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表彰大会不只是运动员戴上大红花 荣誉属于每个“冬奥人”_北京_马兰村_中国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48个集体和148名个人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称号 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2金1银的谷爱凌,是首位在一届冬奥会上获得三枚奖牌的自

原标题:冬奥表彰大会不只是运动员戴上大红花 荣誉属于每个“冬奥人”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48个集体和148名个人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称号

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2金1银的谷爱凌,首位一届冬奥会获得三枚奖牌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的最后一跳,她突破自我极限首次尝试转体1620,赢得中国女子雪上项目的冬奥会历史首金。

但金牌和胜利不是她的终点,她最大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让全世界更多的女孩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建立自信、找寻快乐。

刚满18岁的中国单板小将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上成功摘得中国单板滑雪冬奥首金,最终获得一金一银。冠军的背后,是他几乎每个训练日都会进行的七八个小时高强度雪上训练。他甚至曾在一周的训练中滑坏过4个雪板,一如他所坚信的,“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人”。

31岁的徐梦桃在参加的第四届冬奥会上,终于拿下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我是第一吗?”夺冠后她声嘶力竭的呐喊声,情不自禁流下的热泪,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最让人难以忘怀的瞬间之一。

她的眼泪背后,是四届冬奥、一朝梦圆的不懈坚持,一代代冰雪人无悔付出的真实写照。

“没有路又怎样?创造一条路就好了!”这是花样滑冰双人滑组合隋文静/韩聪在夺金后的感慨。历经年轻时的不被看好、状态正盛时的接连伤病,两人坚持牵手十五载,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他们成功挑战超高难度的“捻转四周”终于在北京的冰面上圆梦摘金。

在本届冬残奥会赛场中,“00后”女孩张梦秋豪取2金3银,一次次在“雪飞燕”创造中国速度。赛场外,她自信美丽,麻花辫、桃心双马尾、小碎辫。多变的发型,是她欢脱性格、可爱本真的自然流露,更是新时代中国残障运动员和残障群体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除了获得奖牌的运动员,戴上“大红花”的还有来自各行各业默默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他们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折柳寄情,“小雪花”引导牌组成“大雪花”主火炬。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四场开闭幕式,将中国式浪漫、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内涵精准传递给国内外观众。国际奥委会此前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收视率超越了往届所有冬奥会,这样的传播效果背后是总导演张艺谋团队以及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共计5000余名工作人员无数个日夜的连轴转。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马兰花合唱团的44位山里娃,用希腊语唱起无伴奏的奥林匹克会歌,天籁般的歌声感动了无数人。将他们带出大山的合唱团领队邓小岚,为了改变马兰村的贫穷面貌奔波于北京与马兰村之间,为村里修建校舍、教山里娃学音乐,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种下梦想的种子。18年来,行程超过20万公里。

今年3月下旬,邓小岚在马兰村筹备音乐节时突发脑梗离世。斯人已逝,但她给马兰村带来的改变,她为世人带来的感动将永远延续。

除此之外,还有赛事运行、卫生健康、志愿服务、消防救援、电力保障、媒体宣传、场馆建设、园林绿化等等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是无数个集体与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所有积极参与、关注冰雪运动的中国人勠力同心、共同实现了这样一个瞩目成就。

所以,这朵“大红花”属于大家每一个人

来源:新华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Q6m5xLg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