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2023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后台:长乐抬阁故事会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_高跷_汨罗_活动

6月20日19时30分,2023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在汨罗江畔的国际龙舟竞渡中心举行,主题为“三湘四水·相约湖南;天下洞庭·舟游汨罗;爱国求索·文明传承”。 作为暖场节目,长乐抬阁故事会进行了巡游表

6月20日19时30分,2023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在汨罗江畔的国际龙舟竞渡中心举行,主题为“三湘四水·相约湖南;天下洞庭·舟游汨罗;爱国求索·文明传承”。

作为暖场节目,长乐抬阁故事会进行了巡游表演,演员们身穿戏服、踩着高跷,将对来宾的端午祝福写在了大红色的竖版条幅中,上场的演艺人员不乏孩童的身影。

长乐抬阁故事会送上迎宾祝福。图/九派新闻 周雨禾

“长乐抬阁故事会”是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当地一项传承千年的元宵节民俗活动,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从古代每年正月举行的祭祀活动与上元闹花灯习俗中演变而来,集杂技、彩绘、表演等民间技艺于一体。2011年时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抬阁”名称的由来是因在过去,戏台曾由人抬着而成。演员在街上巡游之前,工匠通常会用材料搭建起一个可移动的小型戏台,演员通过人物造型和道具的结合来表现民间故事的情节。

根据《红网》报道,汨罗市长乐镇的抬阁故事会可考证的第一代会长可追溯到1852年,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

本次开幕式,在演员上台之前,从业已近50年的演员郑大军早早在舞台一侧踩着高跷,坐在了一处棚子上,灵巧地接过了其他演员从下往上抛出的道具。

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九派新闻记者,长乐抬阁故事会是汨罗当地的特色,为了节目,踩高跷的演员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踩着高跷热身、暖场,不然无法适应高度的话,可能会受伤。

登场前,演员们在舞台一侧踩着高跷,郑大军(左一)坐在蓝色棚子上。图/九派新闻周雨禾

现场,演员们配备的高跷长度在1米到3米不等。九派新闻记者发现,有一两位年龄在七八岁左右的小演员在上台前哭泣。

一位鼓手告诉九派新闻记者,长乐抬阁故事会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些孩子在五岁之前就开始练习,只有这样才可以把胆子练大。

身穿戏服的小演员正在被观众拍照。图/九派新闻 周雨禾

上台之前,有位身材较瘦的少年踩着高跷刻意绕到了人较少的空地上,一旁有鼓手为他调试腿上的绑带。

鼓手杨耀邦向九派新闻记者介绍,为他绑紧腿上高跷绑带的正是少年的父亲,少年已经初中毕业,年龄在十四岁左右。

“小演员们现在踩的不是高跷。虽然他们在两三岁左右就会接触抬阁故事会,但我们会让他们慢慢地适应高度。目前现场最有经验的演员是50岁的郑大军,已经从业四十多年,我本人已经过了那个年龄,踩不动了。”杨耀邦说。

一位父亲为他刚初中毕业的儿子绑紧腿上的高翘。图/九派新闻周雨禾

九派新闻记者 周雨禾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e9JDw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