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内容郑朝晖:江湖本非温情地——《江湖儿女》观后

江湖本非温情地——《江湖儿女》观后 郑朝晖 贾樟柯的《江湖儿女》隆重开张,目前虽还没有收尾,但是票房反映至少不佳,有媒体甚至用“惨淡”形容之。一时间贾生才尽之说甚嚣。昨天我一口气看完了这部作品,觉得贾樟柯要说的话似乎大家并没有听懂,在这
原标题:郑朝晖:江湖本非温情地——《江湖儿女》观后江湖本非温情地——《江湖儿女》观后郑朝晖贾樟柯的《江湖儿女》隆重开张,目前虽还没有收尾,但是票房反映至少不佳,有媒体甚至用“惨淡”形容之。一时间贾生才尽之说甚嚣。昨天我一口气看完了这部作品,觉得贾樟柯要说的话似乎大家并没有听懂,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这种需要思考的东西是最不讨人喜欢的,人们似乎对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更有兴趣。在这部影片中,贾樟柯一如既往地用一种怀旧与感伤的态度去还原与追述历史。那些场景、音乐和交通工具,无不将我们拉回到还不很久远的过去(但是内心又觉得那么遥远)。当然,这个故事贾樟柯讲得较之以往流畅得多,那些含义隐晦的空镜头非常柔和地融入到了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山西,在贾樟柯的电影里带有“原乡”的色彩,如一根脐带,将精神的追求与具体的地域联系在一起,他的电影几乎无一例外地,展示着一种出走与归来的生命姿态。当然,三峡也是贾樟柯的一个重要的母题,因为三峡既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也意味着一种割断。三峡才是贾樟柯对于当今社会的一种观照。不过,如果大家足够仔细,就会发现,在这部电影里,对于大同,有太多几乎垂直的俯瞰视角,冷峻到心寒。而相反,关于奉节,则几乎都是深入其中的中近景,显得切实而温暖。贾樟柯对于镜头的隐喻性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赵崇云绘我们不妨抛开其技术,而讨论一下作品的主题。此片名曰“江湖儿女”。其实它恰恰是“反江湖”的。在我们不少人的心目中,“江湖”就是侠义千秋、义薄云天。即便是陈小春、郑伊健们的古惑仔,也是忠肝义胆的。《江湖儿女》中就有这样一个颇具意味的镜头,那就是斌哥和他的一帮兄弟,正襟危坐,观看香港帮会影片。其中一个还带着白手套在抽烟,而斌哥一脸肃穆。他沉浸在自己的“义气”所形成的优越的存在感中。用关二爷的像来调解内部纠纷,将各种酒倒入脸盆,喝“五湖四海酒”,对袭击她的两个年轻人表现出宋公明式的大度,所有这一切,廖凡饰演的斌哥,都是按照传说中(电影里的)江湖的要求在做的。但结果呢?斌哥最终发现真实的江湖并不是如此:那个在关帝爷前偿还债务的人,隐忍十年最终还是羞辱了他;那个被他义薄云天放走的双胞胎还是袭击了他并将他和巧巧送进了监狱;那些紧随身后吆五喝六的小弟们,在他关进牢狱之后就树倒猢狲散;而他自己也因为那点可怜的自尊与自我算计,在巧巧最需要情感慰藉的时候,选择了逃避。那个存在在电影中的“江湖”,没有让斌哥成为英雄,反而让他颜面扫地,穷困潦倒。他跑到奉节,希望能够东山再起,衣锦还乡,但最后却因为脑梗而失去了行动能力。在对待巧巧的态度上,他一直以为是自己“罩着”巧巧,是自己主导着巧巧的人生,但最终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他最后的出走,也是另一次的逃离,在这部影片里我又一次感到贾樟柯对原乡的质疑(另一次是在《山河故人》中),原乡并不能疗救被现实刺得千疮百孔的心,说到底,原乡也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幻象。而更为真实的,则是那个冰冷的、只相信权力与利益的江湖,真实的江湖没有一点儿温情。廖凡,将这样一个浞訾栗斯,内心极为脆弱,却又生活在自欺欺人之中的失败男人演绎到了十足。相比较而言,影片中的巧巧却并不是如此,在那个作为海报而出现的场景里面,巧巧说:“我不是江湖中人。”而郭斌让她学会了打枪,然后说:“你就是江湖中人。”到了影片的后半段,巧巧推着坐在轮椅上的郭斌时说:“我们江湖中人,不讲情,只有义。”但是她眼中闪烁的泪光告诉我们,她说得并不是真的;影片最后巧巧失落的身影,同样在告诉我们这不是真的。巧巧的所作所为表面看有江湖气,但是骨子里是儿女情。——不过说老实话,为了突出这种性别之间的反差,巧巧被塑造得太过于正义凛然了。有影评人调侃,看到巧巧举枪的场景,让人想到了大义凛然的革命烈士。这是毫无必要的,而且也是和贾樟柯对于江湖的批判相矛盾的。从影片本身来看,这种人物塑造与贾樟柯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的风格格格不入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巧巧又是一个串联性的人物,通过她把郭斌、张译演绎的都市“成功男人”、徐峥演绎的新疆小店主串联起来,构成了关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男性猥琐卑下的立体图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影片又是一部“男权批判”的影片。不过由于把巧巧塑造得过于高大,反而欠缺了对于社会性别的认真思考,转而变成了一曲平庸俗套的性别(女性)颂歌,这是不足取的。赵崇云绘这部影片是有意味的,演员的演绎也无可厚非,廖凡的表演对得起他影帝的称号,赵涛的表演其实也是可圈可点。然而,贾樟柯本人对于社会、对于性别的认知与理解的天花板,阻碍了这部影片成为一部历史大作的可能。贾樟柯的影片都有这样的特点:差一点就成了可以载入史册的影片。赵崇云绘但这差了的一点背后的道理却极为复杂,也不便展开。——在影片里看到了饰演林家栋的刁亦男,想起了他执导的影片《白日焰火》。不由得慨叹,这些沉重而深广的影片或许才是中国电影真正的脊梁。他们秉持的现实主义的风格,在光怪陆离的今天,仿佛古董一样闪耀着“包浆”的光泽,而这样的光泽必须穿过时间的隧道才能被人们赞叹,但多半这样的光芒又是会消失在时间隧道的遥夜之中的。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发布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2zQP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