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神农架两岸记者探秘绿色发展神农架

中新社湖北神农架8月13日电 题:两岸记者探秘绿色发展神农架 作者 王捷先 自武汉向西行500余公里,就是有“华中之肾、华中之肺、华中水塔”美誉的神农架林区。 近日,参加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活动的19位媒体工作者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 8
原标题:两岸记者探秘绿色发展神农架中新社湖北神农架8月13日电题:两岸记者探秘绿色发展神农架作者王捷先自武汉向西行500余公里,就是有“华中之肾、华中之肺、华中水塔”美誉的神农架林区。近日,参加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活动的19位媒体工作者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8月12日,正在湖北省采访的两岸媒体荆楚行成员到访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研究基地,参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的栖息地,了解动物保护情况。中新社记者王捷先摄于台湾《联合报》任职的邹佩育曾在武汉生活多年。她告诉记者,台湾的山水秀美,而神农架的山河雄伟壮观,带给人两种完全不同的美。此间有雄奇石林景观和亚高山自然风光的板壁岩,步道两旁竹林苍翠、草甸如绒,嵯峨怪石千姿百态。邹佩育说:“在台湾时我经常到山中步行,神农架这种奇特石头很少有,很像电影场景,台湾游客会很喜欢这里。”在大九湖景区,中评社记者海涵同样被神农架景色吸引。她说,雾气缭绕的湖水,既像仙境,又像是水墨画;一片是草,一片是水,水草相间,相得益彰。神农架林区森林覆盖率达91.1%。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曾砍伐树木,提供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直至改革开放后,林区成立自然保护区,留住了这片北纬31度线上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冰川地貌、侵蚀构造地貌、山岳地貌、岩溶地貌……林区共形成了6个地貌景观分区;2641种维管束植物、78种兽类、313种鸟类、41种爬行动物、26种两栖动物,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十分罕见。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神农架正在发展生态旅游、全域旅游。2018年,林区接待游客15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7.3亿元人民币。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民众生活,这亦是绿色发展的要求。在行程中,台湾东森新闻云新闻部大陆中心组长曾俊豪就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播发一则新闻,向台湾受众介绍木鱼镇村民在峭壁上养蜂的故事。他说,悬挂在岩壁上的蜂箱比较奇特,还为当地带来1亿元人民币产值,可知这边经济和环保融合得不错。他说:“这条新闻传播量很高。”从事两岸新闻工作十余年的海峡卫视记者江凛表示,台湾民众对湖北有一定的认知,但大多是宜昌的三峡、十堰的武当山等热门景点,神农架虽有多种风格样貌的景观,但是在台湾知名度较低,可以认真推介,去年台湾游客来的人次刚刚超过1万。同时,台湾记者也看到了林区存在的问题。台湾联合新闻网资深编辑徐惠菁表示,湖北好山好水好地方,神农架已经形成连贯的旅游产业环节,但是软件设施还相对落后,旅游接待水平有待提高,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吸引更多人看到这里的好风景。(完)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GQmg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