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独特风情的革家寨

这个革家寨居住着400多人。聚居在这里的革家人,特别突出的是他们有着体现民族特征的完整服饰。在麻塘我们还可以欣赏到革家的芦笙舞、板凳舞古歌、飞歌、酒歌、情歌、迎客歌以及革家妇女精美的蜡染和刺绣。 革家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古朴的民族。革家女子
原标题:独特风情的革家寨这个革家寨居住着400多人。聚居在这里的革家人,特别突出的是他们有着体现民族特征的完整服饰。在麻塘我们还可以欣赏到革家的芦笙舞、板凳舞古歌、飞歌、酒歌、情歌、迎客歌以及革家妇女精美的蜡染和刺绣。革家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古朴的民族。革家女子服装比较奇特,少女头带红缨帽,结了婚的妇女头戴花冠帕,上穿蜡染刺绣花衣,并罩以冠首铠甲式的披肩,下着百褶短裙.腰系丝带、流苏围腰巾,颈配银饰项圈、小腿扎刺绣绑腿。革家男子和革家女子的头饰上有射日图,服饰背部也有射日图,神龛上供奉的红弓白箭便是他们对祖先的纪念革家老人过世以后,在墓碑上也刻有太阳图。有兴趣进一步了解革家传说与风俗风情的朋友,还可以深入细致地去体验、去感受、去挖掘。革家蜡染,其历史非常悠久。这些古朴大方的蜡染,花纹别致,多数表现大自然的雄虎猛兽、花鸟虫鱼,充分反映出革家人对美好生活无限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革家妇女在蜡染技术上有很强的天赋,人人都是蜡染的能手。按照革家的风俗和规矩,女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要学会点蜡花、刺绣,女孩子长大出嫁时穿的盛装也是靠自己亲手制作的。麻塘革家寨民风古朴,聚居在这里的革家族,能歌善舞,勤劳古朴,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革家房屋建筑为木质结构,小巧玲珑,卫生整洁。革家的服饰很有特色,主要的布料是蜡染和刺绣,女繁男简。革家妇女擅长蜡染,革家蜡染最大的特点是以太阳为中心,几何图案与自然物体相间组合,显示出来的画意是万物生长靠太阳。革家妇女的盛装,在雍容华贵中透着一股英气,她们身披“盔甲”(一种黑色的形似盔甲的服饰),头上、绑腿上饰有红缨,仿佛行将出征的女将士。仔细看一下她们胸前的银项圈上面挂的都是刀、枪、箭、戟等兵器的微型仿制品。革家没有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他们的历史,除了在古歌中流传以外,大都是靠蜡染和刺绣记录在自己的服饰上。妇女穿的衣服、裙子和包的头帕、裹的绑腿都是经过蜡染、挑花、刺绣等工艺精心制作而成,有不同的寓意,而且造型古朴大方,给人以和谐的美感。革家能歌善舞,革家舞蹈形式活泼,表演生动,通过“走、跳、顿、翻、滚”的舞蹈过程以及丰富多彩的队形变化,特别是舞蹈中躬腰、顿步、踩脚、锤背等动作,构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曾有人认为麻塘革家是苗族的一个分支,但他们的的确确是单独的一个民族,这从他们的风俗、服饰、刺绣工艺上可以看出。跟苗族不同的是,他们的待客之道是劝饭重于劝酒,所以你到革家来,一定先饭饱,然后才酒足。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YD5o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