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舞蹈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我的篆刻词曲牌名

词最初都是伴曲而唱的,有的按词治调,有的依调填词,曲调的名称即为词牌,现在流传下来的词牌大约有一千余个。 曲牌,俗称“牌子”,是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称的泛称,多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因此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
原标题: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我的篆刻词曲牌名词最初都是伴曲而唱的,有的按词治调,有的依调填词,曲调的名称即为词牌,现在流传下来的词牌大约有一千余个。曲牌,俗称“牌子”,是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称的泛称,多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因此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每一曲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也有着基本形式。由于词和曲在宋元以后逐渐式微。到现在,一般人熟悉的词曲牌名,都是中学课本学过的几种,比如《浣溪沙》《浪淘沙》《卜算子》《虞美人》《念奴娇》《一剪梅》《蝶恋花》等。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词曲的人,对大多数词曲牌名基本上都没听说过,更不要说了解它们的出处和格式。而词曲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有必要去研究它、了解它、传承它。词曲牌名大多古雅有深意,十分适合用来做篆刻的素材。而且用篆刻形式来表现词曲牌名,让文学和艺术有机结合,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当下,对于扩大这两种文学艺术形式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篆刻史上也偶有人以词曲牌名入印的,但为数极少,没有形成规模,不成气候。去年一年,我刻了近百方词曲牌名印章,既有二字的也有三字的、多字的,既有楷书的也有隶书的、篆书的,对于各种印材、各种形制、各种刀法都做了尝试。后来这些印章被上海戴琲瓃先生收藏。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方具有代表性的词曲牌名印章。“醉高歌”(见图一),曲牌名,又称“最高歌”,调见《太平乐府》。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此印设计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用篆书入印,或左边两个字或右边两个字,但怎么设计看起来都不舒服。后来,我决定用魏碑入印,“醉”字右半部“卒”字下面为一长竖,可以自由舒展。如此,一个“醉”字便占了两个字的位置,这样三个字就协调了。刻好后,再看印文的内容,醉后高歌的放浪洒脱也与魏碑斩截霸气的线条颇为吻合。目前篆刻界,刻楷书印的人不是很多,因为楷书印笔画的收缩伸展较难,字与字之间的协调也就更难。图一“花心动”(见图二),词牌名,又名“好心动”“桂飘香”“梅梢月”等。双调一百零四字,调名本意是咏少女春心萌动。此印以金文入印。三个字结构上均稳重柔美,以对称为主;线条清秀圆润、变化细微。印的整体感觉内敛、温柔,如少女一般。图二“对玉环”(见图三),曲牌名。双调七十六字。调名本意是咏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玉环肥美,故此印采用汉满白文印格式,线条较粗实,基本排满整个印面。为了避免平淡,我将“对”字的右偏旁“寸”极力上移,使整个印面的右下角留出大片空白,朱白对比非常明显。另外,“寸”长竖笔画的两个弯曲,也如同贵妃出浴一般娇柔,别有情趣。图三“沁园春”(见图四),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一十四字。创始于晚唐。据《辞海》记载: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的园林沁园,后人作诗以咏其事,因此得名。此印同样是仿汉满白文印,但与一般汉印不同的是,线条粗细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最主要的是通过笔画的残破而形成虚实上的变化。整个印面呈现出苍茫古朴、大气厚重的气息,观者仿佛能从此印中看到春天枝头一簇簇烂漫的杏花、桃花。图四“少年游”(见图五),词牌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等。双调五十字。调名本意歌咏少年的恣意游乐。一说此调为北宋晏殊所创,其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因以为调名;一说此调为北宋柳永所创,柳词中有“贪迷恋、少年游,似恁疏狂”句,取“少年游”三字为词调名。“少年游”三字取自砖瓦文。砖瓦文因为多出自工匠之手,不是十分严谨,但是十分活泼有趣。其造型上变化较大,线条屈曲盘旋,笔画或增加很多,或减少很多,任意而为,不拘一格。这些特点都与“鲜衣怒马”的五陵少年如出一辙。设计此印时,我把“游”字的“三点水”变成三个点,并向上移,使整个印面的左下角形成大片的空白,这个空白是宽可走马处;左上角的宽边与三个大点部分相切,则为密不透风处。两者的强烈对比如同少年的心性,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此印线条也与章法结构相吻合,虚实变化、方圆对比都比较大,给人以奔放热烈、不拘成法的印象。篆刻是形式,词曲牌名是内容。内容若能与形式完美统一,观者即便对篆书、篆刻不甚了解,但也能从印面中体会到创作者的所思所想。图五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0zOYw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