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评书【聚焦】再无下回分解!评书大师单田芳去世,带走几代人的回忆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追悼会将于15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 记者从单老生前友人处获知,单老大约半个月前病情加重,转入ICU病房,不想未能战胜病魔。 单田芳说评书 1934年,他出生在一
原标题:【聚焦】再无下回分解!评书大师单田芳去世,带走几代人的回忆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追悼会将于15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记者从单老生前友人处获知,单老大约半个月前病情加重,转入ICU病房,不想未能战胜病魔。单田芳说评书1934年,他出生在一个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最早闯关东的那批民间艺人,母亲唱大鼓,父亲是弦师。但单田芳年轻时并没有想过去说评书。“虽然我出生于曲艺世家,亲戚都做这个,但我却喜欢学工科和医学。”说评书的人在那个时代是闯荡江湖,走到哪儿说到哪儿,登不得大雅之堂。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考上了东北工学院。开学刚一个星期,却生了场大病,再加上家庭遭遇变故,他不得不退学,1955年进鞍山曲艺团,开始说起了评书。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他说了50多年的评书,有录音记录的就有100多部,在全国500多家电台、电视台播出。单田芳独特的嗓音陪伴了从“30后”到“90后”的几代中国人,他的语言魅力打破了地域、文化、年龄的界限,据说现在每天还有1亿多人在听他讲故事。评书是故事,也是人生的经验。几十年来,单田芳把他的经历也都融入每一段书里去了。“人的一生是非常难的。所以,我就总结了一句话:人生在世难难难,苦辣酸甜麻涩咸,起早贪黑为张嘴,争名夺利不停闲。”话音落处,仿佛又听到那一句熟悉的“要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回忆他曾做客北京晚报“名人热线”说“要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1996年12月20日,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做客北京晚报“名人热线”。“热线”刚一开通,读者就已在电话那头排起了“长队”,急等着要和他直接唠唠。坐在电话前的单田芳虽没着说书时的长褂,嘴一张,那略带沙哑却极富特色的嗓音一如他往日说书。“单老,您的书已经听了十几年,《隋唐演义》听过3遍,《童林传》听过2遍,早晨上公园溜早都提个小收音机,每天要是不听您的评书,还真像少了点什么!”“单老,我是您的评书迷,每天电台、电视台的来回播,北京台、河北台、天津台、廊坊台的来回找,《三侠五义》、《白眉大侠》、《大明英烈》、《花木兰》、《薛家将》挨着听,这不,刚听完天津交通台播的《封神演义》,赶紧就给您打电话,难怪大家称您‘单国嘴’,您的书怎么说得那么有味道?!”“单老,听您说书老是意犹未尽20分钟太短了,您能不能出点录像带、录音带?另外您今年高寿?身体可好?”“‘国嘴’……别,这我可不敢当!年龄嘛,我今年整61岁,身子骨‘体壮如牛’……我出生在评书世家,打小就受家人的口传心授,从事评书艺术38年来,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单田芳说书确实没少花心血,下功夫。“文革”那会除草、积肥……手上干着活儿,他心里却在默默地背着书,从《三国》、《水浒》到所学过的诗词歌赋,一遍完了再接着从头来。单田芳还告诉“书迷”,为了多了解武术的门道,说好武侠书,当年在营口说书时,他还专门拜武术界的名人为师,每天学上三五招。俗话说:唱戏的袖子,说书的扣子。单田芳也有如他书里的“扣子”,几十年的“惊堂木”“敲来”了大江南北难计其数的“书迷”。为了不辜负“书迷”的厚望,单田芳说他这一辈子都会致力于评书艺术。回顾大师经典作品《白眉大侠》↓↓↓这个消息一发布,网友纷纷留言悼念——琦烟宸落:这也太突然了吧!我昨天晚上还在车里听老爷子的评书呢。提督的红茶-ID被占:老艺术家一路走好。听评书长大的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偶像是白玉堂。赵茜2018:我就想到我爷爷,整天听他的评书。失踪de精灵:真正的艺术家,我是听您的评书长大的!一路走好!琢大王:看到这条消息默默在办公室里流下泪。从小就跟着姥爷听收音机里单田芳的评书,如今姥爷走了,单田芳爷爷也走了……感觉又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希望您一路走好,也希望中国的评书后继有人,发扬下去。珹訫:一路走好,老先生。夜凉何不吹玉笙:大师走好。小时候常陪着奶奶听你的作品,有四合院有竹凉席有评书,有台式电风扇和玻璃瓶北冰洋的日子,才是夏天。魏君子:《隋唐演义》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单老师走好!Hi齐先森:老天爷想听相声和评书了,带走了两位语言大师。来源:北京日报综合北京晚报、环球人物杂志、新浪微博网友评论编辑:吴璠编审:李薇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9EY9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