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位&小米补位华为,手机市场新一轮洗牌_荣耀

文|金卫 不知不觉,小米手机做到了全球第三。 11 月 24 日下午,小米集团 发布2020 年 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米 Q3 营收达到 722 亿元,同比增长了 34.5%;经调整后的净利润

原标题:小米补位华为,手机市场新一轮洗牌

文|金卫

不知不觉,小米手机做到了全球第三。

11 月 24 日下午,小米集团 发布2020 年 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米 Q3 营收达到 722 亿元,同比增长了 34.5%;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 41 亿元,同比增长 18.9%。总收入和净利润都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小米业务的三驾马车中,智能手机业务成为增长的绝对动力,财报显示,小米智能手机三季度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47.5%,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4660 万台,同比增长 45.3%,创上市以来的单季最高。

小米在财报中引用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称小米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上升至13.5%,超出苹果进入全球前三,仅次于三星和华为。财报发布当天,小米股价最高触及28.4港元的历史高位,今年以来小米的累计涨幅高达150%。

小米手机业务增长最为迅猛的地区,恰恰是华为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欧洲。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华为手机业务受芯片供应中断影响出货大幅下滑,由此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小米像是捡了个瓜。目前,华为芯片危机未解,荣耀已经剥离出来,华为手机在国内“一枝独秀”的格局被打破,手机市场再次进入大洗牌的格局中。

此刻杀出的黑马小米,能取代华为的地位吗?

小米补位华为市场

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在缩小,一些头部手机厂商的日子不好过。

知名市场调研机构IDC和Canalyse的第三季度手机市场报告均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至少萎缩了1%。其中大头是苹果和华为。

IDC公布的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和增减幅数据

IDC数据显示,苹果第三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下滑10.6%,市场份额跌至11.8%,华为出货量则跌去了22%。

而小米手机业务则呈现逆势增长,尤其是是海外收入。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创下了单季度纪录,境外总营收达到 398 亿元,同比增长了 52.1%。

目前,西欧市场正取代印度成为小米的支柱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翻倍,出货量同比增长 107.3%,在中东欧的市场份额,小米占比达到了26.9%,排名第二;小米在拉美地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 471.4%,中东市场同比增长了 156.7%,非洲市场则同比增长 197.5%。

这几年,小米努力摆脱自身低端化的印象,并逐渐发力中高端手机市场,2020 年前 10 个月之内,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定价 3000 元以上、或者境外定价 300 欧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全球销量已经超过 800 万部。

三季报显示,小米手机的平均零售价格从2019年同期的1006.5元人民币上升至1022.3元,该数据上升主要得益于季度内中高端手机销售额增加。

小米总裁王翔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小米10的成功发布对公司有很大的鼓舞:“产品价格达到4000元,这是小米从未达到的价格,但结果消费者还是认可的。”

无论是营收还是出货量,小米手机业务在 Q3 的表现强劲。其线上智能手机出货量份额在第三季度达到 25.7%,第一季度为 18.5%——不仅如此,在双 11 期间,小米包揽了天猫、京东、苏宁等平台的 Android 手机累积销量第一名。

目前, IDC、Gartner、Canalys、Counterpoint 等多家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的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数据中,小米手机的出货量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IDC 为 42%,Gartner 为 34.9%,Canalys 为 45%,Counterpoint 为 46%),并且都取得第三名——而苹果则位居第四。

从IDC的数据来看,小米在市场份额上距离第二名华为只剩下了1.6%的差距。而随着荣耀品牌的脱离,华为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很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将被小米超过。

手机市场群雄逐鹿

11月17日,华为正式对外宣布,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收购方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于交割后的荣耀,华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

华为在声明中表示,在产业技术要素不可持续获得、消费者业务受到巨大压力的艰难时刻,让荣耀渠道和供应商能够得以延续。

今年9月中旬,由于外围因素,华为“一芯难求”,华为由台积电代工的高端芯片麒麟9000首先供应中断,高端手机业务遭受重创。

荣耀手机,定位中低端,过去是华为制衡小米、抓住年轻用户的抓手,但是,现在也面临芯片供应中断危机,华为高端手机业务芯片难保,荣耀也隐隐中成了华为的“拖累”。

2017年-2018年,荣耀的出货量一度超过了小米,在线下渠道与OPPO、VIVO等竞争。在荣耀的助力下,华为手机销量增长28%至2亿3850万台,力压苹果公司位居全球第二,现在卖掉荣耀,也是无奈之举。

小米总裁王翔在小米财报媒体电话会议上谈到华为出售荣耀一事表示,小米的策略没有任何影响,未来会坚持自己的打法。

不过,华为因芯片危机停止扩张的脚步,这块的市场空间巨大。最近,有报道称,小米正在增加产量,具体数字不清楚,但“至少是按华为会倒下来部署的”。事实上,第三季度财报,小米已经品尝到华为份额下滑红利。

原本,欧洲市场是华为的主要市场,但贸易战因素,华为在欧洲的销售下滑,此消彼涨,市场成就了小米在“欧洲翻倍式的增长”,而线上渠道,小米也在“抢荣耀的份额”。今年上半年,尽管华为整体遭遇芯片困境,荣耀仍然保持了连续数月线上销量第一。

而过去,荣耀一直都以独立品牌名义发展,但实际与华为大平台绑定密切。技术、运营、生态,包括系统、衍生服务,甚至粉丝体系全部交织在一起,大众对于荣耀品牌的认同很大程度源于华为。

但荣耀在剥离华为之后,双方股东面临着复杂的交割,涉及到人事、管理、品牌、渠道等各种资源的整合,这些都需要时间成本,无疑会消耗荣耀的发展精力。而且,荣耀的渠道商也在观望中,有说法称小米开始向荣耀的线下渠道“游说”,向荣耀的经销商提出补贴,鼓励他们转做小米销售。目前,四大手机厂商中,零售渠道最为强大的依然是华为。

剥离后的荣耀还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芯片,现在荣耀暂时可以采用联发科或者高通的芯片,但当荣耀与小米竞争时,高通芯片基本上被小米OV等买断,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美国依然要追究,那么荣耀还是会面临芯片供应中断的问题,

由于5G芯片被禁,最近有报道称,华为正在积极向供应商订购4G智能手机以及相关终端零部件,部分供应商将在本月恢复生产4G手机所需的零部件产品,各大代工厂也将陆续接到华为4G手机的订单。华为此举是自救还是稳住市场份额,尚不得而知。

可以确定的是,华为危机未解、荣耀前景扑朔迷离之际,中国的手机市场正面临新一轮的洗牌,五大手机厂商的角逐可谓烽烟四起。

小米能否替代华为?

今年三季度,小米在国内的市占率由去年同期的9.0%上升至12.6%,不过它依旧是排名第四名,不过它与第三名 OPPO 的差距不断缩小;去年同期的差距为 820 万部,今年缩小为 340 万部。

小米手机此刻的崛起,除了自身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华为被芯片危机耽搁了,小米摆出一幅黑马的姿态,甚至有说法称小米会取代华为。

从数量上看,小米离华为仍有距离,IDC数据显示,华为三季度以3510万台稳居第一,市场份额41.4%,位列第四的小米出货量1100万台,市场份额13%。另外,小米的高端机路线开拓空间还很大,小米手机从去年同期的1007元涨到1022元,整体平均售价提升了67元,其手机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9.0%下滑到8.4%。

而高端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体现在小米的研发投入上,三季度研发投入23亿元,占总收入3.2%,比去年同期的3.7%还要低。过去八个季度,小米的研发投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始终控制在3%-4%之间。

目前,OPPO、vivo有自己的工厂生产线;华为也有自己的工厂,也会其他厂家代工生产;但国内头部几家手机厂商,纯代工的只有小米一家。

小米三季报发布前一周,小米创始人雷军公开表达了郁闷情绪:“干了十年,大家觉得小米还是中低端,我挺郁闷的”。他把外界对小米的三大“误解”总结为:认为小米的产品都是中低端,认为小米产品都是代工的、贴牌的,认为小米没技术。

让雷军郁闷的是:“代工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生产模型,为什么大家对代工有误解?不能因为小米模式,使大家对代工模式产生误解。”早年小米起家主要依靠的是中国强大成熟的手机供应链,供应链有供应链的优势,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除了代工问题,还有最硬核的芯片上,小米同样是采购高通等芯片。

2017年,小米曾高调地做芯片,其旗下松果公司自主研发的SoC芯片“澎湃S1”,雷军在外界传闻时做出回应,称做芯片并不是政府的要求,他还表示华为踏的坑小米也会踩。

当时雷军的演讲还有一张巨大的PPT“做芯片九死一生,小米为什么还要做?”但是,雷军公开坦承,2017年发布了第一代芯片后碰到了很大的瓶颈。如今,澎湃S1第一代发布已经三年多,这期间关于澎湃S2的消息就是流片、失败等。可见,独立自主地研究芯片并不那么好干。

目前,华为手机深陷芯片危机,华为能不能“涅槃”?荣耀会不会重新崛起?小米能否做到中国手机出货第一?这些都有待时间来验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Jggg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