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安家湖北崇湖_潜鸭_湿地_曾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连续四年,我都在这里拍到了青头潜鸭的身影,每年拍到的数量越来越多,有时还是鸭妈妈带着一群鸭宝宝。”8月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荆州市公安县崇湖国家湿地公园,52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连续四年,我都在这里拍到了青头潜鸭的身影,每年拍到的数量越来越多,有时还是鸭妈妈带着一群鸭宝宝。”8月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荆州市公安县崇湖国家湿地公园,52岁的观鸟爱好者曾波介绍说。

曾波在崇湖拍摄鸟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摄

青头潜鸭,因雄鸭头颈部有墨绿色金属光泽而得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度濒危物种,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其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对繁殖地的要求更高,因此也被称为湿地“环境测评师”。前些年,受气候、环境变化及人为因素等干扰,青头潜鸭野外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崇湖是公安县的湿地绿心,距县城不足10公里,属洼地型浅水湖泊。它位于长江至洞庭湖生态廊道关键节点,也是长江中游生态安全重要屏障。

数十年前,崇湖是一家国营渔场,养活了一代又一代渔民。当时的渔民们缺乏生态保护意识,一味投放饲料、肥料等,导致水体严重污染,水质变差。

2014年,崇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启动。当地通过收回湖区承办权,拆围堤、拆围捻、拆围网,禁止施用鱼药,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合作发展循环水养殖,净化水质等系列举措,致力恢复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崇湖”渔场变湿地,湿地变景区,逐渐成为动植物的天堂。

2015年冬,崇湖首次记录到4只青头潜鸭,2019年首次发现繁殖证据,种群数量40只左右。2021年4月,湖北省林业局公布调查数据,崇湖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157只。曾波最初是2020年在这里拍摄到青头潜鸭的。

这让有着二十多年观鸟经历的他惊喜不已。“青头潜鸭对环境特别挑剔,数量逐年增多,说明这里的水质正变得越来越好。”曾波说。

曾波拍到的青头潜鸭身影。受访者供图

今年2月,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数据显示,如今每到秋冬时节,包括青头潜鸭、黄胸鹀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内,前来崇湖栖息越冬的鸟类有140多种。

湿地公园内,一栋3层的观鸟亭成为观看、拍摄鸟类的最佳地点,这里还设置有“共享望远镜”。曾波注意到,不仅仅是观鸟爱好者,闲暇时光,这里也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前来欣赏鸟儿们的倩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JjON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