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瓜果齐白石笔下的瓜果梨桃,水润可口

在齐白石众多的绘画题材中,蔬果类作品是最能触人情结的一类。从中可看出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作品中寄予了真情实感,因此画出的瓜果梨桃们就像是寻常人家里、碗里、口中常见常吃的一般,平易近人,又耐人寻味! 这类作品之所以感人、雅俗共赏,是因为白石
原标题:齐白石笔下的瓜果梨桃,水润可口在齐白石众多的绘画题材中,蔬果类作品是最能触人情结的一类。从中可看出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作品中寄予了真情实感,因此画出的瓜果梨桃们就像是寻常人家里、碗里、口中常见常吃的一般,平易近人,又耐人寻味!这类作品之所以感人、雅俗共赏,是因为白石老人将这些日常所见之物,寄予了真挚的情感,赋予了它们以精神内涵,超越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夏秋滋味生活在故乡的齐白石,生活艰辛,常为生计所累。虽然三十八岁时典得“借山馆”,生活略有改观,但是仍没有脱离农家的生活方式。他在借山馆周围种植瓜果菜蔬,过着自给自足的乡间生活。对他来说,这一时期尽管生活贫寒,但是“满园蔬菜绕门青,家家田舍识蔬香”的农家风物却是他离开家乡之后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萝卜齐白石享94岁高龄,且晚年一直很健康,这与他的饮食偏好是分不开的。老人曾在一幅《白菜冬笋》题跋中写道:“曾文正公云:鸭汤煮萝卜白菜,远胜满汉筵席二十四味。余谓文正公此语犹有富贵气,不若冬笋炒白菜,不借他味,满汉筵席真不如也。”“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齐白石真可谓是健康的美食家。白菜冬笋不光是吃,齐白石还时常侍弄这些蔬菜瓜果儿,晚年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自家的菜园,为葡萄、丝瓜、花生等瓜果除草、施肥,以此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长年坚持不辍。将饮食、运动、养生与艺术合为一体,白石老人可谓是一举四得!齐白石笔下的蔬果白菜——百财聚来\"清白传家”是齐白石画白菜的常用标题。齐白石生于“糠菜半年粮”的穷人世家,独以白菜为菜之王,念念不忘“先人三代咬其根”,认为“菜根香处最相思”。常以青白菜谐“清白”之音,以自身的丰富阅历劝导着后辈做人处事朴厚清白。齐白石《清白传家》齐白石画白菜也喜食白菜。客人带了卤肉来,卤肉外面包着大白菜的叶子。白石老人舍不得扔,仔细把白菜叶子抖干净,叫家里人把菜叶子切切,用盐“码”上。中午老先生就加点秋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齐白石《白菜辣椒》齐白石画白菜还流传一段趣闻。他有一次买菜的时,一个卖白菜的不要齐白石的钱,只要齐白石的画。最后齐白石以一幅白菜画换来了一车白菜,齐白石笑谈说自己赚到了……齐白石《白菜萝卜》清白家风1936年作清白人家白菜草虫白菜雏鸡图葫芦——福禄双全作为一个极具生活情趣的职业画家,葫芦题材的画也与齐白石其他绘画一样,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虽然很多葫芦绘画在构图、技法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但齐白石长于在画中题写诗词或短句,以增加其文化附加值,让看似千篇一律的葫芦画活灵活现,赋予了其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力。葫芦葫芦草虫葫芦小虫丝瓜——思念和牵挂因为丝瓜是葫芦科的植物,葫芦和丝瓜都有福禄的寓意。现在丝瓜也用来表示思念和牵挂,也是取谐音,思挂。《丝瓜图》《丝瓜图》齐白石《丝瓜图》《丝瓜图》葡萄——多子多福白石老人常画葡萄,葡萄籽多,因而寓意“多子多福”。藤条、墨叶之间,晶莹剔透,犹如一串串紫色的明珠,呈现出旺盛的生机,也营造了画面明朗乐观的基调。《葡萄图》《葡萄图》《葡萄图》《葡萄图》《葡萄图》桃子——福寿吉祥齐白石画桃,先以没骨大写意法直接用洋红泼写硕大桃实,渗以少许柠檬黄,再以花青、赭墨写出叶子和枝干,后用浓墨勾勒叶筋,设色浓重艳丽。与其画荷花所创的红花墨叶恰成强烈对照。《寿桃》《长寿》《寿桃》《寿桃》《寿桃》《寿桃》《寿桃》《寿桃》石榴——家族兴旺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家族兴旺、多子多福的象征。北京画院藏有一幅齐白石1922年作的《石榴》,这已是他在北京定居的第三个年头。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时刻萦绕他脑中,对那些曾经维持自己和家人生计的蔬果,他依然难忘。《石榴》荔枝——大吉大利荔枝入画,取其谐音,寓以“吉利”、“大利”、“多利”等吉祥寓意。白石老人生前对荔枝情有独钟,其对荔枝的喜爱,也多能从他的画作中得到印证。《大吉大利图》《荔枝图》《荔枝图》樱桃——幸福甜蜜樱桃在中国国画中多寓意为:圣洁之美,彼此珍惜。《樱桃》成交价2408万元齐白石画樱桃的作品很多,但这一幅作品最好,一只青瓷盘盛满了刚刚摘下的红樱桃,还有数十颗滚落盘外。显然,画外之意是主人在樱桃熟了的初夏,见到了远道来访的好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赶忙选了一大盘鲜红的樱桃,急急端上桌子,以至于慌乱中散落一桌。因此,这幅没有画上人物的《樱桃》,实际上画足了人的友情,画出了主人的热心肠。《樱桃小鸟》《樱桃》《樱桃》柿子——事事如意柿子是齐白石最常画的题材之一,齐白石喜爱柿子,因其与事、世等字谐音,有吉祥的寓意,如《事事如意》、《事事太平》、《事事清白》、《眼看五世》、《三世太平》、《五世同甘》等,所以白石老人经常以柿子为题材进行创作。借物送福,寄物咏言便是白石老人常用的动情之笔,更曾自喻为柿园先生。《柿子图》《柿子图》《柿子图》《事事遇头》◎本文转载自“书画艺术”,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0Vkg6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