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源潭老乡重上大云山,看到了...

重上大云山 作者:曾宪富(临湘源潭人) 时过七年之后,我又一次登上了闻名遐迩的大云山。 如不是这次随同对宗教场所的安全检查,说不定我重上大云山又将会是什么时候? 深秋的大云山,虽说没有春天时那么暖和,那么明媚,但秋天笼罩下的大云山,
原标题:源潭老乡重上大云山,看到了...重上大云山作者:曾宪富(临湘源潭人)时过七年之后,我又一次登上了闻名遐迩的大云山。如不是这次随同对宗教场所的安全检查,说不定我重上大云山又将会是什么时候?深秋的大云山,虽说没有春天时那么暖和,那么明媚,但秋天笼罩下的大云山,却是有着另外一种让人惬意的感觉。不热不冷,不潮不湿,这么可求不可遇的时机光顾云山,不正好是时候吗?我想应该是的……从云山脚下的贺畈街上起步,我们检查组一行驱车沿山而上。因要查看云山村的一个佛教场所---石庙的安全情况,我们的车从云山村牌楼口来到这石庙。在石庙稍作停顿后,我们又继续朝山顶攀登……大云山海拔一千多米,千米之高的山,说高一点不高,说矮也不算矮,但开车上千米之高的山,也并非那么容易。车在这盘山公路上艰难地往上前行,坐在车内的我们,不时的透过车窗望着外面,只感觉着与地面越离越远,与天空越来越近。受高空反应,耳朵里时有嗡嗡的响声,我们相互说话都要加大声音,尽管如此,丝毫也没影响到我们要欣赏云山美景的兴致。只见蓝天白云下的大云山是那么的赏心悦目,那么的美丽壮阔。山与山之间,峰与峰之连是何等的紧密,就像是不可割断的脐带,遥相呼应,屏屏相扣。记不清从山下到山顶有多少个拐弯抹角,有多少个令人心惊胆跳的陡坡峭壁,我想用“刺激”两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人坐在车内,感觉这心跳在加快,尽管路边都加固了防范设施,但又急又陡的山路,着实让我头上有发热之感。把上云山路似过十八道弯,还确实亏待了它,车在道上缓慢行走,不时见到山路上有兔子穿梭,大山毕竟是大山,树林茂密,鸟语花香,风光迷人,两边的树藤交叉垂掉,千姿百态的树叶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清澈,可圈可点。靠在车窗望着半山腰间的一栋栋农舍,让我感觉到这与几年前上云山时所看到的情形大不相同,房子变得漂亮多了,如今美观耐看的房子已取代了昔日那破旧的汛砖房屋。这里的人们跟云山一样发生了巨变,不仅仅是环境的变化,而是人的精神追求更加充实了……车在山道上行进约二十分钟后,到了离山顶一步之遥的“三清宫”。这大理石矗立而建的庙牌格外显眼,上中下三层,大气磅礴,令人驻足观望:“天下名山神占书、人间正道孝为先”的十四个大字,横立两边大理石柱上,让人眼前一亮,精神大振。就连大云山这个佛道教圣地都在时刻倡导着“孝为先”这个古训之言,我想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一个尊老爱幼,尽心尽孝,甘愿奉献的人?我更想我们都会为做好这样的人而去努力奋斗的。从三清宫后边的条石台阶上,我们径直往山顶上攀行,两边的参天大树把太阳置得老远,没有阳光渗透进来的树林是那么悠静,那么清凉,周围静得连任何声音都听不到……不知不觉到了山顶,让我突感有些陌生,与几年前来看到的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不但新建了月老殿和停车场,就连寺庙也添颜加色了,一些硬件设施也得到了改善,前来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因在上山时所发了微信,有朋友劝我既然到了大云山就抽抽签吧!并说大云山的签都很灵,我知道这是一片善意与好心。但我这次不是特意来上山求神拜佛,而是带着一份责任与义务来检查安全的,我想为了大云山上寺庙的安全万无一失,为了千千万万上山人的平安,就是这次没有抽签,我也不后悔,只要人人平安无事,人人都过得美满幸福,我也感到欣慰,感到知足!在山上吃完午饭,为了要赶往到下一个地方去检查,我们连忙下山……下山的路,虽然没有上山时那么艰难,但过多的陡弯,把车的刹车片都踏出了橡胶味。低头看着大云山下那辽阔的大地,甚至长江之水,洞庭湖之光,黄盖湖之浪,巴陵古城,湘北名城等尽收眼底,回味无尽……大云山,美丽的山,难忘的山……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R2MDd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