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柏拉图哲学家柏拉图写了部神话,我们来看看这部《蒂迈欧》说了什么

今天讲书是柏拉图的《蒂迈欧》,这是柏拉图晚期作品里的代表作,很多人认为它是柏拉图六十年哲学生涯中的巅峰之作。在这部著作里,柏拉图借笔下一个叫蒂迈欧的人物,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宇宙创造的精彩神话故事,同时给人在宇宙中确定了一个特殊的位置。 我
原标题:哲学家柏拉图写了部神话,我们来看看这部《蒂迈欧》说了什么今天讲书是柏拉图的《蒂迈欧》,这是柏拉图晚期作品里的代表作,很多人认为它是柏拉图六十年哲学生涯中的巅峰之作。在这部著作里,柏拉图借笔下一个叫蒂迈欧的人物,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宇宙创造的精彩神话故事,同时给人在宇宙中确定了一个特殊的位置。我们先来看看柏拉图这个宇宙创造神话的基本内容。这里我得先提醒你一下,这个神话非常有趣,但是也相当复杂,我虽然已经为你做了一些简化,但是依然需要你的一点耐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神话。和大多数创世神话一样,柏拉图的故事里也有一个神作为主角,柏拉图称他为“工匠神”,他创造世界的过程就像一个优秀的工匠盖房子一样。一般来讲,一个工匠盖房子,需要有一张图纸,需要有足够的原材料,然后就可以根据手头的材料建造一个尽量好的房子了。一个好房子的重要标志,就是它的每个部分都不是随随便便组合起来的,而是要服务于整体的目的。柏拉图的工匠神和这个优秀的工匠非常类似。首先,他是一个理性而善良的神,想要创造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宇宙或者说世界,也要让这个宇宙里面的每个部分都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在创造宇宙的时候有一个蓝图,里面有每一个事物完美的形态,这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我们在解读柏拉图的《会饮》和《理想国》时说到过这些理念。下一步,这个宇宙怎样才是最好的呢?这个理性的工匠神做了三个很简单又很重要的推理:第一个是,完整的东西要比不完整的东西好;第二个是,有生命的东西比没有生命的东西好;第三个是,有理性的东西比没有理性的东西好。根据这三个原则,他就要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有理性的宇宙。这个宇宙是完整的,因此它是球形的,因为球形是最完美的形状;而且这个宇宙用尽了所有的材料,因此是唯一的;说这个宇宙是有生命的,就是说它一定是有灵魂的,因为在希腊人看来灵魂是赋予生命的那个东西,活人和死人的区别就是灵魂和肉体是不是还结合在一起;说这个宇宙是理性的,就是说它有认识能力,能够准确地认识万物,并且认识那些理念。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说宇宙的身体和灵魂,看看这个工匠神是怎么让它尽可能实现完美的。工匠神创造宇宙的材料是什么呢?最开始,这个工匠神面对的情况类似一片混沌,连基本的元素都没有,更不用说各种具体的东西了。这个最初的状态非常难以理解,它是在理念和具体事物之外的“第三种东西”,柏拉图给了它很多名字,其中最正式的名字是“接受者”。他还用了好几个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它,有时候说它像一块可以任意塑造的材料,就像一块蜡或者一块金子;有时候说它像是制造香水的时候那个没有任何味道的基底;他还说这个东西本身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震动。从古代开始直到今天,学者们一直在争论柏拉图说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们在这里不必太过纠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巨大的空间,里面充斥着最基本的形体。这些基本形体就是我们从小用过的三角板上的那两种直角三角形,工匠神用两种三角形组成了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然后用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了四种正多面体,它们分别代表火、水、气、土这四种元素。除了土之外的三种元素都是由三角形组成的,所以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而土是正方形组成的,不能和其他三种元素进行转化,所以土是稳定的。工匠神用尽宇宙中这四种元素,组成了这个宇宙的身体。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宇宙的灵魂。工匠神用三样非常抽象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制作了宇宙的灵魂,它们是“存在”“相同”和“相异”。这三样东西代表了宇宙中最基本的范畴。一切东西,只要它还是个什么东西,就首先都是存在的,然后它必然和自身相同,并且和其他东西相异,所以说存在、相同和相异就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范畴,也是所有认识的基本方式。宇宙灵魂是这样,人的灵魂也是这样。工匠神把存在、相同、相异这三样东西像和面一样混合在一起,按照非常复杂的数学和音乐比例,把它们做成了两个像面条一样的带子,然后把它们分别首尾相连做成环形。其中一个环叫作“同”,它相当于整个天球的赤道带,主导着整个天球的运动。工匠神把除了太阳之外的所有恒星都放在了天球上,就像镶嵌宝石一样,这样恒星就总是按照“同”这条带子设定的轨道规律地运行。另一条带子叫“异”,工匠神把这个带子进一步分成了七个宽窄不同的带子,相当于是天球的黄道带。然后他把月亮、太阳,以及当时已知的五个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分别放到这七条带子上,这七条带子的运行速度都不相同。地球就在整个宇宙的正中间,处于静止状态。“同”和“异”这两个圆环就是宇宙灵魂的运行方式,它延伸并包裹着球形的宇宙身体,宇宙灵魂就按照这两个圆环,用一种非常理智的方式驱动着宇宙身体有规律地运行。整个宇宙跟这些天体都是由工匠神亲自创造出来的,所以宇宙灵魂和宇宙身体的结合是一劳永逸的。这个宇宙和里面的天体,虽然有一个起点,但是却没有终点,它们一旦被创造出来了就永远存在,并且永远按照工匠神最初设定的方式运行。这些天体的运行也同时带来了时间,因为在柏拉图看来,时间就是运动的永恒量度。恒星在赤道带上运行一圈就是一天,月亮绕着地球旋转一圈就是一个月,太阳绕着地球旋转一圈是一年。看完了宇宙的创造,我们再来看看人。各个民族的创世神话都会给人赋予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毕竟讲神话的是人,神话也是为了服务于人的,那么柏拉图怎么看待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呢?柏拉图说,人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他有理性。工匠神用制造宇宙灵魂剩下的材料,也就是存在、相同和相异的混合物,创造了人的理性灵魂。这个灵魂也有着和宇宙灵魂类似的结构,也是由“同”和“异”这两个圆环组成的,所以也可以理性地认识这个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以及理念。工匠神在创造完人的灵魂之后就不管了,把剩下的工作交给了之前制造出来的那些天体,这些天体也被称为“次等的神”。之所以出现这一幕,是因为人是会死的,而我们前面提到,出自工匠神之手的产品都是永恒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由工匠神创造出来的人的理性灵魂是不朽的,人在死去之后,他们的理性灵魂要经历转世,进入下一个身体。工匠神把宇宙的灵魂和球形的宇宙身体结合起来,如今这些“次等的神”把人的理性灵魂也装进了一个球体,就是我们的头,理性的灵魂就在里面做环形运动。为了防止我们的头到处滚来滚去,他们又创造了人的身体,还制造了另外两种可以随着身体的死亡而朽坏的灵魂来驱动身体,也就是负责激情的灵魂和负责欲望的灵魂,这两种灵魂合称为“非理性灵魂”。激情包括恐惧、愤怒等等,而欲望就是对食、色、性的渴望。负责激情的灵魂位于我们的胸膛,离头部更近,通常都是理性灵魂的帮手,帮助理性控制欲望;而负责欲望的灵魂被放在了人的腹部,它总是会倾向于和理性唱反调,要受到理性和激情的联合压制才能老老实实。然后,柏拉图事无巨细地讲解了我们的五种感觉如何发挥作用,颜色、味道、气味、声音各有多少种不同的类别,身体的各个器官分别如何构成,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他的这些讨论都是为了证明,就像一个完美房子里面的每个部件都服务于整体的目的,人身上的每个器官也都是有目的的,处处显示出工匠神和“次等的神”对人的关爱。这里面最有意思的讨论是关于骨髓的。柏拉图认为骨髓是由最完美、最平滑的三角形组成的,是人体里最细腻的材料。骨髓把灵魂与肉体结合在一起,类似于把船拴码头上,而死亡就是构成骨髓的那些三角形解体了,于是身体就不再能够拴住灵魂,而当灵魂离开身体,人也就死去了。这是人第一次从生理或者说物理的角度解决灵魂与肉体是怎么结合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哲学里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身体和非理性的灵魂一方面是人活在世上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又对人的理性灵魂构成了很大的冲击,会影响理性灵魂那两个圆环的运行,让人分辨不清是非善恶,形成错误的看法,沉迷于这个世界上的可感事物,忘记还有理念和神这些更高、更神圣的存在。人过于放纵欲望就会得病,这里说的疾病既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灵魂上的。对于人这种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而言,最大的疾病就是无知。那么对人来讲,最好、最幸福的生活就是让理性的灵魂得到很好的滋养,控制住非理性灵魂的各种欲望和激情,因为只有我们的理性才是不朽的,才是我们最本质的东西。在这里,柏拉图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来讲人的生存状态。他说人就像一棵倒着长的树,他的根也就是理性的灵魂其实是在天上,在不朽的宇宙之中,人就这样从天上倒着长到了大地上,地上的东西会对人形成很大的诱惑,把人往地上拽,让人忘记自己的根,但是如果根没有得到滋养,这棵树也就离死不远了,人不应该沉迷于大地的诱惑,而要努力让自己根系茂盛,这就要人始终关注天上的不朽的事情,让自己尽可能去理解和模仿永恒的宇宙,要让自己的灵魂尽可能回到纯洁的理性状态。“过尽可能与神相似的生活”,这就是柏拉图给出的人生的终极追求。在柏拉图看来,那些遵从了这个要求、一生追求理性和哲学的人,在死后他们的灵魂就能够脱离转世,回到天上,在那些永恒的星辰上生活;而那些没有过上理性生活的人,他们的灵魂在死后就会进入转世,堕落成陆地上的走兽,天上的飞禽,或者水里的生物。在这里,柏拉图甚至给素食主义提供了一个论证。诸神制造出植物就是给任何其他动物食用的,植物没有理性和激情的灵魂,只有欲望这一种最基本的灵魂,因此是可以吃的,但是我们不能吃动物,因为动物是人堕落转世的结果,它们之中都有一些理性的成分,吃动物在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是在吃人。这就是我们解读的第二部分,柏拉图在宇宙之中给人安排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因为人的理性灵魂是由工匠神用和宇宙灵魂相同的材料制造出来的,因此人有着神圣的起源和地位。虽然人的理性灵魂不可避免地要和身体以及非理性灵魂结合在一起,从而受到影响,但是人生在世最高的目标还是保持理性的纯洁,追求“尽可能与神相似的生活”。这是柏拉图伦理学的最高目标,也成了柏拉图之后几乎所有希腊哲学家共同的追求,不管是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主义者、斯多亚主义者,还是新柏拉图主义者,都不例外。在《蒂迈欧》里,柏拉图想要解决一个困扰着一代代哲人的大问题:这个世界到底从何而来?也就是所谓的“宇宙论问题”。在他之前,有人说这个世界是从水而来,有人说这个世界是从火而来,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有人说这个世界是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偶然形成的,也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理智设计出来的。柏拉图在《会饮》和《理想国》这样的作品里,用“理念论”做了一些尝试,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因为分有了理念产生的,但是他自己觉得这个回答还不够,因为他还是没有解释具体事物是怎么分有理念的,到底是什么力量把理念和具体事物结合到一起的。在《蒂迈欧》里,柏拉图想到的办法是给这个世界一个最初的推动者,也就是请出一个工匠神,让他用理念作为蓝图创造宇宙,这样他也就给出了宇宙创造的最初推动力。但是因为这个创世活动发生在人有能力观察它之前,谁也不可能看到工匠神的活动,因此这个论述只能以神话的方式呈现出来。柏拉图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自己就把《蒂迈欧》里的整个论述称为“神话”;但同时,他给这个神话加上了一个限定,这是一个“最有可能”的神话。柏拉图很清楚,关于宇宙的生成,他不可能给出像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那样的证明,所以关于宇宙创造的论述只能用神话的方式讲出来。但是他认为自己的这个神话不管怎样,都远远超过了他的前辈,因为他的这个神话是高度理性的,最大限度地遵循理性原则,他用理性的方式解释天体的运行、元素的构成和转化、人类的认知、感觉的产生等等,在这个意义上,他很自信地说自己的这个神话是最好的。这一点也能让你理解柏拉图的这个创世神话和各个古老民族的创世神话有什么不同。我们看到,不管是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在六天里创造万物,还是普罗米修斯用泥土造人,这些神话都是在单纯地讲故事,而柏拉图的神话却结合了当时最高的科学成就,他是在用一种高度理性、高度系统化的方式给我们讲一个创世神话,也就是一个崇尚理性的哲学家能够讲出来的最好的神话。在这个神话里,柏拉图不仅吸收了前人的哲学理论,还把当时天文学、算数、几何、物理学、光学、生物学、解剖学最高的成就都融为一炉,打造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故事,而且这个神话还有重要的伦理意涵,告诉我们应该追求理性的生活。这也就难怪《蒂迈欧》在古代世界有着持久的影响力,也难怪拉斐尔把它画在《雅典学园》之中了。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4Jlbw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