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过后是落寞太升南路30年,从辉煌到落寞的变迁。

在成都,几乎每个人都有关于太升南路的回忆! 作为成都有名的手机一条街,老成都都去那儿淘过手机,见识过它满大街的手机卖场,多得打堆堆的回收手机的小摊贩和手机串串。 但其实在太升南路,除了手机,还有成都街市曾经的繁华记忆,还有老成都活色生香的
原标题:太升南路30年,从辉煌到落寞的变迁。在成都,几乎每个人都有关于太升南路的回忆!作为成都有名的手机一条街,老成都都去那儿淘过手机,见识过它满大街的手机卖场,多得打堆堆的回收手机的小摊贩和手机串串。但其实在太升南路,除了手机,还有成都街市曾经的繁华记忆,还有老成都活色生香的市井烟火。那时候太升南路与提督街的交界处还不是恒大,而是老文化宫。那时候住附近的人很喜欢来这儿看露天电影,5分钱的电影票要过抢。那时候每到周末,就会有很多洋盘的年轻人来文化宫的坝坝舞池跳舞,门票从5角被黄牛炒到5块。▲2004年老文化宫小剧场那时候为了在文化宫的“广场卡拉OK演唱会”上登台,有人提前一个小时就要来排队,还自带磁带。▲2004年老文化宫外景▲2004年老文化宫内景那时候,文化宫还在办成都年货风味小吃展销会,汇集了天南海北的美食,成都的“好吃嘴”们都跑来大饱口福。后来,手机来了,太升南路成了通讯一条街,名头也越来越响。01太升南路的前世:手机一条街的上位史在成都,如果你跟朋友说要去太升南路,对方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你要去买手机吗?可以说,几乎每个成都人都有一部来自太升南路的手机。作为成都手机卖场最集中的街道,太升南路从发家到现在,聚集了市面上所有的手机品牌。从有线到无线,从黑白到彩屏,从全键盘到触屏,每一次手机的更迭换代,都能在这里找到痕迹。但其实在太升南路不仅是能看到手机发展史的缩影,更是能找到成都近百年通讯事业发展的轨迹。1901年,成都设立了第一个国家邮政局—大清邮政成都分局,就在太升南路背后的暑袜街。1985年,成都电信局在太升南路建立无线寻呼中心,几年后,寻呼机开始进入成都人的生活。那时候,腰杆上别个传呼机是很洋盘的事。“有事给我打传呼”是最潮的流行语。也是在那几年,太升南路逐渐汇聚了许多卖BP机的商贩,发展起了电信传呼机业务。到了90年代后期,手机浪潮来袭,传呼机被大哥大取代,当年遍布传呼机店铺的太升南路也摇身一变成了手机一条街。紧接着,是21世纪的前十年,这十年太升南路一路狂奔,奔向了自己的黄金期。那些年,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一条手机街,太升南路占据了成都通讯市场份额的90%,西部通讯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年销售额超过70亿。那些年,这条不到1公里的街道聚集了2600家商家,最高峰的时候一天人流量有约近70万人次。那些年,这里是成都大学生兼职和摆地摊最红火的地方,步行道与自行车道上铺满了红地毯。那些年,太升南路的网红款手机还是诺基亚、黑莓、摩托罗拉、索爱,广告牌上的代言人还是港台歌手们,萧亚轩、张震岳还来签售过。▲2009年太升南路诺基亚发布5800这之后的2011-2013年,靠着Iphone、小米、华为、魅族、vivo等大屏智能手机的兴起与流行,太升南路继续延续着自己的辉煌,可惜也是最后的狂欢。▲现在的锦阳通信城2014年后,电商大行其道,各大智能手机品牌迅速建成了自己的官方商城,太升南路人流量逐渐下滑,2014年人流最高峰下降至8万人次,仅为曾经的1/10。辉煌的太升南路就这样走向了落寞,就像后宫中一路打怪升级的妃嫔,一朝不慎,盛极而衰。02太升南路的今生:“失宠”CBD的自救如今再去太升南路,它仍是手机一条街,满街都是大大小小的手机卖场。人行道两边每隔几步就有一个收售二手手机的摊贩,甚至旁边的小巷子里也都是这样小商铺。①太升南路旁的兴隆街②居民楼里的手机店只是这些小摊生意并不怎么好,偶尔来两个客人,也一般是看看,随便问两句,少有生意达成。屹立多年的老卖场也或是拆迁、或是生意冷清、或是已经转型谋求新发展,总之是不复当年叱咤风云的模样。▲拆迁中的长城电信大厦作为老字号手机卖场的蜀泰商厦依然继续着手机生意,布局也还是老样子:一楼是专卖店,2楼是各种维修手机的格子铺,只是11点多的时候,整层楼都还是冷冷清清的,没什么客人。3楼往上也是各种卖手机的小店,不过曾经装满店铺,挤得跟个迷宫似的楼层,随着许多商家的搬离空了不少。剩下的店里,倒是堆满了装着货的纸箱,就是没什么人光顾。位于太升南路中段的赛格广场,虽然也是老字号,但比起蜀泰,赛格变了不少。赛格的一楼除了手机专卖店,还有儿童玩乐区、咖啡店,还有专门供品牌发布新品做活动的区域,有种类似商场的感觉。二楼维修手机的铺子人气比蜀泰旺了不少,几家卖手机壳的店,店里整面整面的墙上挂满了各种风格的手机壳,简直就像个线下淘宝铺子。另一边,在这些老字号卖场自救的时候,太升南路也迎来了一些新面孔,像是苏宁的线下精选电商实体店—苏宁易购手机极物店。这里不仅有最新的手机产品,还把家居、3C、生活电器等不同品类的东西也一起放在店里,供人挑选。这也算是太升南路的一次革新了~03走向落寞的太升南路依然缩印着老成都的市井百态说了这么多太升南路的繁华与热闹,其实这里更多的却是成都寻常的市井百态。修鞋摊上的老师傅守着自己小小的摊子,没什么生意,也很讲究地打着领带,坚持着自己的体面。巡查的城管碰到街上拉着推车卖吃食的小贩,没有恶言相向,只是好商好量的说待会儿有人检查,让他离开。老社区楼下聚齐了花店、小菜市、猪肉铺、理发店、小吃推车、配钥匙的小摊。拐角的小店有糖油果子的干杂店修鞋、配钥匙的小摊还有在哪儿都能打麻将的成都人,满满的都是成都味道的烟火气。①教堂钟楼②教堂内部附近能找到百年的清真寺,也有保存良好仍在使用的基督教堂,莫名地贴合成都的包容气质。散落在社区街道上的小餐馆更是把成都人对吃的追求体现的淋漓尽致。-老五抄手-@光明巷28号院旁边4单元1楼开在小区楼里的小店,眼睛尖的人才找得到。强烈推荐它家的海味抄手,用干鱿鱼,干虾仁,香菇,笋片,猪肉吊成的汤底超级鲜。用酸豇豆炒肉渣渣拌的豇豆面,带着红油的香辣,酸豇豆的脆还有肉末的鲜,很开胃对了,这家店上午是抄手店,下午是馆麻将馆,下午3点后不卖抄手,周末两天也不卖,要有点缘分才吃得到。-全家福米线-@光明巷31号手机串串和周围小白领们打卡最多的一家店。招牌全家福米线里加了牛肉、牛肚、鸡肉...内容相当丰富,汤头也很鲜。吃它家的米线一定要加颗卤蛋,有惊喜!-大邑肥肠血旺-@光明巷33号从来不吃血旺的会长,就着它家的血旺吃了两碗饭。肥肠血旺在加了小葱和脆黄豆的红油里很入味,完全不会觉得臭和腻。豆花很嫩,蘸着蘸碟吃也是个下饭菜,拼的凉菜味道也不错,就是肉有点肥~①凉拌菜②豆花-杨记绵阳米粉-@光明巷22号被来自绵阳的同事认证过的很正宗的绵阳米粉。米粉烫得很顺滑,入口的柔软,一吃就晓得是老师傅的手艺。配料里加足了牛肉、海带、豌豆、鹌鹑蛋,汤头有点好喝~-李记内姜街卤肉店-@内姜街50号附23成都排得上号的卤味店之一,差不多开了快20年了。烟熏猪耳和油酥鸭是招牌货。夏天的时候,买点儿它家的卤味,回家配个凉拌黄瓜,再来份稀饭,不要太爽口。-钵钵鸡铁板烧-@三桂前街13号恒大广场对面的一家小店,中午很多白领来吃,一般都要等位子。和大多数铁板烧一样,他家也是自己选菜然后让老板炒,不过老板炒之前会在油里炸一遍,所以吃起来格外香。①红油钵钵鸡②不辣的钵钵鸡炒出来的饭颗粒分明分明,不油腻,有点微辣最后回口是淡淡的蒜香。-刘嬢串串-@太升南路282号附3号民居编辑部忍痛分享的店:每周只开周一到周六中午,想吃提前半个月预约。荤菜老板会根据人头准备牛肉和心子。素菜是到店后再挑选的,菜品不多,但很新鲜。蘸碟是最简单的那种海椒面干碟,一坨肉一裹料,可过瘾了。对太升南路来说,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它见证了几次手机迭代更新的革命,见证了无数个手机品牌从落地生根到风靡一时再到黯然关门,这一次它是自己兴衰荣辱的见证者。我们不知道将来是否有一天这条街会重回巅峰,但我们能知道的是曾经的许多个日夜里,它给成都人留下了无数难忘的记忆。这些记忆,远不是一句“太升南路落寞了”可以道尽的。在你心中,太升南路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欢迎来评论区和会长聊聊哦~-END-文|尔东林图|六六六&来源网络主编|张姝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RyRMd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