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民窟揭秘中国式“鸽笼”贫民窟:这里曾是老青岛最大的「红灯区」

如很多东南亚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一样,中国也曾作为列强的殖民地被占据。这是位于青岛老城区黄岛路17号的一座巨大楼院,距今已有超过百年的住宅历史。用四层楼围成的北方四合院建筑,多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目前住了200户人家,常住人口达500多人。这里
原标题:揭秘中国式“鸽笼”贫民窟:这里曾是老青岛最大的「红灯区」如很多东南亚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一样,中国也曾作为列强的殖民地被占据。这是位于青岛老城区黄岛路17号的一座巨大楼院,距今已有超过百年的住宅历史。用四层楼围成的北方四合院建筑,多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目前住了200户人家,常住人口达500多人。这里的房子大多租住出去了,平均每户15个平方,形成类似于“鸽笼”的贫民窟。谁又能了解,这座楼院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是夜夜笙歌的红灯区呢。聚集着众多乐户和娼妓,因此在那时这个院子也被熟客们称为“平康五里”。照片中是一位在这里居住的女租客正在晒被子,她告诉小编,她租住的房子面积不大,只有14个平方,但月租只要400,这应该是这座城市最便宜的租房了。看得出来,经历了沧桑的洗礼,这栋楼院已经显得很破败了,而之前红色的大柱如今也被钢结构体支撑,都慢慢褪去了从前的光辉。图中是97岁高龄的董云廷老爷爷,他在这幢楼院住了整整67年,并亲眼见证了“平康五里”从辉煌到没落的历程。他告诉小编,这里曾是青岛最大的“窑子”,很多富人出入的地方。“这里收费很高,一般人连门都不敢进的”,从楼院进去的第二层到第四层,那时候每层都有几十个妓女坐在自己房子门口,招揽生意。他说:“建国前,客人捧红的妓女一般都有专人负责清扫卫生、保镖护送等,而这里也就成了富人们的消遣之地。据悉,在1951年,青岛取缔了所有妓院,平康五里因此也销声匿迹。而后来红灯区的妓女,也大多从良改造,有的返家有的成为了工人。而这里,也就变成了很多工厂的员工宿舍。这里住户家里面积都在10几个方左右,因此家里也没有安装独立卫生间。每层楼院只有3至4个公厕。但毕竟居住的人太多,很多时候公厕都爆满了,要排队。这里也曾作为霍建华主演的电影《捉迷藏》的取景地,墙上的“拆”字,并不是真的要拆,而是剧组留下来的“杰作”。昔日的繁华的平康五里在时间长河里已褪去了风采,而黄岛路17号也从富人出入的红灯区变成中国式“鸽笼”贫民窟。​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A4k7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