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日子皱眉头不为日子皱眉头,只为吻你而低头

我一直对bling bling的东西不怎么感冒,不是很能欣赏这种闪亮亮的美,直到有一幅画改变了我的看法……这幅闪耀的画叫做Kiss(1907-1908),画面是一对男女拥吻的场景,它是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
原标题:不为日子皱眉头,只为吻你而低头我一直对blingbling的东西不怎么感冒,不是很能欣赏这种闪亮亮的美,直到有一幅画改变了我的看法……这幅闪耀的画叫做Kiss(1907-1908),画面是一对男女拥吻的场景,它是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Klimt)完成于1908年的作品。后世对这幅画的评价很高,认为它是克里姆特职业生涯的巅峰“金色时期”(GoldenPhase)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一幅画。GoldenPhase,顾名思义,克里姆特在这一时期的绘画中别出心裁的加入金箔、银箔等材料(不要心疼,我查了一下,1g黄金可以打制约0.5平方米的金箔,所以它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烧钱)。你差不多可以认为他是现代艺术史上唯一一位以金箔作画并且凭此扬名的艺术家。他在同一时期的另一幅著名的金箔画AdeleBloch-BauerI(1903-1907),甚至被誉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并在2006年以1.35亿美元的成交价被美国商人和收藏家RonaldS.Lauder(著名的雅思兰黛家族)收购,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油画。PortraitofAdeleBloch-BauerI,1903-1907撇开这些所谓的艺术成就不说,Kiss仍是我最喜欢的画之一。金箔的特殊材质给画作本身带来炫目的审美体验是理由之一,但更多的是,这幅画能引起我很饱满的感触和情绪。在正式介绍这幅画前,我想先带大家认识一下我眼中的克里姆特。克里姆特于1862年出生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童年用两个字就能概括:穷、惨。他的父亲是一个金匠,母亲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演奏家(英文中形容她是aspiringbutunsuccessful,今日伤心词汇)。他是7个兄弟姐妹中的第2个。他们家常年处于贫穷的阴影下,在他成年之前,他们一直在搬家,只为寻找更便宜的住处。他12岁时,他最小的妹妹因久病不治去世了,另一个妹妹则因为癫狂的宗教信仰而导致精神崩溃。不知是幸或不幸,在这样的贫病家庭中成长的克里姆特,小小年纪就展现出在艺术方面的惊人天赋。14岁的时候他进入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并很快因为出色的表现得到老师的青睐。克里姆特早期的肖像作品克里姆特在学校接受了6年的专业训练,毕业后,他和好友FranzMatsch成立了工作室,专门为教堂、剧院等公共机构进行内部的装饰绘画。这项事业从一开始就获得了巨大成功,26岁时,克里姆特就获得了奥地利皇帝弗朗兹约瑟夫一世的金色勋章,以表彰他对维也纳旧城堡剧院的壁画作出的贡献。他还成为慕尼黑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的荣誉会员。年少成名,如果一切就这样顺利发展下去,他也许会成为一名饱受尊敬的装饰艺术画家和大学教授,如同他在14岁刚刚进入学校时所许下的愿望一样。AuditoriumintheOldBurgtheaterinVienna,198830岁。30岁这一年成了克里姆特人生的分水岭。这一年,他的父亲和弟弟相继去世。除了承受巨大的悲怆,他也成了他那个贫穷的大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照顾母亲、姐妹、弟媳以及他们的小孩……也许是亲人的亡故和命运的残酷,让他内心有了不屈服的念头;也许是对富贵生死有了更透彻的认识,变得无所畏惧。总之他并没有因为家庭的重担而汲汲于工作,相反的,他开始质疑传统的学院派绘画,开始探求自我创作的本真。一年后,在维也纳大学新大厅的天花板壁画项目中,克里姆特创作了抽象并且充满裸体人物的壁画,震惊了维也纳的上层社会,并遭到了一致的谩骂。克里姆特本人也愤而宣称从此再也不接任何公众委托项目。他说:“我受够了这些审查(制度)!我拒绝所有国家支持,我再也不要任何支持!”(\"I\'vehadenoughofcensorship...Irejectallstatesupport,Idon\'twantanyofit.\")维也纳大学项目的画的部分,从左至右分别是哲学、医学和法律。比起当时正统绘画喜欢颂扬和升华主题的做法,克利姆特的绘画提出对司法正义、生死、信仰等辩题的深思,触犯了众怒,并因当中部分裸体而遭到污秽的指控。不久,以克里姆特为首的多位艺术家和设计师,集体脱离当时维也纳正统的艺术家组织Künstlerhaus(德语,意为艺术之家),并宣布成立维也纳分离派(ViennaSecession),他们号召从保守的传统价值观解放出来,拒绝迎合主流品味。那是1897年,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候,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奥地利仍然是欧洲相对来说最保守的一个小国家。但同时它也正在现代变革下迎来工业、研究和科学的黄金时代。而在克里姆特领导下,维也纳分离派成为极其先锋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艺术运动。不妨来看一段维也纳分离派当时的宣言,令人心潮澎湃。Toprovideyoungandunconventionalartistswithanoutlettoshowtheirwork;toexposeViennatothegreatworksofforeignartists(namelytheFrenchImpressionists,whichtheKunstlerhaushadfailedtodo);andtopublishaperiodical,eventuallytitledVerSacrum(\"SacredSpring\"),whichtookitsnamefromtheRomantraditionofcitiessendingyoungergenerationsofitscitizensoutontheirowntofoundanewsettlement.为年轻和非传统艺术家提供展示其作品的出路;让维也纳接触外国艺术家的伟大作品;出版定期刊物(最终命名为VerSacrum神圣的春天),它的名字取自罗马的传统,每一座城市都会派出自己年轻一代的公民,去寻找并建立一个新的定居点。自此克里姆特与正统的学术圈决裂,依凭自己的直觉和价值观继续创作。遗憾的是,克里姆特被后世津津乐道的,往往不是他在推动维也纳艺术变革中斗士般的姿态,而更多是他的情色主题的绘画和他放荡的私生活。克里姆特一生未婚,与母亲和妹妹生活在一起。但据说他和许多女性有纠缠不清的关系,坊间传闻他有14个私生子……他一生痴迷色情和性,画了许多尺度极大的裸女(大到放到今天仍不适合在美术馆公开展出)和描写爱欲的画。比如↓NudeFigure(ca.1913-14)当时的社会正处在一种世纪末(Findesiècle)的狂潮之中,人们颓废而纵情享乐,厌弃旧时的规矩,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跃跃欲试又不知所措。即便被正统所指摘,克里姆特仍然是当时享誉欧洲的名人,许多上流社会的贵妇和新新女性,都爱找克利姆特为她们画肖像,这在当时成为一种竞相的时髦,而传闻其中一半人都是克里姆特的情人……但事实是克里姆特对他的私生活保护得非常严密,和他那位同样沉迷情色主题的学生席勒(EgonSchiele)不同,他并没有爆出任何证据确凿的丑闻,留给后世的更多是暧昧不清、捕风捉影的传闻。也许他的骨子里仍流淌着父亲波西米亚人的不羁血液,在《美国大学辞典》中将bohemian定义为「一个具有艺术或思维倾向的人,他们生活和行动都不受传统行为准则的影响」。波西米亚的意思是任何你可以便宜地生活与工作,而且行事不落传统的地方,一个能达到心灵自由的社区。克里姆特的行事也很体现这种特质,他喜欢穿着宽松的长袍和露趾拖鞋,不着内衣,不受拘束,从心所欲。他虽然旗帜鲜明的反对传统画派,但好像也并没有什么雄心要带领大家建立新世界(1905年因理念不和,他和其他一些艺术家离开了维也纳分离派);他也不是一个特别善于社交的人,虽然当时他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他一直和当时处于中心的巴黎艺术圈保持着冷静的距离;他更像一个只忠于自我的人,在不停叩寻自己的内心,寻找着,迷惑着,时而颓废放纵,并且不忌惮把这一切袒露给众人。关于Kiss这幅画,人们讨论最多的就是画中之主角,人们觉得低头的男性很有可能是克里姆特的自画像,至于画中的女性,则各种猜测都有。但被认为最有可能的,是EmilieLouiseFlöge。前面我提到克里姆特的弟弟Ernst在他30岁时因病去世,留下了遗孀HeleneFlöge和一个女儿。而EmilieFlöge就是Helene的妹妹,当时她才18岁,从那时起直到克里姆特去世,他们终生保持了亲密的伴侣关系(但并未成婚),也有学者(迷之)认为他们非常亲密但并没有性关系。Anyway,EmilieFlöge担任了克里姆特很多画里的模特,在克利姆特去世后,成为他遗产最大的继承人。EmilieFlöge,1902EmilieFlöge本身也是一个妙人儿。她是个女裁缝,不,时装设计师,也是当时维也纳波西米亚(Viennesebohemian)圈子的一员。她经营着自己的服装事业,经常去伦敦、巴黎等地旅行,对当时的流行趋势了若指掌。用当时的眼光来看,是一个独立自主、时尚迷人的新女性。克里姆特为她设计了很多新式服装——虽然不是当时的主流——这种宽松不紧绷的服装深受女权主义的拥戴。Klimt和Emilie另一个呼声很高的猜测人选是AdeleBloch-Bauer,当时的银行家FerdinandBloch-Bauer的妻子。克利姆特金色时期的另一幅代表作AdeleBloch-BauerI(著名的金衣女人)画的就是她。据猜测她和克里姆特之间也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克里姆特也为Adele创作过不少画但是,管他呢?这些扑朔迷离的猜测,反而让这幅画有了另一层升华的意义,它不再只是某一对具体的男女,而更多的表达了尘世之间,相爱的人,相依相偎的动人情感。是的,现在我们可以回来好好看一看这幅画了:首先我得承认,金箔的运用是神来之笔,令这幅画成为了这幅画。而这一切是有迹象可循的,他的父亲是一个金匠,他从小就对黄金这种材质很熟悉;在工艺美术学院的学习和他后来做过的许多镶嵌壁画的工作,都使得他的创作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这一切都像是埋下的一个个伏笔。而机缘巧合的来临是在一次去往意大利拉文纳(Ravenna)的旅行。他在教堂里看到了了拜赞庭风格的马赛克壁画,像是一瞬间被点亮,又像是被上帝握住了他的手,他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属于他的金箔画。而这幅画的细节更让人值得回味:男人的头上带着树枝编成的头箍,女人的头上则点缀着许多美丽的小花。男人未曾露出正脸,因为他正低头亲吻女人的面颊;他的手轻轻托着女人的后颈和脸颊,女人的手则微微反握住男人的手,她的双眼轻闭,微微仰脸,流露出全然的信任。她的双膝跪在一片柔软的草甸和花丛之中,就好像画家不忍让她跪在坚硬的土地上。这多么动人。相比克里姆特充斥着情欲符号的其他画作,我觉得,他似乎把一生所有的温柔,都托付给了这幅画。过去这么多年,这幅画得到了世人如此的厚爱,大概也是因为在情欲之外,人们获得了情感深处的共鸣。一位终生放荡的情色画家,画出了最赤诚的爱。Klimt和Emilie据说在吉普赛人(法国人认为他们来自波西米亚)的法律中,你可以判一个人死刑,但不能判一个人监禁。因为他们认为,自由比生命更加重要。艺术家克里姆特的一生,就是波西米亚人的一生,不被规则束缚、不滥用承诺所以也不怕辜负,忠实于自己,贫穷而自由,爱所有爱的人。就像黄耀明的歌里唱的那样:他们住在高楼我们淌在洪流不为日子皱眉头只为吻你而低头-THEEND-P.S.发现微信推出了电影图书的模块,那就推荐一下克里姆特的这本画册,它集合了克利姆特几乎所有经典画作,只辅以简单的文字介绍,开本很大,适合收藏。当当网目前是5折,但缺货了……可以看看后续会不会补货。克里姆特作者:(英)罗戈夫斯卡,(英)拜德编,唐仲明译当当广告购买另外再推荐一个电影,金衣女人WomaninGold。是MuseumLaw课上老师作为案例分享的,讲的是上面提到的另一幅画AdeleBloch-BauerI(1903-1907)在二战中被纳粹掠夺,引发后续归属权争议和诉讼的故事,老戏骨海伦米勒主演。她在里面有一句台词很打动我:“Becausepeopleforget,especiallytheyoung.Andofcourse,then,therehasjustice.”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周末愉快~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JmWwXb.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