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下一句“俗”怎么了,不能雅俗共赏吗

丨大家小书—— 今天的“大家小书”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自古文学便有雅俗之分,即“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雅”以高雅见称,“俗”以贴近大众而受青睐。雅俗之争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诸如雅俗的界限在哪以及雅俗
原标题:“俗”怎么了,不能雅俗共赏吗丨大家小书——今天的“大家小书”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自古文学便有雅俗之分,即“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雅”以高雅见称,“俗”以贴近大众而受青睐。雅俗之争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诸如雅俗的界限在哪以及雅俗是否平等等问题。其实俗只是更贴近生活,而并非与雅不平等,俗文化更能反映时代的气质。在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朱自清先生对“雅俗共赏”的见解。点击收听《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丨著北京出版社2016年7月|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个人著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书摘|原来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地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而上去的比下来的多,士人流落民间的究竟少,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这种进展经过唐末跟五代的长期的变乱加了速度,到宋朝又加上印刷术的发达,学校多起来了,士人也多起来了,士人的地位加强,责任也加重了。这些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是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至少也得调整那旧来的标准与尺度。“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觉的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等。不能完全雅化的作品在雅化的传统里不能有地位,至少不能有正经的地位。雅化程度的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雅俗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所谓多少,主要的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农家子弟。“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陶渊明)诗“共欣赏”的意思。子都得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购买链接|“大家小书”系列丛书已出版100多本,我们会从中选出30本名家名作推荐给大家,涉及历史、文学、艺术、建筑等等各个方面。“大家小书”文艺学类套装已经在书评君的小铺上架,点击链接可了解详情。↓↓↓点击链接了解丛书详情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2bZD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