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美姑实拍:大凉山美姑彝人超度祖灵活动(图)

身着盛装的主方姑娘,即将去迎接前来助阵的姻亲队伍。 冬季是农闲时节,也正是美姑彝人超度祖灵——“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时。 “尼木措毕”是彝语,超度祖灵之意,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最受重视的仪式之一。 回到原始的信仰 彝族先
原标题:实拍:大凉山美姑彝人超度祖灵活动(图)身着盛装的主方姑娘,即将去迎接前来助阵的姻亲队伍。冬季是农闲时节,也正是美姑彝人超度祖灵——“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时。“尼木措毕”是彝语,超度祖灵之意,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最受重视的仪式之一。回到原始的信仰彝族先民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和自然现象都有神秘的属性,这种属性归结起来就是神灵的存在,尽管这种被称之为神灵的属性就其本性而言,是人的感觉无法感知的,然而无法感知的却比能够感知的对象更为重要,从而产生了彝族万物有灵的信仰。彝族人认为,作为后辈,应当将对祖先的崇拜置于首位。安葬祖先、祭祀祖先、给祖先送灵是后辈子孙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于是有了彝族众多而频繁的“尼木措毕”仪式。在彝族人看来,灵魂附于形体,也可以脱离形体而存在,人活着时,灵魂可游离形体,人死后其灵魂(亡灵)还将继续存在,并分为三魂存在,且三魂都有着不同的归宿和存在的形态,其中一魂守在火葬地或坟墓上,一魂归祖界与祖先相聚,一魂守护家中供奉的祖灵位上。三魂中无论哪一个灵魂安适与否,清洁与否以及受到相应的供奉程度,都会影响和左右子孙后代的祸福兴衰。此三魂等到给予祭祀送灵后,便会合一体回归到祖界与祖先们一起生活,所以彝族人都要在每隔三代就要进行一次送灵归祖仪式,把死去的祖先们的三魂进行祭祀合一后送到祖界。进行送灵归祖仪式前,仪式主人家要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前就请毕摩作占卜,占卜使用羊的胛骨,以确定吉日,选定毕摩,通知亲朋好友,备好酒水等。好把神灵安全地送归祖界,为后代祈求幸福安康和繁衍发展,以增添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的娱乐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子孙的孝心,把祖妣亡灵送归祖界,另一方面也在仪式中向祖妣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收、六畜发展和宗族壮大,所以选择主持首先要有毕摩世家的背景、博采群经的学识和高超的作毕技术……热情好客的彝族人彝族“尼木措毕”仪式热闹与否要看其主人家请来亲朋有多少,如果人多,必将为这场仪式增添光彩,主人脸面上也好看。前来助阵的亲朋队伍往往身披盛装,高举彩旗,让年轻的男子们带牵着牛、绵羊、小猪、鸡等牲畜,边放着鞭炮,边吆喝着向主人家走来。主人家也会不示弱,一般会准备几十位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外挂披风,敲锣鸣鼓的前往迎接,把远道而来的亲朋一队一队分别接到主人家里。做为主人家此时早已杀猪宰羊,端上准备好的酒水,为客人们准备美味佳肴。在主人家的热情接迎下,亲朋们围坐在一起,喝着转转酒,开始拉起了家常。说话间,一个中年男子和两个小伙牵了一只绵羊进来,牵进来的羊子是用来招待客人的。主人手法纯熟,不大一会儿的工夫,羊子被搞定后剥了皮,砍成肉块下了锅。没多久,锅里的羊肉开始香气四溢。主人家把羊肉被捞出锅后加入了盐、辣椒、花椒等佐料,一盆香喷喷的羊肉块就端到了我们的面前。到了晚上,便是开始咒鬼仪式,并请毕摩念《咒鬼经》。咒鬼仪式上,毕摩戴上法帽,手摇法扇,端庄地坐在地上进行咒鬼仪式,同时需要扎一个有翅膀的鬼草偶。毕摩做法的精彩场面凌晨的宁静被一阵刺耳的爆竹声打破,仪式在毕摩的主持下,在死者的火葬地进行叫醒祖灵,毕摩们分工做起了招灵竹、灵桩等必要的器具。直到中午,毕摩们开始用草棍儿和树枝给祖灵建祖灵房,并给祖灵祭献供品,扎灵架和祖灵草偶等。傍晚时分,集聚娱乐性和狂欢性的“绕青棚”游行活动开始了,青棚实际就是祭祀棚。举行此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告慰祖先的亡灵,其儿孙兴旺发达,不必为其儿孙们担忧;二是向祖先亡灵们祈福,希望赐予子孙更加兴旺发达、五谷丰登;三是主客双方以男丁之多少、牲畜的肥壮作为借机炫耀实力,客方以抛洒的零钱、糖果作为荣耀。“绕青棚”仪式结束以后,便开始了游行。以先主后客,先长后幼的顺序分别举行。所有参加游行的壮年男性都装扮成古代武士,背负弓箭,腰佩宝剑,肩扛刀枪,领头者手持属于该户的纸幡,赶着祭牲举行游行活动。主办方赶着祭祀羊、抬着驮猪,边鸣枪边按照逆时针方向绕祭棚转三圈后,把驮猪放回垫席上,把祭牲交给管理者,把各户的纸幡插在祭祀棚栏畜席上即可退出场地。各姻亲家由户主带领各自的男性成员进行绕棚游行,领头者手持属于自己的纸幡,赶着祭牲边鸣枪边按照顺时针方向绕祭祀棚转游三圈。在游行过程中不断地报告姓氏名号后,将牲畜交给管理者,将纸幡插在主祭方最后一户后边的栏畜席上即退出场外。待主、客双方完成游行活动时,再由全副武装的主祭方男性青壮年带领祭祖毕摩队伍按逆时针方向围绕祭祀棚缓缓地转游三圈。由两位资深毕摩头戴法笠,手持法扇背诵《入棚经》。当众毕摩进入祭祀棚就坐于祭棚内时,绕棚游行全部结束。游行仪式结束后,要举行摔跤、选美、斗牛、斗羊、斗鸡、赛马等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客(姻亲)方分别为美女、帅哥、英雄、勤劳等人进行颁发30多个奖项,奖金则按在姻亲各自的富裕程度而定,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在夜幕降临时分,毕摩们在青棚下再次为人主人家祝酒,叙话,招待祖灵,给祖灵献刀、枪、矛、盔甲等供品;献水;止哭辩别生者和死者;献给睡酒。吃过晚饭,主人客人混在了一起,狂欢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稍不一注意,一个俏皮的美少女就把锅灰抹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毕摩解释说,这是在做标记,说当天晚上将在请祖灵吃饭时,这样每个人抹上锅灰,一旦有人的灵魂前去参加宴席,毕摩就容易分辨,好把活者的灵魂赶出来了……第三天早晨鸡鸣时分,主人家宗族男性成员从火葬地呦吼祖灵到青棚边,青棚内毕摩用法扇推灵桩唤醒祖灵,再次招待祖灵,给祖灵献灵马,给组灵报送所献供牲,主家宗族成员披挂执械送祖灵,拆除青棚、报送供牲、抢分“驼猪”(抢分“驼猪”后,女儿姻亲家带着所分得的“驼猪”肉、挽魂鸡、粮食粉和羊肉等各自回家后,用挽魂鸡另行唤魂仪式并以鸡胛骨占吉凶)。上午,进行了一系列净灵仪式,包括除祛累赘(彝语称“尼尔”),囚刹祖灵、接种和一系列除秽仪式包括有福禄仪式(彝语称“吉尔”)和祝福仪式(彝语称“尼木甘波”)等。最后,待完成各项程序,趁黑夜让“丘莫”背着包袱,两三个主人随同把祖灵棺送入祖灵箐洞侧仪式全部完成。生殖崇拜:把最大的“黑黑”带回家在三天的超度仪式上,嘴里说最多的,耳里听到最多的要数“黑黑”这个词了。每遇到一位人,主人都会毫不客气地送你一根“最粗大的黑黑”。两人相遇都会以“最粗大的黑黑给你!”这句话来相互敬送。“黑黑”在彝语里指的是生殖器,平日里是最害羞、最忌讳的一个话题,在人多的地方若有人说起这个词,必遭大伙言语攻击。而在超度这几天里,“黑黑”成了最重要的主角,主持毕摩说,超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儿孙更加兴旺发达,而儿孙兴旺发达就离不开“黑黑”,“黑黑”就成了祭祖送灵的主题。平日里无子无女的夫妻若是在超度仪式上亲热,将必有孕,当然,这是彝族对延续子孙最美好的祈愿。三天的时间,听着毕摩的诵经声和铃声,青年男女们的歌声、叹声、鼓声、锣声、月琴声、号角声;在火塘边,在草垛里、在山坡上,我们的手、我们的脸、我们的衣服都原始的……主方人员手拿长刀迎接客人远眺绕棚仪式现场赶往绕棚活动现场的客发队伍祖灵筒。敲锣打鼓去迎接各方姻亲队伍。主办方与前来助阵的姻亲相互挑逗、嬉戏的热闹场面。在主持毕摩的安排下,各毕摩为祭牲进行去秽仪式迎接客人。在号声的指引下,手持大刀的人赶着祭羊绕棚。绕棚队伍之一仪式也是选美场,男人们身着古装,头戴英雄结,迈着轻易舞步绕场绕场的姑娘。祭祖灵筒毕摩为主人家祈福。送鸡蛋。绕棚队伍之一抢礼物。祭祀法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eagq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