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演员他的故事被人们演绎成李煜被害前的诅咒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代第八位皇帝,亡国之君但是位艺术家,与南唐末代君主李后主李煜(937-978,被北宋俘而亡)命运十分相似,徽宗是被金国俘虏客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的。 据明代的《良斋杂说》记载,赵佶的父亲
原标题:他的故事被人们演绎成李煜被害前的诅咒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代第八位皇帝,亡国之君但是位艺术家,与南唐末代君主李后主李煜(937-978,被北宋俘而亡)命运十分相似,徽宗是被金国俘虏客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的。据明代的《良斋杂说》记载,赵佶的父亲宋神宗有一次去秘书省散步,看到了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这一时期正好后宫的妃嫔怀孕了,夜里梦到李后主来拜访,于是就生了赵佶。于是人们把这说成了宋徽宗是李煜脱胎转世,宋徽宗的登基就是李煜被害前的诅咒。你大宋不是欺负文艺青年吗,好,就让你葬送在文青手里。传说虽不靠谱,至少反映民间的心态:端王和后主李煜是一路人。他们的轻佻都在于,秉性柔弱文雅,对军国大事既不在行,也不那么上心。徽宗也确实疏于国事,但是天赋神授,文采风流,是历史上少见的艺术家。诗,书,画三绝。书法别成一体,自称“瘦金书”,后人有称“瘦金体”或“瘦筋体”,传世书画手迹甚少,主要典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和辽宁博物馆,国外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院,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等。通过细读他的书画作品,可以认为,徽宗瘦金体笔墨风格天骨遒美,屈铁断金。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他的瘦金体!《秾芳诗帖》赵佶瘦金体的代表之作《秾芳诗帖》,楷书,27.2×265.9cm,绢本,卷,后期风格,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蜡梅山禽轴》赵佶《蜡梅山禽轴》,楷书,绢本,轴,后期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牡丹诗帖》赵佶《牡丹诗帖》,诗兼书法作品,纸本墨笔,纵34.8厘米,横53.3厘米,后期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欲借风霜二诗帖》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瘦金书”神采的精品之一,楷书,纸本,早期(传29岁书)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赵佶《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也称《季鹰帖》,记张翰故事。楷书,纸本,早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题李白上阳台帖》赵佶《题李白上阳台帖》(拼接),楷书,纸本,早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上阳台帖》,唐,李白书,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历来收藏于内府,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题签:“唐李太白上陽臺”一行。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故宫博物院藏。《闰中秋月诗帖》赵佶《闰中秋月诗帖》,“瘦金体”的典型作品之一楷书,纸本,后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夏日诗帖》赵佶《夏日诗帖》,瘦金名帖代表作楷书,纸本,后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祥龙石图》宋徽宗《祥龙石图》,绘画重写生,以精工逼真著称,楷书,绢本,设色,后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芙蓉锦鸡图》赵佶《芙蓉锦鸡图》(传),我国经典传世名画之一楷书,轴,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瑞鹤图》赵佶《瑞鹤图》宋徽宗“御笔画”绢本,卷,楷书,后期风格,辽宁省博物馆藏。《五色鹦鹉图》赵佶《五色鹦鹉图》绢本,卷,楷书,后期风格,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千字文》赵佶《千字文》,楷书,卷,早期(传22岁时)作品,上海博物馆藏。艺术新青年原创投稿:2696338952@qq.com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1MZN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