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不再严控“耗占比”!_医生_天鹅_医保

提示:"医法在线" ↑ 轻松关注我们 让法律更懂医疗 让医疗更懂法律 近日,四川省卫健委根据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针对全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进行整改。 卫健委下令,禁止将“消耗卫生材料费20元以下、医学检验检查收入占比25%以下”等指标

提示:"医法在线" ↑ 轻松关注我们

让法律更懂医疗 让医疗更懂法律

近日,四川省卫健委根据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针对全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进行整改。

卫健委下令,禁止将“消耗卫生材料费20元以下、医学检验检查收入占比25%以下”等指标纳入考核。明确“每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卫生材料费和医学检验检查收入占比”指标均不再纳入考核范围。

药占比、4+7、人均费用、DRGS付费、新的治疗方案医保不认可,直接拒付……

一座座医保大山,各种罚款,压在医生身上,说句实话,许多原来在自己熟悉的临床领域得心应手的医生,如今渐渐感觉自己不会看病了。

因为,医学的本质是人学,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各异的人。可医保的设计是各种冰冷的指标和数字。

无论是DRGs还是DIP,都是把病人标准化。但是病人的病情又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逼迫着医生不得不在成本和受益之间做出两难的选择。

这是医生想要的?

不,这是必须遵守的医保政策!

因为医保的总额预付制度,科室的单病种限额,医院考核的药占比,如同三根浑天绫绳索,紧紧的束缚着医生!

还有,药品占比要小于多少,耗材占比要小于多少,抗生素占比要小于多少、违反超限制用药、违反按病种付费规定,超人次人头比……

好多指标,一超医生就要受罚,种种限制的框架之下,想做一个纯粹治病救人的医生真的很难!

中国人口基数大,医疗承受的压力太大,短时间内医疗政策很难理想化。就拿耗材比来说,药品器械进了医保,医院就会少用或者不用,很多耗材根本不允许收费,可问题是亏本的买卖谁会干?就算发光发热那也不能亏钱吧。

因此,经常闹出了一些病人自己外出自费买药和转科住院的一些荒唐事情,甚至一到年末,许多医生就不敢收医保病人了的闹剧。

如此,医生的临床水平谈何发挥和发展?

如此,医生很可能就像天鹅一样,会渐渐失去飞的能力。

大家知道天鹅为什么不会飞吗?

在欧洲中古世纪,认为雍容华贵的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就争相把它们养在庄园里,以炫耀自己的地位。

为了防止天鹅飞走,就采用了三种办法,一是剪断天鹅的一翼,使其失去平衡;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其无法展翅;三是缩小圈养天鹅的池塘的水面范围,使其没有足够的加速起飞距离。

相比之下,第三种方法较前两种办法更好,因为既不会影响天鹅优美的舞姿,又不会让它飞走,所以就普遍采用了第三种办法,缩小可供天鹅展翅的范围。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了起飞的能力。

现在,我们的医疗和医保,可供医生自由发挥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小,有些药不敢用,有些耗材不敢上,有些治疗不敢试,钱是省下来了,可医疗真的就是钱越少越好么?

病人的就医体验呢?

医生的水平提高呢?

医学的临床发展呢?

有一位社康中心医生,他工作的片区,药占比不得超过40%,他每个月都超指标,被罚好几千块钱。

事实上,他开的药你猜人均才多少?

25元!

知道为什么吗?

一个社康中心,又不做手术,费用基本上就是药费和检查费。这位医生不想让患者做些根本不需要的检查,所以自然药占比就高了。

这是一位特别有良心的医生,所以吃亏的总是他自己!这也是一件令人感到滑稽的事情,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所以,这次四川省卫健委禁止将耗材指标纳入考核,无疑是从临床实际出发,给医生松绑解套。值得全国推开。

不仅仅是耗材比,还有许多套在临床医生身上,束缚他们大施拳脚的绳索,都应该解开。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yifa_2016删除,引用不用做商业用途,向原作者致谢!)

医法在线:专注医疗法律,传播医患声音,期待您的关注!(投稿(咨询):yifa_online@163.com。

医法在线

(关注医疗,关注法律,关注医法在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5W48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