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风波作文凳子风波

凳子风波 安徽庐江县店桥中学(231562)李永龙 学校新制了一批方凳,为便于管理,统一编号后发放给学生使用。所编的号码只是按顺序编定的数目字,并无好坏、利弊之处。可有个数字却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继萍是一(4)班一名性格内向且很要强
凳子风波安徽庐江县店桥中学(231562)李永龙学校新制了一批方凳,为便于管理,统一编号后发放给学生使用。所编的号码只是按顺序编定的数目字,并无好坏、利弊之处。可有个数字却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继萍是一(4)班一名性格内向且很要强的女孩,她对自己所配发的凳子号码“98086”可谓情有独钟,因为这个数字不仅正看、倒看都一样,更令她引以为自豪的是“86”为中国的国际字冠!初一下学期开学第一天,继萍发现自己的“98086”号课凳被一名当班干部的男生占用了,便当即索要。由于该凳子被这名班干不小心摔坏,经修理后仍不稳当,班干部只好将自己的凳子换了过去。了解原委后,继萍要求其必须修复如新后归还给她,为此两人争执不下。无奈之下,班干向班主任王老师反映了这一情况,王老师便立即找来继萍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在班主任的说服、劝解下,继萍含泪默默地回到了教室。不几天,我查看学生作业时,在继萍的周记里发现了这件让她感到极其不平的事。当我问及课凳的事时,王老师却满不在乎地说:“这孩子不知怎么了,我和她谈过,不要老在一些小事上纠缠,给了她一条新凳子,她还是成天神经兮兮的,不要理她!”经我再三剖析,王老师才及时找总务处要了一条新凳子并标上“98086”的号码。风波至此得以平息。回味平息这场风波的过程,虽然是件无法让人感动的小儿科,看似简单,却发人深省,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启示之一:小事≠闲事学生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这样那样的琐事,它常让一些教师视而不见,或当作与己无关的闲事而被忽视。殊不知,小事虽小,但它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波及其他而产生“蝴蝶效应”。据《青岛早报》报道,2016年的一天,某中学生小王因中餐提醒同学打饭应按序排队被打,一时冲动于下午持刀将同学捅伤,造成对方构成九级伤残,自己则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六个月这样两败俱伤的结果。若当时有教师给予及时调解,何至于发展到如此地步?常言说得好,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教育。也就是说,哪怕一件最不起眼的小事,对于教育者来说,都是一次教育良机,教育越及时,成本就越低;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小洞不补,大洞尺五”,教育越及时,收效就越快。因此,我们应时刻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学生的生活,千万不要看不起那些小如芝麻粒的小事,它可是构成我们关注中最细致、最亲切、最实在的一环啊!启示之二:公开≠公正当过教师的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往往有意无意地偏爱一些学习成绩好或者听话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倍加关心,在处理问题时也难免带有偏见,有时为了避嫌,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心理特征和“从众”心理,采用“集体讨论”、“举手表决”等形式将其不公正掩盖在“公开”的外衣下。其实,现在的学生眼睛是雪亮的,心灵是敏感的,哪怕是你认为微不足道甚至是你根本就没留意的小事,都可能给他们留下不公正的感觉,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孩子们只要一次不公正的侮辱而深感震撼,就会由此在一切方面看到不公正”。据《羊城晚报》报道,某校高一班班主任要求学生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投票“选举”四个纪律最差的同学,并将四个同学“隔离”到另外一间课室上晚自习。结果,好多同学都投了空白票。可见,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她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充满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体现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否则,必将遭到学生的反感或抵制。因此,教育者绝不可以因家长的地位、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学生的性别、生理、学习、个性等情况而分别对待,要心细如丝地将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地处理每一件事情,这样学生就会信任你,拥戴你,师生关系融洽了,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启示之三:谈话≠谈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习惯于找学生到办公室谈话。谈话中,尽管教师心平气和,也无咄咄逼人之势,但效果却不甚理想。有调查显示,现在有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害怕与老师交往,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都是情感丰富的个体,他们不喜欢那居高临下的架势,反感那言不由衷的说教,讨厌那虚情假意的套近乎,他们需要的是平等待人的古道热肠和心灵的通达与投合。全国著名班主任培训专家、湖北杨林尾镇二中教师肖盛怀认为,办公室不是与学生谈心最佳场地,因为办公室首先给孩子一个很被动的感觉,他们心理压力很大,不利于学生敞开心扉;谈心的内容应该自由,家长里短、同学关系、校内趣事等,这样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谈心,师生才可以敞开心扉,真正了解对方,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与精神的碰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放下架子,彻底转换角色,由“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变成“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融入到学生中去,经常以朋友的身份与之架设一座畅通的感情之桥,只有当学生和你在一起感到很快乐时,你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启示之四:口服≠心服可以说,学生在学校属弱势群体,很多场合,他们或碍于情面,或慑于教师的权威,或迫于家长的压力,表面上勉强服从了教师,但并非是心甘情愿的。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郁闷心理或抵触情绪,不仅对其身心健康有害,还很可能让教育者遭遇尴尬。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针对学生上课迟到严重的现象,武昌某校教师董雯娟在学期初就和学生定好“君子协议”,只要上课迟到,不论什么原因,根据迟到时间做俯卧撑以示惩戒。“老师迟到也会做吗?”学生们只当成玩笑。一日,因在来校路上遇交通事故,董老师整整迟到20分钟,穿着高跟鞋的她二话没说,卷起袖子就做了20个俯卧撑,学生纷纷为其守信的行为鼓掌。教育其实是教师引导学生能动的过程。我们只有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只有充满人情味、富有亲和力,学生才能对你的教育心服口服,“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否则他的答应只是对你的敷衍。启示之五:关心≠关注目前,学校对应试教育还一往情深,不少教师仍倾心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只要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便“一俊遮百丑”,其余什么都无所谓,有时甚至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还为之掩饰或袒护。这看似关心的做法,其实是误人子弟。记得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没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学生是废品;没有良好智力素质的学生是次品;没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是危险品。”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有强壮的身体,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才是“正品”。那么怎样才能生产出“正品”呢?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你想使孩子成为个庸人吗?方法很简单,无休止地关心他吧!”一语道破了靠“关心”是培养不出“正品”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生命情感、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等,不可因小过、小疵而姑息之,不可因优生、班干部而迁就之,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负责,对每一个孩子的终生负责,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正品”。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思想教育工作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只要我们认真把握其中的“≠”,做到因人制宜,随机应变,就一定能收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bVZZ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