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标测系统下的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早搏的新“利器”_心脏_生活_正常工作

心脏是一个带有生物电的器官,心脏的自主跳动是靠“窦房结”这个发动机来带动的,窦房结放一次电,心脏跳一次,所以正常的心跳都是“窦性的”。 我们在做心电图的时候,如果心电图正常,往往上面都写着:“窦性心律”四个字。 如果心脏的跳动不是由窦房结来

心脏是一个带有生物电的器官,心脏的自主跳动是靠“窦房结”这个发动机来带动的,窦房结放一次电,心脏跳一次,所以正常的心跳都是“窦性的”。

我们在做心电图的时候,如果心电图正常,往往上面都写着:“窦性心律”四个字。

如果心脏的跳动不是由窦房结来控制了,或者窦房结的放电过快或者过慢,就发生了“心律失常”,也就是心脏的跳动出现了异常。

包括各种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扑、房颤、室颤、传导阻滞等等。

什么是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通常不致命,但是发作起来让人感觉心悸气短,甚至胸闷头晕,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如果室性早博过于频繁,形成心动过速,也有脑供血不足甚至晕厥的风险。

图片来源:bigstock

室性早搏的诱因

室性早搏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心肌细胞异常活跃引起的,因为某些原因,如缺血、损伤、感染、应激等,使原来没有放电功能的细胞具有了放电功能,这种放电会干扰到心脏正常的跳动,于是就产生了早搏。

室性早搏可以有很多诱发因素,比如压力大、焦虑、生活事件、咖啡浓茶、烟草、酒精的刺激等等。

当这些诱因持续存在时,室性早搏可以被诱发出来,让患者感觉非常难受,影响工作生活尤其是睡眠。当这些压力去除后,室性早搏通常可以减少或者消失。

如果去除诱因后室性早搏仍然存在,就需要寻找一下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甲状腺疾病等等。

如果室性早搏去除了诱因,也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就属于特发性室性早搏,或者说属于良性的室性早搏,如果患者能够耐受,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通常不用积极治疗。

图片来源:bigstock

但是,如果早搏频发,超过总心率的10%,或者早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就可以考虑积极治疗。

如何理解“超过总心率的10%”?

一般情况下,人的心跳24小时大概8万-10万次,10%的概念就是24小时超过8千或者1万次[1]。

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

室性早搏的治疗有两种方法: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只能控制早搏的发作,停药以后还会再复发;

2

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可以通过心腔内的电生理检查和靶点标测,找到引起早搏的心肌细胞,用射频电流的能量把这些活跃的心肌细胞消灭掉。

通过射频消融,一般可以根治90%以上的室性早搏 [2]。

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脏中心利用三维标测系统,能够实现心腔内的心内膜电位三维标测。

通过构建心脏的三维立体模型来定位室性早搏的位置,然后用射频消融导管来阻断异常的心肌细胞电活动,就像用激光“点”掉脸上的黑痣一样。

工作中的三维标测系统

案例分享

一位40岁左右的患者备受室性早搏困扰,每天有4万多次,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服用到95mg也不起作用,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通过电话咨询后,了解到北京和睦家医院有此项技术,来到和睦家心脏中心进行治疗。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定位后,发现早搏位于主动脉窦附近,射频消融导管到位后消融5秒钟早搏即刻消失,再巩固60秒,静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观察30分钟,室性早搏没再出现。

患者次日就可以出院,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温馨提示

心脏病的微创介入治疗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很好的就诊体验,创伤较小,对症并效果确切,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微创技术来进行治疗。

由此可见,三维标测系统下的射频消融术无疑是频发室性早搏治疗的利器。

王德昭

心血管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学博士

副教授、硕导

◆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华琦教授。曾在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工作,并在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熟练掌握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各种心脏瓣膜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技术。

◆ 王医生拥有近20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除了专注于临床工作,王医生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高血压防治计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支撑项目等。此外,王医生还在著名医学期刊,如《Scientific Reports》、《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过70余篇学术论文,同时他也是《Coronary Heart Disease》、《中国民康医学》、《临床与病理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及审稿专家。

◆ 王医生是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高血压分会理事、北京市冠脉介入质控组专家成员、北京中青年冠脉介入沙龙成员、北京心律失常联盟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预防与康复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1]&[2] 华医学会,指南: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eKKyw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