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克看了它才知道,马赛克其实是个好东西

文章转载自:电影派(dyp833) 作者:派爷 实不相瞒,有一阵子,厂长特别迷央视12套的《普法栏目剧》。 虽然节目里一个熟脸也见不到,制作上也有点像民间小调; 可就是比满大街的职场剧、古装剧,好看。 毕竟,冲突是戏剧的基本内核。
原标题:看了它才知道,马赛克其实是个好东西文章转载自:电影派(dyp833)作者:派爷实不相瞒,有一阵子,厂长特别迷央视12套的《普法栏目剧》。虽然节目里一个熟脸也见不到,制作上也有点像民间小调;可就是比满大街的职场剧、古装剧,好看。毕竟,冲突是戏剧的基本内核。这节目里的冲突,就没有不强烈的;不知名的演员还能让观众更有代入感。除了《普法栏目剧》,法治频道的各档节目也是五花八门;不过多数以讲解搭配情景还原为主,看起来很“商务范”。说到这里,不知道宝宝对上个年代的法治节目有没有印象;现在再回头看过去,可真是相当生猛恐怖。比如厂长今年想说的这部,断肢碎尸都不带打码的!看了它,你可能反而很想跪求高清打码版本了。这一系列纪录片就是——《中国西部刑侦大/重案纪实》(2001)丑话说在前头,胆小者千万不要观看!这可不是故意吊你胃口,因为它真的会引起生理不适。连胆大的B站宝宝,也要弹幕护体。不信?《重案纪实》的第一集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绑架案;简单的旁白过后,画面单刀直入地来到了血淋淋的现场:(已模糊处理)之后还有各种凶杀、挖尸画面,都不带打码的!在摄影机普及之后,为了更好地破案,在办案过程中,原则上都需要全程录像。所以纪录片中的镜头都是真实的执法录像;加上多数案例距今也有20年左右了,看着又很粗糙。就凭这些,惊吓程度秒杀一众恐怖片。它取材的案件呢,每一件简直都是耸人听闻的远古传说:灭门、连环杀人、肢解、少年杀人……恶魔变态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位犯下十起连环杀人的“禽兽”,坦言反正啥时候抓到都是死,过一天算一天。当记者问起另一位抢劫后还把人家灭门的罪犯:钱是抢来的吗?他则回答:各人挣钱的方法不一样嘛。还有完全可以改编为好莱坞B级片的“为爱杀人”——两个有着相同离异经历的男女,相遇12天火速同居;然后男人在女人熟睡中,砍了女人20多刀。理由是可怜她。倘若这片只是给人惊吓,我也不会推荐它了。它的可贵,还在于有意无意地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面貌;甚至有人说,它就像贾樟柯早年拍的那些纪录片。我们也可以一窥罪恶的根源是什么。长相清秀的杨玉万,为了更好地融进城市,就“屈尊”娶了一位城市户口的单亲妈妈。不料那位相貌很是一般的郑家敏,很快嫌弃起杨玉万,觉得配不上她的“时尚”。为了过上好日子,谁有钱郑家敏就跟谁出去耍,甚至去卖淫;杨玉万为了这个家,都忍了下来。而郑家敏即便面对镜头,也不顾忌说出自己的奇葩三观。无法忍受彼此,二人走向离婚;但离婚判决里对孩子的抚养义务,郑家敏拒不承担,消失的无影无踪。忍无可忍又偏执的杨玉万便找到郑家敏的孩子,杀死,烧尸。杨玉万最终被判处死刑。这时记者问道:如果可以让你重新选择,你会怎样选?而杨玉万的回答是:也许还会这样选择。警官就分析说,城乡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让农村人渴望融进城市;许多农村出身的人,便尝试通过婚姻的方式出卖自己;这就像杨玉万的回答,它是个人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向。可我们也看到,刚刚富裕起来的城市,文明道德并没有同步跟上来。郑家敏如果不是贪图享乐且如此不知廉耻,杨玉万大概也不会挥刀。城乡发展的断层,岂不正是这矛盾的源点?但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其中可能衍生的罪恶,更是难以想象。比如今年被爆出的“汤兰兰案”,备受关注。在《重案》中就有一件极为相似的案件。13岁的小女孩,被11位年长的人奸淫30多次。它的根源又是什么?当记者问起实施强奸的嫌疑人时,他们的一脸茫然,就印证了问题所在。强奸她的十几人,除了一个十八岁的男孩上过初中,其余都是彻底的文盲。而小女孩杨炎的出生似乎就显得“多余”;生她的人家只是想要一个男孩,看到是女孩后为了躲避超生罚款,就将她遗弃了。杨炎被一个贫穷的老农收养了,老农却无力供她上学;没有受过一天的教育,她连一加二等于几都不知道。抛开被十几个人强奸的事实,她的成长轨迹仍然让人感到头皮发麻;比如她常常偷偷溜出去看黄色录像,满嘴脏话;更是熟练地抽起烟筒。如果不是被人举报,这个女孩可能一生也学不会珍视自己。所有人加在一起的蒙昧无知,让偏僻的乡村成为丧失人伦的恶土。这都让人深觉法治、文明来的是多么不易。那时的办案民警,就像给这些地区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田地间赫然出现了一具女尸,在警察还没赶到之前,已经聚集了几百个看热闹的村民。现场完全被破坏掉了。一起10条人命的连环杀人案,竟然收不到一条报案;警察发现尸首后,才慢慢展开调查,抓获了凶手。连环杀手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滋生连环杀手的环境;连亲人之间彼此都不关心,再加上法盲,凶手当然可以肆无忌惮。这些都证明了如果教育跟不上,人类世界就还是动物世界。一个人欠缺教育,驱使他的就只会是欲望,而不是理性思考的能力。即便抓到嫌疑人,让他面对镜头,他也意识不到自己做了什么。这样一来,法律就只有震慑作用,却没有教育意义。所以法律和知识的普及,更让每个人先意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如果在他们眼中,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价值;才会认同他人是帮他发泄欲望的工具。怎能奢望他们去尊重他人的生命?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ea8g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