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绝美渣攻连续153年坚守唯一的繁殖地,这种绝美极危水鸟今后路在何方?

今天推送的是大白鹭这种极危水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投票结果,屈居第二的黑天鹅表示并不是很开心 大白鹭海报(部分截取) 极危水鸟大白鹭 稍微有点儿观鸟经验的朋友基本都见过(至少认识)大白鹭。在大家的印象中,这是一种很漂亮也很常见的水鸟,有
原标题:连续153年坚守唯一的繁殖地,这种绝美极危水鸟今后路在何方?今天推送的是大白鹭这种极危水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投票结果,屈居第二的黑天鹅表示并不是很开心大白鹭海报(部分截取)极危水鸟大白鹭稍微有点儿观鸟经验的朋友基本都见过(至少认识)大白鹭。在大家的印象中,这是一种很漂亮也很常见的水鸟,有多常见呢?很多观鸟爱好者在野外看到它,举起望远镜:“哎,又是大白鹭啊”,然后放下望远镜,果断离开去找其他“更高端”的鸟。大白鹭在国内数量很多,是很容易见到的湿地鸟类|朱雷像这样被不少观鸟爱好者定义为“俗鸟”的大白鹭,怎么就极危了呢?大白鹭虽然广泛分布于全球,而且在多数地区(比如中国)都很常见,但在新西兰却以种群数量稀少而闻名。有多稀少呢?大白鹭的新西兰本地种群仅见于南岛,全国数量只有100~120只。大白鹭在新西兰实在是太罕见了,以至于它出现在哪,那里就能发一条新闻|新西兰南岛奥塔哥大区最大的媒体OtagoDailyTimes,原文自goo.gl/eogzdn按照新西兰的野生动物濒危评级,大白鹭属于级别最高的“国内极危(NationallyCritical)”。新西兰南、北岛加起来,属于国内极危的鸟类共有14种,涵盖了新西兰最稀有的鸟儿们。除了大白鹭,著名的新西兰特有鸟类鸮鹦鹉(种群数量148只)和黑长脚鹬(种群数量132只)也都属于这个级别。为什么在全世界几乎到处都是的大白鹭,到了新西兰就这么衰呢?只剩4窝了大白鹭(Ardeaalba)是由英国鸟类学家JohnEdwardGray在1831年描述的新鸟种,而在不久之后的1865年,新西兰南岛的欧洲移民就已经在当地记录了这种漂亮优雅的水鸟。当时,大白鹭在新西兰唯一的繁殖地就是南岛西海岸的奥卡里托潟(xì)湖(OkaritoLagoon)北端临水的一小片面积不到100公顷的森林,种群数量也就几百只左右。奥卡里托潟湖位于南岛西海岸大区(大区是新西兰的省级行政区划)|谷歌地图在美丽的奥卡里托潟湖生活的大白鹭。图为繁殖期的巢区|Shellie,fromgoo.gl/iLtYzz,CCBY-NC-ND2.0遗憾的是,一个多世纪之前的人们并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要不旅鸽、大海雀什么的也不至于灭绝了)。于是,新西兰仅有的这些大白鹭被欧洲移民发现后,紧接着就被大肆捕猎,它们雪白的羽毛也被拔下来用作妹子们帽子上的装饰。一直到1940年,新西兰的大白鹭被杀到仅存4窝。20世纪中叶,当地欧洲移民终于反应过来了这么杀下去不是个事儿,赶紧把奥卡里托的那一小片森林划为保护区。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当地大白鹭的数量才企稳并缓慢回升,并且终于在80年代恢复到了100~120只。这么漂亮的羽毛,就成了人类的装饰物|Shellie,fromgoo.gl/dyAh3g,CCBY-NC-ND2.0毛利人与大白鹭毛利人是太平洋土著波利尼西亚岛民中的一支,约700年前登陆新西兰并长期在此生活。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毛利人其实早就开始猎捕奥卡里托的大白鹭了,而且也会跟后来的欧洲人一样把大白鹭的羽毛用作装饰。但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土著人的保育观念远比欧洲移民更先进。几百年来,毛利人严格限制自己猎捕大白鹭的数量,确保种群数量不会因为捕杀进入下降趋势。而且毛利人并非直接杀死大白鹭,而是把它们抓来饲养,每隔几个月才收集一些它们的羽毛。因此在19世纪大批欧洲移民抵达之前,大白鹭的种群数量非常稳定。神秘的奥卡里托潟湖随着新西兰保育法案(ConservationAct1987)颁布,大白鹭被定为最高级别的保护动物(国内极危),加上保护区的严格管理,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按照正常的“剧本”,大白鹭的数量应会持续上升,并且繁殖地也将不仅限于奥卡里托潟湖一处,而是会以此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就像中国的朱鹮一样。然而剧本终究只是剧本。大白鹭的数量在40年前达到100~120只后,至今仍然稳定在这个范围,数量停止了上升。1940年到2000年新西兰大白鹭的种群数量变化|Miller,C.,2001年大白鹭体型很大,在新西兰并没有什么天敌,新西兰仅有的猛禽新西兰隼和沼泽鹞都打不过它,入侵的鼬和猫等也无法对它们产生威胁。而且现在非法捕猎也基本没有了,而游客参观巢区时皆会被统一组织,保持距离,研究表明游客活动对这里的鹭群繁殖也没什么影响。这种情况下种群数量还上不去确实令人费解。大白鹭体型很大,直立时身高超过1米|DanielPietzsch,fromgoo.gl/DEuaD4,CCBY-NC2.0此外,1865年以来,这些大白鹭也只在奥卡里托潟湖北端那一小片森林繁殖,全国范围内至今未出现第二个繁殖地。虽然在冬季,这一百多只大白鹭会分散到南岛各处,但每到春天(九月),它们一定会准时飞回奥卡里托的那片临水森林去筑巢。大白鹭的巢建在邻水的树冠上。雄鸟会先选好巢址,然后搭个小平台用来求偶,求偶方式是向喜欢的雌鸟摇动树枝,或者开屏(扇开背上的丝状饰羽)。配对成功以后,雌鸟会把巢的主体搭完。大白鹭求偶时会扇开背上的丝状饰羽,非常惊艳|Shellie,fromgoo.gl/e5gKNg(L)andgoo.gl/cDXLh6(R),CCBY-NC-ND2.0从巢区环境的角度看,奥卡里托潟湖边的那片森林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相似的环境(包括潟湖)在南岛沿海其它地方有很多。这里的树林主要由Kāmahi(Weinmanniaracemosa,船形果科,新西兰最常见的林木)、Kōwhai(Sophorasp.,豆科槐属,新西兰准国花)还有树蕨组成,都是新西兰常见且分布广泛的植物,当地这几种树上都有不少大白鹭的巢。食物方面,大白鹭在当地最爱吃Whitebait(一类银鱼状透明小鱼)和Eel(鳗鱼),以及其它小鱼小虾小鸟之类。这些小东西在南岛其它地方也并不少。所以,至今也没人知道为什么大白鹭非得连续几百年来守着这一小片林子,坚决不在别处筑巢。新西兰的大白鹭想要摆脱极危的命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白鹭在新西兰当今,大白鹭是非常受新西兰民众喜爱的鸟。它的新西兰英文名WhiteHeron和毛利语名字Kōtuku在新西兰(特别是南岛)广为人知,在毛利人的神话传说中也多次出现。奥卡里托(Okarito)是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一座小镇,人口多达30人。除了小镇东北有大白鹭的巢区之外,镇南侧的森林还是新西兰最稀有的几维鸟——奥卡里托褐几维(Rowi)仅存的栖息地。因此,这片区域对本土野生动物保护有重要意义。奥卡里托还处在新西兰经典的西海岸旅游线路上,与著名的旅游胜地冰川小镇佛朗兹·约瑟夫(FranzYosef)相邻。每年都有大批自然爱好者在此邂逅罕见的大白鹭和几维鸟。奥卡里托有经过新西兰环保部(DOC)批准的旅游产品可以让游客有机会观赏当地繁殖的大白鹭|Shellie,fromgoo.gl/pJfR6U,CCBY-NC-ND2.0大白鹭在中国白色的鹭类在国内一贯很受欢迎。特别是大白鹭在国内很常见且不太怕人,再加上它修长的身形、优雅的姿态和纯白的羽衣使得无数鸟类爱好者、艺术爱好者,乃至首次邂逅它的普通民众都对它印象深刻。撰文:朱雷(红嘴蓝鹊)编辑:鹰之舞创意编辑:Frances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鸟生(ID:birdslife)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果壳ID:Guokr42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m9J7w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