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自信李玫瑾:孩子为何不自信?

展开全文自卑感是人类特有一种消极属性,孩子一旦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就可能会跟着连带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的落伍,如果孩子发展到严重的自信心丧失,还会出现更多的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异常,那么孩子不自信产生的
展开全文自卑感是人类特有一种消极属性,孩子一旦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就可能会跟着连带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的落伍,如果孩子发展到严重的自信心丧失,还会出现更多的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异常,那么孩子不自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第一,缺少成功体验,这是指孩子平时做事成功率不高,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受到了过多的失败与挫折。某一口才不太好的学生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失败,受到人们的哄笑,心里很不好受,十分羞愧。某小学二年级女生在与小伙伴交往时特别不自信,班里竞选班干部,他的票数很多,可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当,后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担任了班里的文艺委员,可最近由于组织联欢会受到了阻力,他又开始打退堂鼓了。据南京市对一千二百余名小学生调查,有失败感受的学生竟然高达四分之一有的孩子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孩子想组织好一项活动效果却不理想,有的孩子想使自己勇敢起来,但还是受到别人讥笑,如此一次又一次的经受失败与挫折,使孩子在心里产生一种我不如人的消极定式,生活和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也逐渐的衰减,严重的甚至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念与求知的欲望,在影响一个孩子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打击最大的莫过于失败了,在失败感的伴随下成长会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会出现孤单不安,考试焦虑过分自责行为衰退等心理障碍第二,学习遭受挫折,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超乎寻常,有的家长甚至拿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成绩好,孩子一切都好,只要成绩不好,孩子一切都不好,家长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背负了太多的学习压力,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者偶然考试失利的孩子,迫于大人的压力,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第三能力不足,孩子同大人一样,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一些先天或者后天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在能力较强者面前,往往感到自愧不如他们会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如别人而产生挫折感,比如,有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别的同学一下子就能记住的东西,他要花很长的时间费很大的力气才行,常常被同学说成是笨蛋,有的孩子社交能力不强,不善于与别的孩子相处,在学校没有好朋友、好伙伴与别人格格不入,常常会感到做人很失败,有的孩子五音不全,连一首完整的歌都唱不下来,常常会受到别人的鄙视,自己也会感到很失落,有的孩子天生运动能力欠佳,身体的协调性也不好,跑步、跳绳样样都落在别的同学后面,常常在心里自责自己更为糟糕的是,如果这些某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孩子不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对待与引导他们就会在心里产生畏惧,对许多事情望而生畏,从而产生恶性的循环,人家是强者更强,自己则是弱者更弱,与别人差距越来越大,自己的自卑心里也愈演愈烈第四,对自己要求过高,有的孩子由于盲目的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者过于完美而陷入了自卑的泥潭。有一个学英语的孩子,一心想让自己的发音与老外一样纯正天天不停的练习,但当有一次与老外对话后,他发现自己的发音的差距,于是学英语的自信心大大受挫竟然在以后的半年中不愿意当众说任何一个英语单词,另一个女孩一心想要夺取学校钢琴大赛的冠军,但未能如愿以偿,由此他断定自己缺乏弹琴的天赋,而放弃了练琴,后来当母亲让他练琴时缺乏自信的他竟然手指哆嗦,连最简单的练习曲也谈不好了第五过低估计自己。东方文化崇尚谦虚为本,但有的孩子可能错误的理解了家长的要求或者是有的家长错误的要求了孩子,于是他们往往高估他人的能力,低估自己的能力,经常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越比越没有自信。推荐阅读你越吼,孩子越差劲!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孩子的父母!她拥有别人眼中的完美人生,却在26岁时选择自杀,关于性教育我们知道的太少!孩子从“看电视”到“看书”,我只做对了这件事!古诗不用背,听完自然会(建议家长收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L9aVw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