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售价58元八角这里的圆角是八角七的一本书,以十三元买来,价涨15倍,只是想搞懂人类的来源

文:葛维屏 家里有一本书,名叫《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上册,出版于1977年,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 这本书过去并没有认真读过文字,但是应该翻过多少遍,主要是书中插图非常多,看上去挺逼真,特别是对史前社会的想象图,用黑白的画笔勾勒出来,
原标题:八角七的一本书,以十三元买来,价涨15倍,只是想搞懂人类的来源文:葛维屏家里有一本书,名叫《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上册,出版于1977年,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过去并没有认真读过文字,但是应该翻过多少遍,主要是书中插图非常多,看上去挺逼真,特别是对史前社会的想象图,用黑白的画笔勾勒出来,很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还染上了一种神秘感,说穿了,就是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一直以为这本书只有上册,直到我到北京参观过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回来,在重新想起家里有这本书之后,意外地得知还有一本下册。在北京猿人遗址,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北京人是不是中国人的祖先?在中国历史书上,我们得到的是这个印象。前几天,我特意回来把家里的中学课本《中国历史》找出来,第一章里,谈到了中国人的起源,的确是把北京人放在了重要的一章。书中没有明确地说,北京人是中国人的祖先,但是它在提到北京人之后,紧接着说:“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这种春秋笔法,还是有意无意地给人一种联想,好像北京人的确是中华民族之源。但是我以前看过一个材料,说是中国人的祖先来自非洲,北京人并不是中国人的祖先。难道我到北京人遗址是来到了一座假遗址?回来这种困惑越来越强烈。看看猿人遗址的宣传单上,都说这里是中国人的源头,白纸黑字说的非常明白:“从70万年前至今,我们的祖先就选择在这块风水宝地生活……”。还有遗址编撰的一本名为《北京人》内刊2017年2月号(应该一年出两本)上,我大致地翻了一下,竟然没有一句明显的话,表达北京人是我们的祖先这个意思。究竟哪一个对?回来就把家里的几本科普读物找出来了,其中有一本还是前苏联科普学者伊林所著的,名叫《人怎样变成巨人》。直到把《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上册找出来,这本书,出版的年代与今天已经相隔41年,恍若隔世,但细细地读来,发现还是大有裨益。上册中主要是梳理了一遍人类对自己起源的认识史,实际上在当时的语境下,就是一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史。作者的语言也是是非分明,铿锵有力,如孔子是反动的,荀子是进步的,好人就是好,坏人就是坏,每一个人都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透镜过滤一遍,立刻白就是白,黑就是黑。说这本书带有文革的帮八股,可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1977年刚刚走出文革的中国文化界,打上特有的时代烙印是可想而知的。周国兴的文风,就像是文革期间的大字报,指点江山,臧否人物,盖棺认定,中气十足,几乎代表着一种强大的说一不二的历史终结者与宣判者的声音。但是这样的文风也有好处,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辨清黑白,分清好坏。我们看电影,总喜欢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如果我们不想陷入到模糊叙事中而看不懂,这种非白即黑的文风还是有其好处的。那就是接受起来,没有什么障碍,答案一目了然。我想到中国学者李零在他的文章中,就说文革期间一本《论语》的评注其实质量挺不错,很多分析虽然是谩骂孔子的,但可能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上册一本看下来,还是很有收益。查了一下资料,这本书在当年的反响还是挺不错的。这本书的上册第一版印了20万册,在国内可谓是热销书了,而且还走出了国门,被翻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封底上还加了一个宣传语,称此书是唯物主义人类起源观。相比之下,这本书,确实要比西方著作来得通俗易懂。但是一直不知道还有下册,而真正我需要的答案,正是在下册中。于是到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这本书下册是在1980年出版的,与上册出版年代相隔了近二年,难怪我没有注意到这本书的出版。网上旧书店里找了一下,下册的书还真是少,价格却比上册贵,可见,上册出版后,下册的热度明显下降。我想,这主要原因还是上册出版的时候,刚刚从文革中恢复过来的出版业,书籍品种较少,这样的书比较走俏,到了1980年,各类文化冲击波已经全面袭卷而来,这样的书,关注度明显减弱。下册原价0.87元,现价13元,涨了近15倍,可见,旧书的价格还是有轻微的涨幅的,尤其是印数较少的书。但这并不代表旧书就能增值,即使今天,13元一本书,价格也不算贵,而当年的八角七分钱,却可能是要咬牙拿出来的一笔钱。下册中的资料截止到1978年,但作者的观点,并不是十分陈旧。比如,涉及到北京猿人的地位,以及人类的起源地在何处。书中,作者对非洲是人类的摇篮的观点,并不十分肯定,只是用了一个比较委婉的句式,称“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而对人类起源在亚洲的看法,作者的说法是:亚洲起源的可能性更大性。而对日后日益兴隆起来并有越俎代庖趋势、证明人类非洲诞生的分子人类学,作者在书中,也作了详细的交待。正是在这本书出版后的年代里,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判断出现代人的基因源头都在非洲,才使得目前人类诞生于非洲成为比较流行的说法。在这样的学术大趋势下,北京人的地位越来越尴尬。这样看来,北京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灭绝的一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对中国历史旧有定论的巨大逆转?我想学术界还没有做好准备吧。至少我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中看不到这种应对。《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上下册,虽然是四十多年前的读物,但对人类的起源还是作出了那个时代最接近前沿的反映。这之后的人类起源学说的发展,其实就是上海复旦大学用分子人类学的原理,通过基因检测来判断人类的脉系了。在《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5年出版)一书中,就在前言中作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北京人”是灭绝的一个旁支。中国的真正祖先,是之后走出非洲的一支猿人的后裔。这个结论确实让人有一点不好接受。而我也由此理解,为什么北京人遗址公园里,要尽量淡化北京人是中国祖先这样的一种认知,所有的宣传中,都突出了遗址公园的文物考古成分,而不是人种传承要素。《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中提及的一种技术手法,在今天成为人类起源学术的主流支撑,可以看出,周国兴的这本著作还是有着它的存在价值的。至少它梳理了人类起源学说在一个时点上的最高、最前沿的观点。问题是,周国兴之后的科普著作怎么就突然没有了呢?为什么就缺少老少咸宜的通俗性著作了呢?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bKY7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