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生存游戏做出一款下载量超6000万的生存游戏后,他们把续作搬到了微信小游戏上

第一款被评为创意小游戏的生存游戏。文/迪亚菠萝包在网易和腾讯相继以《明日之后》和《代号:生机》布局之后,生存类游戏潜在的巨大玩家基数才逐渐为大多数从业者所关注。两年前,当大禹网络游戏事业部负责人叶田和几名团队成员讨论立项一款生存类游戏的时候
第一款被评为创意小游戏的生存游戏。文/迪亚菠萝包在网易和腾讯相继以《明日之后》和《代号:生机》布局之后,生存类游戏潜在的巨大玩家基数才逐渐为大多数从业者所关注。两年前,当大禹网络游戏事业部负责人叶田和几名团队成员讨论立项一款生存类游戏的时候,只是抱着试试水的态度。“当时《荒野求生》这类生存类综艺节目人气很高,我们推测不同平台的用户需求会有一些共性,所以市场上应该存在生存游戏的需求,再加上此前《饥荒》很受欢迎,我们就决定做一个小体量游戏试一试。”叶田不希望项目开发周期过长,又由于制作团队里只有1名原画和1名UI,做不了复杂的特效和动画,所以制作团队参考《死亡日记》,用文字MUD结合图片的形式做了一款名为《荒岛求生》的文字生存类游戏。最初叶田并没有对这款游戏报以特别高的期望,“一个月能有5万到10万新增就不错了”,结果叶田没有想到,游戏上线后TapTap评分8.3,全网下载量超过6000万。不过他表示,这么高的下载量背后可能有一些偶然因素:《荒岛求生》上线时恰逢吃鸡热,游戏名字又恰好和吃鸡游戏有点相似,不能排除有部分玩家在搜索时误下载,因为《荒岛求生》实际总注册用户规模只有4000万。即便在这4000万注册用户中,还有一部分用户登陆几分钟以后就迅速流失了。叶田怀疑用户流失可能源于游戏品质不够高:《荒岛求生》开发只用了5个月,即使加上后续优化迭代的3个月,开发周期也只有8个月。同时由于《荒岛求生》是一款单机向、流程比较短的游戏,制作团队希望能通过续作去承接和维护用户。“我们希望在一个验证过的细分品类,通过推出品质更高的续作,建立玩家粉丝群体。”在《荒岛求生》上线半年后,叶田带领团队立项了续作《荒野日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NaGqd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