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珍异果国画里的奇珍异果,让人想咬一口

炎炎夏日里 人们总喜欢吃点水果来解暑 今日,一起来 欣赏一下中国画里的水果~ 枇杷 南宋 吴炳 《枇杷绣羽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苏轼写过一首《食荔枝》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原标题:国画里的奇珍异果,让人想咬一口炎炎夏日里人们总喜欢吃点水果来解暑今日,一起来欣赏一下中国画里的水果~枇杷南宋吴炳《枇杷绣羽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苏轼写过一首《食荔枝》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中提到三种水果:卢橘、杨梅、荔枝。估计都是苏轼喜欢吃的果子。曾有友人问苏轼:“卢橘何种果类?”苏轼回答:“枇杷是也。”宋代吴炳《枇杷山鸟图》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桑葚《桑果山鸟图》宋佚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有宫廷画院的工丽之风,却多了几分粗犷率真。画面取一斜伸桑枝,在一细劲的枝条上站立一只山鸟,憨态可掬,嘴里还叼着桑葚,表情很有几分稚趣。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樱桃南宋佚名《樱桃黄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见樱桃也是宋人熟悉的水果,唐宋诗人还用“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来形容女子的风姿。齐白石《樱桃图》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荔枝宋佚名《离支伯赵图》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山楂南宋佚名《红果绿鹎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图中“红果”即是山楂,山楂在宋人生活中很是常见,陆游有《出游》诗写道:“行路迢迢入谷斜,系驴来憩野人家。山童负担卖红果,村女缘篱采碧花。”诗人在出游途中,看到山里的儿郎正挑着担子贩卖山楂呢。石榴南宋佚名《榴枝黄鸟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面出现的是石榴。石榴也是宋人常见的水果,杨万里有《石榴》诗咏道:“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因石榴多籽,也常作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出现在画作中。葡萄南宋林椿《葡萄草虫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人不但将葡萄当食用的时鲜水果,还用来酿酒。苏颂《本草图经》说:“葡萄,生陇西五原,敦煌山谷。今河东及近汴州郡皆有之。苗作藤蔓而极长,太盛者一二本绵被山谷间。花极细而黄白色,其实有紫白二色,有圆如珠者,有长似马乳者,有无核者。皆七月八月熟,取汁可酿酒。”苹果林椿《果熟来禽图》林椿《果熟来禽图》局部画的是林檎果,亦即苹果。在某次“鉴宝”节目的海选中,曾有收藏者带了一件宋代官窑的苹果形笔舔,前来请瓷器鉴赏方面的专家鉴定。专家说:“这是仿品,器形不对。”收藏者说:“你看这紫口铁足,玉质感又强,怎么会是仿品呢?”专家说:“宋代会有进口的苹果吗?”苹果确实是从外国传入的水果品种,不过传入的时间非常早,宋人已吃上苹果是毫无疑问的。桃子宋末元初钱选《桃枝松鼠图》(台北故官博物院藏)宋代的桃子也有很多品种,《嘉泰会稽志》载,“桃之品不一,上原之金桃、御桃、摆核、十月桃、庙山之早绯红桃、湖南之大绯红桃、萧山之水蜜桃、唐家桃、邵黄桃、杏桃、川桃、晚秋桃、孩儿面桃、诸暨乌石之鹰觜桃、诸家园中有昆仑桃、匾桃、矮桃之类,不可悉数。”柑橘宋代佚名《香实垂金图》(台北故官博物院藏)宋代柑橘品种丰富,宋人韩彦直著有《橘录》,将柑橘分为柑、橘、橙三大类,每类下面又各有若干品种:“橘出温郡,最多种。柑乃其别种,柑自别为八种;橘又自别为十四种;橙子之属类橘者,又自别为五种。合二十有七种。”其中,“乳柑推第一”,乳柑中又“推泥山为最”。西瓜元钱选《蔬果图》《瓜》宋佚名《宋人集绘册:草虫瓜实》吴鼎《瓜果图》宋钱选《秋瓜图轴》《橘子、葡萄、石榴图》宋鲁宗贵此幅画橘子、石榴、和葡萄,象征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用色精细、沉着,写实性极强。在左半部靠近后景的石榴叶片上有不规则的“鲁宗贵”款署,题字极小,隐约可见,在留传下来的南宋作品中,很少有鲁宗贵题款的作品,此图因此殊为珍贵。清任薰《瓜果图》宋《花卉瓜果图》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zyv6z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