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冬令时英国明天调冬令时,能多睡一小时啦!可调来调去真的很心累…

话说~ 本周日,英国时间10月28日凌晨2点,时间将跳回10月28日凌晨1点~ 一年一度的冬令时再度来临,which means 可以多睡一小时了! 中国部分童鞋也许有些国家每隔半年调一次时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今天主页菌就再来小小科普一下
原标题:英国明天调冬令时,能多睡一小时啦!可调来调去真的很心累…话说~本周日,英国时间10月28日凌晨2点,时间将跳回10月28日凌晨1点~一年一度的冬令时再度来临,whichmeans可以多睡一小时了!中国部分童鞋也许有些国家每隔半年调一次时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今天主页菌就再来小小科普一下~对于实行夏令时的国家来说,除了实行夏令时(SummerTime或DaylightSavingTime)的几个月,其他月份被称为“标准时间”(StandardTime)(中国人喜欢叫它“冬令时”,与“夏令时”对应)。当英国进入夏令时(BST=BritishSummerTime)的时候,UKTime会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GreenwichMeanTime)快一个小时。而其他时候,UKTime跟GMT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每到3月的最后一个周日,英国时间就会在GMT基础上拨快一个小时,中国和英国的时间相差7个小时;到了10月最后一个周日,再拨回来,这样中国和英国时差为8个小时。夏令时也被翻译成“日光节约时制”(DaylightSavingTime),时间被人为调快了1小时;目的是鼓励大家趁着白天长,多外出享受日光、利用日光工作学习,从而节约能源。这对于住在远离赤道的国家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比如夏天稍纵即逝的英国……夏天日出早、日落晚,提前一个小时上班上课,出来晒太阳,还是非常惬意的~~然而,对于一些四季根本就不分明的地区来说,就比较鸡肋了……比如一年到头都艳阳高照的夏威夷,就不实行夏令时。因为毕竟人家的圣诞节,都是可以穿着比基尼过的~现代“日光节约时制”的想法,是新西兰昆虫学家GeorgeHudson于1895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方便自己下班后还有能趁着天没黑去捕昆虫。然而,直到1916年,德国才率先采用了夏令时,因为这样可以少用电灯。总之,在那个年代,实行夏令时是有利的,不过,这事儿到了现代,可能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1.实行夏令时更费电?在许多的地区,夏天人们的命都是空调给的,而空调用掉的电相当于几十个灯泡。相比之下,通过实行夏令时而省下的电真是微不足道啊…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夏天平均气温42度,最高50度。如果你让那儿的居民多去室外晒太阳,他们一定觉得你马德智障~因此,亚利桑那州也不实行夏令时。如今,电力更多地不是花在了照明上,而是娱乐设施……与其在室外“与蚊共舞”,许多人选择在家看电视、玩电脑,就算不点灯,电还是花掉了~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节能灯也比爱迪生发明的钨丝灯省电不少。关于夏令时到底是省电还是更费电,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无论实行夏令时与否,其对电的用量影响微乎其微,只有1%或更少……对于英国家庭来说,差不多是一年4镑…2.影响工作效率,造成经济损失在西方世界,还有一个普遍的认知,就是夏令时会影响工作效率!在软件的帮助下,科学家发现:人们在调完时间的一周内效率低下。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这个影响是巨大的,损失预计高达4.8亿美元。3.引发心脏病和自杀更糟糕的是,因为实行夏令时意味着少睡一小时,在夏令时的周一,心脏病和自杀的发生率都会冲上一个小高峰…4.过于复杂现代人动不动就来个多方会议,北京、伦敦、纽约约个时间齐齐线上开会,本来就有时差,再加上调夏令时什么的,简直崩溃。更丧心病狂的是,好多地区还喜欢搞特殊化。比如加拿大实行夏令时,但是不包括萨斯喀彻温(Saskatchewan);澳大利亚也实行夏令时,但是不包括西澳、北澳和昆士兰(Queensland)…等等。还有刚才说的,美国的亚利桑那州(Arizona)不实行夏令时,但是中间有一小块纳瓦霍族的保留地(Navajo)又是实行的;在这块保留地中,又有一个叫做Hopi的地方不实行夏令时;再进一步,在Hopi里,有一小块地方依然实行夏令时;最后,在纳瓦霍族的保留地的另一块Hopi保留地,又是不实行夏令时的……如果一次性从这些地方穿过,要调7次时间,估计iPhone也会崩溃……而且,各个国家的法规也经常变,一下子实行夏令时,一下子取消夏令时,复杂程度堪称人神共愤~!1986年4月,中国也采取了夏令时。在那个时代,在夏令时开始和结束前几天,新闻媒体都要刊登有关部门的通告。但是实际使用时,夏令时带来了许多反效果,于是在1992年,“夏令时”在中国被停止使用。最后主页菌提醒在英国的盆友们:不要忘了把你的手表调慢1小时哦~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AP4R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