晶”,就会照亮你眼前的黑暗,读懂了自性和天赋潜能,读懂了天性背后的悲悯和勇敢。第三部大书是“无字天书”——读懂自性和天赋潜能。相比第一部和第二部书来说,第三部书最重要。读懂自己的天性这部无字天书。需要时时刻刻反复追问:我是谁?我一生为何而来?我该怎么度过这一生?我的天赋潜能是什么?我如何发挥我的天赋潜能?人活着就是为了让自己内在的巨大的无穷性给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大课题。读第一部书和第二部书,都是为了读懂这第三部书。王育琨认为,文字经典、世事人性、自性潜能,是人一生离不开的三部大书。三部书来回对比映照,有大成就的巨匠、企业家和政治家,都是融会贯通了这三部大书的人,尤其是读懂了自性天赋潜能这部大书,找到了开发自己天赋潜能的路径。他们在毁灭性的挑战和苦难中,拿出了独一无二的绝活。现代人中,稻盛和夫与任正非是融会贯通三部书的杰出代表人物。王育琨表示,人生就是一秒钟的光照,“不管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的闺女还是你自己,转眼就没了,那么你要干什么?你要真正的忠于自己,只有至诚于自己的自信,你的潜能出来了,你才会知道每个人都不是你看到的这个样子,对方有你不知道的东西,你永远框定不了一个人的能力,要有这份敬畏。理解了这些,你就是个生命的觉醒者。”“造物,改命,无我”是任正非生命力量的源头《苦难英雄任正非》封面6个字很显眼:“造物,改命,无我”。王育琨还特为此做了解说。他认为,世界有着巨大的无穷性。人作为在苍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惟有激活内在源头活水,一勤二善三诚四信五精,才可能拿出真善美绝活。拿出真善美的绝活,就已经改变了命运。在你把生命交给当下,拿出真善美绝活的同时,也拿出了一颗纯粹的心,拿出了与天地并精神的良知。你在“无声无臭”之间,已经实现了改命。“所有相,即生即灭。一刹那接一刹那的美,一刹那接一刹那的善,一刹那接一刹那的真。如果你不能分分钟归零,自以为是就会膨胀,你就会躺在过去的\"辉煌\"中,瞬间变成了活死人。你还想拿出真善美绝活,你就必须一切从零出发。一切从零出发就是无我。”“任正非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悟透了这个生命真谛。他知道一切都在变。他敢于直接去激发每个人的欲望,却可以坐收人们心性变化的渔利。”王育琨认为,“造物—改命—无我”,就是任正非生命力量的源头:“华为顶层设计中,锁定了\"每个人的自我超越\"。他确信,你一旦品尝了\"造物\",你就停不下来,你的意念、思维、生命,都会走上另外一种轨道。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唯有天下至诚,能立天下之大本。”文/本报记者 张嘉录音整理/程易璇供图/妍妍作者:张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JwQy9K4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