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父亲让孩子毁一生你的教育方式,也许毁了孩子的一生

文|吕静贤孩子小时受教育的方式,决定了他日后的思维模式不擅思考的孩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一个熟人的孩子,看着他从小学走到现在的高考。读书的这么多年,基本上要不就是沉浸在题海中,要不就是走在去补课的道路上。从小时总是闹着要家人跟他一起出去打羽
文|吕静贤孩子小时受教育的方式,决定了他日后的思维模式不擅思考的孩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一个熟人的孩子,看着他从小学走到现在的高考。读书的这么多年,基本上要不就是沉浸在题海中,要不就是走在去补课的道路上。从小时总是闹着要家人跟他一起出去打羽毛球,到现在每天除了完成课堂作业后,就是在那看电视、看手机,再到现在的在手机上玩游戏。也从一个原来充满各种兴趣、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父母眼中懂事、乖巧的孩子,除了看手机、玩游戏外,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的孩子。问他高考什么志向,他说:“做老师啊!在常年走在补课路上的他的眼中,做老师,既可以通过补课赚钱,又可以自由掌握自己的时间,多舒服啊!做了老师后,就不愁赚不了钱、打不了游戏了。作为朋友,我当然希望他能如己所愿,将来有个好前程,可以自己养活、养好自己。可是,如果这样的人都能做老师的话,那我们将来的孩子真的是前程堪忧了,毕竟如古人所说:师者,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的,一个连自己的前程都想得如此简单、浅显的人,又何来的能力去为下一代“传道授业和解惑”呢?千万不要误将来孩子的终身啊!这样仅仅通过表面去判断、选择一件事物的孩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眼光的局限性、认知的肤浅性,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就如这段时间屡屡曝出的什么少年网红日进千金、未成年女孩开房、炫富等让人应接不暇的新闻。——这些新闻暴露出这些孩子对待社会、人生的认知片面和浅显。而且据报道将来成为网红已经成为大部分孩子的梦想。这真的让人不寒而粟。孩子,你真的要拿自己的浅薄、无知,去赌自己的将来和一辈子吗?填鸭式教育,已成为我们当前教育的主流当前我们家庭和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填鸭式,也叫灌输式。就是向孩子一味地灌输,要求孩子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去获得所谓的知识,再通过考试去筛选所谓优秀的人才,淘汰不会考试的孩子。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则是对孩子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扼杀。这样的教育方式后果已经显现出来,就是造就出大量不会思考、不能思考,也不去思考的孩子。再加上现在社会传媒的兴起,电视、电脑、各类游戏软件、手机上的各类娱乐、传播平台,基本上,很多孩子在学完老师和父母布置的作业后,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就投在这上面了。最基本的就是看电视、刷手机、打游戏。这些所谓的业余爱好,不但止正一步步剥夺孩子的宝贵时间,还让孩子一步步地由主动思考向不擅思考、不会思考的方向滑去,更进一步剥夺了孩子的思考力。而且不但我们的孩子不会思考,成人世界也充满了不擅思考、缺乏思考,甚至不会思考的人。这样的人,用“遍布我们周围”形容也不夸张。比如说,在感情上:在婚姻中,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就是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的女人:面对与另一半的三观不和,她们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还在结婚初时,她们就从未思考过“自己为什么结婚?”“什么样的关系才是适合自己、自己想要的”等问题;走进围城后,发现自己与对方三观相差甚远,难以过下去......这时怎么办呢?充满了迷茫与困惑,不知该何去何从——因为不会思考、不擅思考,也从来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当面对问题时,充满了必然的困惑与茫然。再比如在工作、学习上;我们很多人,其实都是低效的勤奋者。虽然很多人都在努力着,力求通过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但实际上,最后取得预想成绩、实现目标的人不多。这就是会思考、会反思与总结,与不会思考、不会反思和总结人的必然差异与结局。还有在认知和判断上:每当出现一个重大或热门事件时,总是会有许多人根据某个热文形成支持某方或反对某方的站队现象,却极少有人去从心里问自己为什么,去思考一篇热文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而且真相到底是什么等实质上非常重要、核心的问题。我们生活中,很多成人,都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多数都是一味地盲目随从,并自我欺骗、美其名曰“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顺其自然”等等。所以养育子女路上,越来越多的父母焦虑,也就不难理解、见怪不怪了。父母的焦虑,正是源于思考的欠缺在面对孩子的教育中,身边的许多父母都是充满焦虑,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和方式,一味的趋之若鹜、人云亦云,却鲜少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其实这就是缺乏思考所致。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知识和认识有限。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认识比较片面。他们认为,只要能够让孩子将来能有个铁饭碗、美好的前途,就已尽到扶养孩子的义务,就已足矣。却忽略了一个人的成长,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只是会考试。二是缺乏深入地思考。不信,你观察下身边的家长,有谁去有意地了解和学习下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上很少。即使发现孩子表面上似乎出了一些问题,也只是用自己肤浅、简单的猜测、经验去应对,很少去有意识地去深入探索问题的内因,从而做出积极、有效的处理。三是非常地自负。这点就不用说了,基本上每个做家长的成人,都是如此。他们非常相信自己的教育观点和能力,所以很少去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也造成了他们在教育上的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和目光短浅。所以当面对这个时代,一个又一个层出不穷的新奇事物的不断出现,科技的快速变迁和更迭,新产业代替旧产业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必然性,他们的内心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紧张、焦虑、不安和迷茫,对待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眉毛胡子一把抓,逮到什么是什么,先逮到了再说,不管有用没用。但真正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却很少有人去思考,更不用说深入思考了。缺乏思考,缺乏深入地思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人群的大多数通病。教孩子学会思考,真的很重要思考分为两种,一种是垂直思考,另一种是水平思考。我们大多数人的习惯性思考是垂直思考,即一件事、一个问题往往通过更深、更进一步的思考去想如何看待和解决,垂直思考有利于我们看问题更透彻、更有深度。而我们比较少人,会去主动地进行水平思考。水平思考是我们发散思维、拓展思维宽度的必要途径,也是我们进行创造、发现、发明等拓宽认知世界的最基本工具。这个世界,越来越需要有创意、想象力丰富、能创造的人。尤其这个越来越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为趋势的时代。因此,成为一个思考力强、会思考,尤其是擅长水平思考的人,是这个时代,也是未来最基本的要求。十几年前,我们崇尚记忆力,各种各样的记忆方法充斥我们周围,各类记忆专家、大师出现在媒体上,人们对如何提高记忆力也充满好奇与热忱。而现在,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完善,记忆力已不再是哪个人特有的优势,而创新、想象力、创造力等这些关系到一个人思考能力与质量的软实力,已开始越来越大地发挥、呈现出它的价值出来。现在、将来,不同个体间的竞争与差距,其实就是思考能力的较量。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而且回到前文,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个人,通过学习,在将来拥有创造更好生活的能力与资本。即在掌握前人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更宽、更广,和做得更好。——对于前人的知识,我们不单单是继承、掌握,更要会应用,和在此基础上深入、发展与创新。这就是学习和教育的作用,也是初衷。愿我们每个有心的父母,从小就引导孩子去学会思考,避开应试教育的误区,帮孩子成为一个主动思考、积极思考、擅长思考的人,从而能更好地面对将来的成长与发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baXN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