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汉子两个湖南汉子19年前来到南宁,传承日渐消失的织补手艺

每天上午8点左右,城市的繁华正在逐渐苏醒,南宁市北宁路一间不足3个平方米的小店面也早早开门营业。 店里两位汉子端出两张小椅子往门口一坐,这一天的生意就算是开始了。 两人从店里各自取出一件旧衣,熟练的给旧衣上了个绷子,随后便开始了手中的飞针
原标题:两个湖南汉子19年前来到南宁,传承日渐消失的织补手艺每天上午8点左右,城市的繁华正在逐渐苏醒,南宁市北宁路一间不足3个平方米的小店面也早早开门营业。店里两位汉子端出两张小椅子往门口一坐,这一天的生意就算是开始了。两人从店里各自取出一件旧衣,熟练的给旧衣上了个绷子,随后便开始了手中的飞针走线。手指翻飞之下,旧衣上的破洞犹如有了自愈功能一般渐渐缩小直至消失。19年来,男人干着针线活这种即少见而又自带“反差萌”的场景,让无数路人侧目。而他们也靠着自己这一门织补手艺,被南宁人所熟知。▽建议全屏观看不好意思两个大男人躲在屋里学了整整三个月来自湖南娄底的谢国强今年49岁,与之同龄的肖冬连是他的姐夫。早年还在老家时两人一起在工地上当泥水工,干的是砌砖、批灰等辛苦而又粗糙的活。那个时候的他们压根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跟“女红”打上交道。大约在1999年前后,谢国强家里头的小妹从上海学回了一门织补手艺,随后便在长沙开起了织补店。小妹的织补店生意兴隆,每天送来织补的衣物堆成小山,就算搬回家里加班加点也干不完。看到生意那么红火,小妹心生一念:“不如你们俩辞了工作,跟我学学这门手艺?”大男人干针线活?!谢国强起初难以接受。但两人转念想到这门手艺确实颇有前景,于是便答应下来了。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他们都拉不下脸,不太好意思在店里当着人面拿针线,只能躲在家里偷偷练。每天晚上小妹忙完一天的活儿,就会回到家里一点点儿的教授技巧,随后再布置“学习任务”让两人继续练习针法,啥时候把一个技巧练好了、啥时候再开始下一步。就这样,两个大男人躲在屋里学了整整三个月,直到原本看着像打了补丁的表面渐渐不露痕迹,小妹笑称他们“可以出师了”。一针一线百来个虫洞的军衣不留痕迹随小妹干了一段时间以后,谢国强觉得两人可以自立门户了。恰好一位在南宁发展的老乡跟他们提起,织补这个行当在南宁还是一片空白,两人听闻后心里一动,立即动身来到南宁考察。1999年,一个不起眼的织补小店在南宁市兴宁路悄然出现了。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织补是个啥东西,很多人还把它跟普通的裁缝混为一谈。“我自己跑到各个大商场、服装专柜,跟他们解释我们这个织补手艺。”谢国强说,织补需要最大程度的将衣物上的破损处还原如故,因此要了解每种面料的特点、布料的纹路和走向,再小心的从衣物边角一根根抽出同样的细线,利用自己的手工按照原有的纹路织补回去。“一针一线都得靠手工完成,那是机器替代不了的。”不久以后,第一单生意终于找上门来。附近一家大型百货商场的一个品牌专柜经理,带着一套价值好几千的高档西服找到了他们。原来,西服在上货的时候不小心被售货员豁了个口子,售货员急坏了。“我们仔细看了一下,那是一种棉麻的面料,把它织补起来不成问题。”两人赶了一天,终于把看不出痕迹的西装交付回专柜经理手里。慢慢的,两个汉子能给衣物重新“美容修复”的消息渐渐传开了,很多人都把家里破损的衣物送来给他们织补。特别是到了深秋入冬之时,家家户户开始将过冬的衣服取出待用,这些在各家箱底呆了一年的毛衣毛料、冬季棉服常常多了一些虫洞,“一到这种季节,我们收到的衣物,有时候会把店面都堆满了。”有些人多年都处理不了的“疑难杂症”,在他们手中也得到解决。一位长者早年曾参过军,最为爱惜的就是自己那一套军衣,但由于年代久远,军衣上面已经大大小小布满了几十上百个虫洞。得知有两位汉子有一门巧手艺之后,长者让儿子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他们把军衣织补好。“那可是个大工程,衣服上密密麻麻都是洞眼。我们只能小心的从衣服边角上,抽出线来织补回去。”收了女徒老手艺总得有人传下去19年来,南宁这座城市不停的在改变,但北宁路上的这家织补小店却一点也没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身上穿的衣物从以前简单的棉布、毛料,到现在越来越五花八门的各种面料;纹路也从平纹、斜纹,发展成机器织就的复杂纹路。为了将衣服织补得不露痕迹,谢国强和肖冬连有时候得把一块布料反复看上半天,有的面料看似简单,里头却混搭了四五种颜色,因此有时一个1-2厘米见方的破洞,也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织补好。“以前,我们这儿走出去,对面就是百货大楼。现在修了地铁,那条道走不通了。”谢国强指着不远处的路口说。如今,城市的版图渐渐扩大,繁华的商业街区也从以前“围着百货大楼转”的格局慢慢变得“四处开花”,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上哪儿能找到为衣物做“美容修复”的手艺了。不过,他们的织补手艺也通过不少老顾客口口相传,“很多外地人例如广东、海南等地的,会把衣物通过快递的方式给我们寄过来,待织补好了我们再给他寄回去。”这几年来,陆续有人找他们拜师学手艺,“至今带了6个徒弟了,全是女的。像我们这样愿意干针线活的男性,还真没有。”对于自己这门手艺活儿,谢国强十分乐意把它传授出去。在他看来,生意是做不完的,老百姓总会有需要。“再说了,织补这门老手艺总得有人传下去。”谢国强舞着手中的针线,低着头说。文|梁如雪摄像|志明摄影、剪辑|飞行棋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9087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