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宋词这首写雨宋词很是通俗易懂,但是这词人的名字却让我误读多年

相比世界上其他文学文化文字形式,多音字可谓是我们中华语言文化的一大创造,也是一大特点。在不同的语境中,和不同的词语组成词就会有不同的发音,想来也确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尤其是再结合我们国家的姓氏文化,更加使得这文化底蕴深不可测。比如我们今
原标题:这首写雨宋词很是通俗易懂,但是这词人的名字却让我误读多年相比世界上其他文学文化文字形式,多音字可谓是我们中华语言文化的一大创造,也是一大特点。在不同的语境中,和不同的词语组成词就会有不同的发音,想来也确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再结合我们国家的姓氏文化,更加使得这文化底蕴深不可测。比如我们今天谈到的这个词人,这首宋词,宋词易于理解,但是难的是这首宋词的作者,很多人不知道应该怎么读。且看: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这首宋词的题目是《长相思·雨》,所写的也确实就是下雨季节带给人的感受。这首词易于理解,毕竟雨水在古典诗词中有固定的指向意义,比如人生失意,比如他乡羁旅,比如仕途受挫等等,这首词也不例外。但是这首词的作者,是万俟咏。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就会说,这不是读作“wàn”“s씓yǒng”吗?虽然觉得比较奇怪,但是按照一般汉字的发音,应该就是这样读。但是实际上,“万俟”乃是复姓,和“诸葛”、“欧阳”等都是一样的,而且其读音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发音,而是“mòqí”。宋代的时候,这个姓氏还是有些名气的,毕竟和岳飞有关的负面人物万俟卨就是这个姓。回头再看这首宋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那份感伤与焦灼。万俟咏早年屡次参加科举却屡战屡败,而且人在他乡满是羁旅之苦,再遇到这雨水连绵的日子,内心的压抑更是不言自明的。所以一开头词人就表达出了内心的苦闷,“一声声,一更更”,窗外雨声不断,一声声就像是时间的滴答声,洒满夜里一更又一更。此情此景词人内心很是苦啊,“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窗外雨打芭蕉,窗内则是孤独的油灯,看到这种场景,就是词人心中万千愁绪的反映啊。接下来是词人更深层次的抒情,“梦难成,恨难平”,好梦难成,自己今日这境遇真是太让人遗憾!但是窗外的雨声可曾考虑到人的感受?“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它根本不会在乎一个普通人的感受,也不会在乎你喜欢听不喜欢听,还都是兀自滴滴答答下雨一直到天明。这首宋词和其他写雨的古典诗词相比并没有太过出色之处,不过这“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还是很有味道的。相比而言,词人的姓氏更值得让人说道。这个“万俟”的复姓虽然少见,但终究不要读错了!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00XD6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