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只能靠撸铁?试试内分泌的管理和控制_体重_超重_疾病

内分泌科门诊信息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17:00 在炎夏尝遍了解暑美食,又踏入容易“贴膘”的秋季,很多自律人士又开始审视起了自己身材。 应景、应需而生,和睦家内分泌科肥胖门诊开诊啦! 咨询/预约: 肥胖门诊适合人群 ◎BMI指数

内分泌科门诊信息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17:00

在炎夏尝遍了解暑美食,又踏入容易“贴膘”的秋季,很多自律人士又开始审视起了自己身材。

应景、应需而生,和睦家内分泌科肥胖门诊开诊啦!

咨询/预约:

肥胖门诊适合人群

◎BMI指数>28的有肥胖倾向的14岁以上患者;

◎ 被体重问题困扰的糖尿病人群。

肥胖门诊治疗特色

内分泌科医生将参考患者的BMI和既往病史情况,为患者量身定制体重管理方案,并由接诊医生全程跟踪一对一管理,进行临床药物指导,帮助患者实现减重的可能。

就诊者

Q1. 我胖吗?如何正确评估自己的体重?

超重和肥胖值得担忧,因为它会增加多种健康问题的风险,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甚至癌症。

严重时,还会使患者难以自由活动、呼吸和做体重正常者可轻松做到的事情。这将使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甚至抑郁。

研究显示,肥胖者的死亡风险随体重增加而升高,从而有时寿命短于体重正常者。死亡风险升高程度取决于肥胖持续时间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问题。

图片来源:bigstock

医生通常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判定体重是偏低、正常、超重还是肥胖。

BMI根据体重和身高来计算,为体重/身高的平方,单位是kg/ m²。

◎ 欧美标准:

BMI大于25kg/ m²为超重;

BMI大于30kg/ m²为肥胖;

BMI大于40kg/ m²为严重肥胖。

◎ 中国标准

BMI 大于24kg/ m²为超重;

BMI大于28kg/ m²为肥胖。

就诊者

Q2. 超重和肥胖的原因是什么?

1

不良饮食习惯

众所周知,生活方式不健康容易增加肥胖风险。

高脂高糖的膳食结构是非常常见的肥胖原因,另外,摄入过多、摄食频率高、有夜食嗜好、暴饮暴食的习惯等也会增加肥胖风险。

2

运动量不足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减低了能量消耗,也可能会促进体重增加。

3

睡眠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剥夺也可以加速体重的增长。

图片来源:bigstock

4

疾病原因

一些疾病的出现也可能会让人变胖,例如下丘脑性肥胖、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生长激素缺乏症等等。

5

药物原因

一些用于疾病治疗药物也可能会带来体重的增加,例如某些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甚至某些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6

其他因素

研究发现,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增加超重和肥胖风险。例如:

◎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甚至伴有血糖异常,孩子长大后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加;

◎ 饮用配方奶粉的婴儿可能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肥胖;

◎ 学龄前期超重或肥胖的孩子,在长大后更容易发生肥胖;

◎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撤退后,体重更容易增加。

就诊者

Q3. 体重管理的正确方式有哪些?

1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体重管理的基础,规律均衡的膳食、充足的睡眠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

图片来源:bigstock

2

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超重或肥胖者应向专业医护人员寻求健康的减重建议,系统评估,找到影响体重的因素,须尽量将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降低肥胖的不良危害。

3

谨慎使用减重药物

谨慎、正确使用减肥减重药物。许多所谓的减重药物并不安全或者无效,使用这类药物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4

减重手术

减重手术可缩小胃,或改变食物通过胃肠道的路径,从而减少热量和营养素的吸收。手术需要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医生寄语:

胖非本意,但战胜“胖”却很不容易。

春日迟迟,事不宜迟,现在预约和睦家内分泌科肥胖门诊,开启不一样的健康生活。

李静宜

医学博士

内科医生

副主任医师

◆在加入北京和睦家医院之前,李医生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12年,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血脂异常、肥胖、骨代谢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内分泌疾病相关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李医生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工作,并在《Acta Phar macol Sin》、《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EA5j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