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面容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汉诗和当代主义(附中奖名单)

Flora Pool in Versailles · Alexandre Benois 1905 在中国,从新诗开始草创的初期,就明显地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比如鲁迅散文诗《野草》,以及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都非常明显地受到了欧洲
原标题: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汉诗和当代主义(附中奖名单)FloraPoolinVersailles·AlexandreBenois1905在中国,从新诗开始草创的初期,就明显地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比如鲁迅散文诗《野草》,以及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都非常明显地受到了欧洲现代主义文学及其思潮的强烈影响。之后像新月派的闻一多,《死水》这样的名作也是如此,诗中的象征也是非常明显地与现代主义对于世界的绝望和批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现代主义作为一个潮流,在汉语的诗歌当中,一直到了比较晚期才有更加明显的关注。最为轰轰烈烈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在台湾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了一个爆发的时期,特别是纪弦所领导的“现代诗社”,还有另外几位军中诗人创立的“创世纪诗社”,对汉语现代主义诗歌的推动是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纪弦之所以有一个对于现代派的迷恋也跟他早年参与了施蛰存在上海办的一个叫做《现代》的杂志是非常有关系的。《现代诗》杂志,1953年2月1日,纪弦首先创办了《现代诗》季刊,并很快集聚了一批现代诗作者,这是台湾现代派文学发端的重要标志。1956年1月,由纪弦发起,方思、郑愁予、商禽、林亨泰等诗人参与筹备,在台北召开第一届现代诗人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成立“现代派”。现代主义的特征需要简单地说一下:其实现代主义相对而言,是反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因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貌似是对立的文学潮流其实都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倾向,就是对于或是客观或是主观的现实有一种确信。现实主义就是对客观现实的确信,浪漫主义是对主观现实的确信。也就是说,确信文学,或者更具体的来说诗歌,可以以一种确定的全面的方式来再现或表现客观现实或是主观现实。所以现实主义主张要反映现实,似乎相信诗歌也可以非常忠实地来再现一个现实的或是社会的近况,或者对于浪漫主义的诗歌来讲,它可以非常忠实地来表达出个人情感的面貌。那么现代主义的写作提供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路径,他认为客观现实也好,主观现实也好,其实都没有办法用一个非常穷尽的最精确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相反语言可能是混乱的,混杂的,杂糅的,不确定的,但是它反而呈现出一个更加能够接近某种混乱的客观和主观现实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并没有办法用一个非常精确、或是日常的语言可以重新把它复述出来。纪弦(1913年4月27日-2013年7月22日),本名路逾,1913年出生于河北清苑县,原籍陕西。在讲了这些理论的部分之后,还是要来看一下实际的例子。就拿我们刚刚提到的纪弦,也就是台湾现代派的主将,创立台湾现代诗社的这么一位诗人,他前几年刚去世,一百多岁的高龄去世。他有一首名作叫做《7与6》(编按:原诗标题为《6与7》),就是数字的七与六,但是必须写成阿拉伯数字。我来念一个片段:《6与7》纪弦拿着手杖7.咬着烟斗6.数字7是具备了手杖的形态的。数字6是具备了烟斗的形态的。于是我来了。手杖7+烟斗6=13之我。一个诗人。一个天才。一个天才中之天才。一个最最不幸的数字!唔,一个悲剧。悲剧悲剧我来了。于是你们鼓掌,你们喝彩。这首诗其实完全不难懂,它从7与6这两个数字的形状来引申出手杖和烟斗,他手里握着的这两个东西,然后描绘出一个自我的形象,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他对自我形象的描述,其实是非常暧昧以及奇特的。一方面他说,一个诗人一个天才,另一方面又说,最最不幸的数字,因为七加六等于十三,然后他又把这个数字的不幸归结于一个悲剧。“悲剧,悲剧,我来了。”所以他塑造的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天才诗人的形象,不是完全正面的,他既有天才的一面,也有不幸的悲剧的那一面。你无法去界定这一个形象的特质,必须去认定它的混杂、差异、自我矛盾。当然这里也有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角度。这些都是现代主义的特征,使得我们在阅读现代主义诗歌的时候,会难于界定和总结在传统诗歌里面比较明确地或是比较单向地一个主题。所以一般说现代派难懂,可能也就在这个地方。但它的目的就是要去探索世界的复杂性。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刚刚去世的诗人洛夫的名作《石室之死亡》的片段。洛夫也是那个时候台湾现代诗潮流里的主将,他是属于“创世纪”这个流派的,那么“创世纪”的诗人大部分都是军中的诗人,这首诗描绘的是在他金门的营地里看到的景象,跟战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创世纪》三位创始人,从左至右:痖弦、洛夫、张默(2008年11月)这首长诗是这样开头的:石室之死亡(节选)洛夫只偶然昂首向邻居的甬道,我便怔住在清晨,那人以裸体去背叛死任一条黑色支流咆哮横过他的脉管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扫过那座石壁上面即凿成两道血槽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树在火中成长StudyforBlueAppleTreeSeries·PietMondrian1908这首诗非常长,所以我就只念开头一个小小的片段。这个段落其实也涉及到了一种形象的描绘,你可以看到他其实用了非常多强烈的字眼,像“裸体”、“背叛”、“咆哮”、“扫过”、“凿成”、“血槽”等等,明显地营造了一个情感强烈的愤怒的形象。“目光扫过那座石壁,上面即凿成两道血槽”是非常著名的诗句,是超越了现实主义或是说写实主义,因为这并不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当然它也超越了浪漫主义,因为它所表达的情感其实是不那么明确的,它有对战争的血腥的敏感或者对战争到来的某种恐惧、愤怒,但你仍然没有办法非常完美地或是精确地去界定它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但非常明显地,这个形象和世界产生了一个对抗的不满的关系,因为它用了“背叛”和“咆哮”这样的字眼。刚才念到了最后这一行其实也很有意思,“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面容如何可以展开如一株树,这个是很费思量的事情,我们可以去比较,通常我们会说比如“脸笑得像一朵花”,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因为这就是在说笑容非常灿烂,非常美丽。当然深究下去,“笑得像一朵花”也是不确定的,因为花也有可能提供非常不同的特性,但我们似乎认为“笑得像一朵花”可以理解,因为它是约定俗成的。但是“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没有任何约定,没有人会告诉你为什么会展开如一株树,这就必须依靠你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某种创造性的进入,去阐释“面容展开如一株树”的意义,这恰恰是现代主义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你没有办法把它总结出一个确定的意思出来。“面容展开如一株树”并不给你引向一个另外的可以复述的日常语言,没有任何日常语言可以去复述这一句,“面容展开如一株树”的意义就在于面容展开如一株树,你必须从这个字面上去看到它的画面,去想到它可能引起的某种心灵上的、精神上的、情感上的效果。其实上一行的“凿成两道血槽”也是这样,尽管“凿成两道血槽”似乎提供了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理解某种情感的状态,但是书写的基本要义是一致的。中国大陆的现代主义诗歌我认为一直要到1970年代初期白洋淀诗派这样的诗歌群体的出现才有比较明显的表现。我想举的例子是根子的名作《三月与末日》【1】。根子和多多芒克一起在白洋淀插队,这首诗对多多的创作有非常大的影响,很可惜,根子流传下来的诗歌非常少,但是这首《三月与末日》绝对是一首杰作,我来给大家念一下前面的几行:三月是末日。这个时辰世袭的大地的妖冶的嫁娘--春天,裹卷着滚烫的粉色的灰沙第无数次地狡黠而来,躲闪着没有声响,我看见过足足十九个一模一样的春天一样血腥假笑,一样的都在三月来临。要知道这首诗是写在1971年,是非常了不起的,当然这跟那个时候有翻译的所谓的“灰皮书”、“黄皮书”,这些西方的现代主义作品的流传是很有关系的。三月是末日这样一个命题,当然就非常自然地让人联想到艾略特的著名诗句,“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这是艾略特的《荒原》的开头。TheWearyWasteofSnow-JosephFarquharson这里讲的三月,我们可以推测是根子的生日,因为他讲到“十九个一模一样的春天”这是他的二十岁的生日。但是他对春天的描写,“裹卷着滚烫的粉色的灰沙,第无数次地狡黠而来”,这就跟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春天有着天渊之别。他提供了一个非常新鲜的经验,这个春天既不是百花盛开的,也不是万物肃杀的。他前面用了一个“妖冶”这个词,像“妖冶”这类的词语比较典型地体现出现代主义诗歌的某种暧昧性,后面的“狡黠”其实也是一样的。你对它的价值判断可能是多重的多面向的,但是又非常有冲击力。又结合后面的“血腥假笑”,你可以想象这个抒情主题“我”对于世界的这个关系是采取了非常强烈的怀疑甚至是拒斥的态度。这也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美学所彰显的非常强烈的批判性。而正是这种批判性使得现代主义诗歌不再依赖于客观的或是主观的现实,而是与他保持着一个冷观的距离。即使有强烈的情感,也不是简单的抒发。【1】三月与末日根子三月是末日。这个时辰世袭的大地的妖冶的嫁娘--春天,裹卷着滚烫的粉色的灰沙第无数次地狡黠而来,躲闪着没有声响,我看见过足足十九个一模一样的春天一样血腥假笑,一样的都在三月来临。这一次是她第二十次把大地--我仅有的同胞从我的脚下轻易地掳去,想要让我第二十次领略失败和嫉妒而且恫吓我:原则你飞吧,像云那样。\"我是人,没有翅膀,却使春天第一次失败了。因为这大地的婚宴,这一年一度的灾难肯定地,会酷似过去的十九次伴随着春天这娼妓的经期,它将会在,二月以后将在三月到来她竟真的这个时候出现了躲闪着,没有声响心是一座古老的礁石,十九个凶狠的夏天的熏灼,这没有融化,没有龟裂,没有移动不过礁石上稚嫩的苔草,细腻的沙砾也被十九场沸腾的大雨冲刷,烫死礁石阴沉地裸露着,不见了枯黄的透明的光泽、今天暗褐色的心,像一块加热又冷却过十九次的钢,安详、沉重永远不再闪烁既然大地是由于辽阔才这样薄弱,既然他是因为苍老才如此放浪形骸既然他毫不吝惜每次私奔后的绞刑既然他从不奋力锻造一个,大地应有的朴素壮丽的灵魂既然他,没有智慧没有骄傲更没有一颗庄严的心那么,我的十九次的陪葬,也却已被春天用大地的肋骨搭架成的篝火烧成了升腾的烟我用我的无羽的翅膀——冷漠飞离即将欢呼的大地,没有第一次没有拼死抓住大地——这漂向火海的木船、没有想要拉回它春天的浪做着鬼脸和笑脸把船往夏天推去,我砍断了一直拴在船上的我的心--那钢和铁的锚,心冷静地沉没,第一次没有像被晒干的蘑菇那样怨缩第一次没有为失宠而肿胀出血,也没有挤拥出辛酸的泡沫,血沉思着如同冬天的海,威武的流动,稍微有些疲乏。作为大地的挚友,我曾经忠诚我曾十九次地劝阻过他,他非常激动\"春天,温暖的三月——这意味着什么?\"我曾忠诚\"春天?这蛇毒的荡妇,她绚烂的褶裾下哪一次,哪一次没有掩盖着夏天——那残忍的姘夫,那携带大火的魔王?\"我曾忠诚\"春天,这冷酷的贩子,在把你偎依沉醉后哪一次,哪一次没有放出那些绿色的强盗放火将你烧成灰烬?\"我曾忠诚\"春天,这轻佻的叛徒,在你被夏日的燃烧烤得垂死,哪一次,哪一次她用真诚的温存扶救过你?她哪一次在七月回到你身边?\"作为大地的挚友,我曾忠诚我曾十九次地劝阻过她,非常激动\"春天,温暖的三月--这意味着什么?\"我蒙受牺牲的屈辱,但是迟钝的人,是极认真的锚链已经锈朽心已经成熟,这不第一次好像,第一次清醒的三月来到了迟早,这样的春天,也要加到十九个,我还计划乘以二,有机会的话,就乘以三春天,将永远烤不熟我的心——那石头的苹果。今天,三月,第二十个春天放肆的口哨,刚忽东忽西地响起我的脚,就已经感到,大地又在固执地蠕动,他的河湖的眼睛又混浊迷离,流淌着感激的泪也猴急地摇曳1971年夏.北京|杨小滨,耶鲁大学文学博士。上海人,现任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员,政治大学台文所教授。著有诗集《穿越阳光地带》(获台湾现代诗社1994年“第一本诗集奖”)、《景色与情节》、《为女太阳干杯》、《杨小滨诗X3》、《到海巢去:杨小滨诗选》、《踪迹与涂抹》等,理论和评论专书《否定的美学》、《历史与修辞》、《中国后现代》、《无调性文化瞬间》、《语言的放逐》、《迷宫•杂耍•乱弹》、《感性的形式》、《欲望与绝爽》等。文稿整理自飞地实验课《杨小滨|现当代汉诗面面观》第一、二讲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杨小滨老师《现当代汉诗面面观》第一讲音频|讲座预告|艺术的罢工: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的影像艺术活动时间:7月20日晚上7:30开始活动地址:飞地书局(八卦岭店)王璞:“五月风暴“的几个侧面【原载于《读书》2018年7期新刊,发布于公众号“读书杂志”】五月之后:法国68的绵延与遗忘【原载于公众号“澎湃新闻思想市场”】观影推荐:一切安好(1972)飞地实验课是一款由飞地推出的知识分享型实验课程。从诗歌到文学,从艺术到生活,从经典到当代,我们秉承文化多元及学科跨界的实验精神,追求视野开阔的学习理念,“飞地实验课”系列课程将陆续邀请诗人、教授、学者、艺术家、批评家等各领域的智识传播者,带来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品质课程。在众声喧嚣的时代,飞地实验课专注于人文修养的提升,用知识填充心灵空间,让我们重拾那曾经或正在丢失的生活之美。了解更多飞地实验课1《现当代汉诗面面观》2《迷惑与舒畅——现代诗漫谈》3《瑶琴与盾:诗歌隐喻的故事》4《寻找迷思的藏宝图:中国神话新讲》作为多年深耕诗歌领域的专业机构,飞地正积极践行一种新的诗歌教育理念,通过互联网空间,将个人的主动求知和优质的诗歌技艺的讲授整合起来,传递和分享至每一个角落——诗人臧棣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pVLwz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