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为政之道有着超凡的才情和为政能力,为何欧阳修一生却频频受挫?

千年以前的今天,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欧阳修逝世的日子。 在我们缅怀这个豁达不羁的“醉翁”时,不如跟随着时光回返的脚步,好好了解一下此人波折不断的不大顺遂的人生。 若是要讲他的故事,这就离不开大时代的一个主要背景,这样所有的原委都能被一一道
原标题:有着超凡的才情和为政能力,为何欧阳修一生却频频受挫?千年以前的今天,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欧阳修逝世的日子。在我们缅怀这个豁达不羁的“醉翁”时,不如跟随着时光回返的脚步,好好了解一下此人波折不断的不大顺遂的人生。若是要讲他的故事,这就离不开大时代的一个主要背景,这样所有的原委都能被一一道来。人人都知唐朝如牡丹般绚烂繁华,却容易忽略宋朝的经济文化的鼎盛昌荣。在许多人固有的印象里,宋朝仿若人人皆可凌辱而上的一个毫无尊严的王朝,以致于频频遭受北方牧民打压却很少血性回击。至多也就是步步相让,乃至王朝中心都向南边偏移以避险,可最后还是落了个被外族侵占的凄惨下场。所以稍稍涉略历史的人,都会将宋朝视为任人刀俎的肥肉,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离不开创国之人的观念。赵匡胤本为周王室内的一介武臣,却越俎代庖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靠着强大兵力上位的他,心中清楚的明白“武可致使谋反”,而前朝覆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他们将穷兵黩武做到了极致。为了避免历史的循环悲剧,赵匡胤称帝后,一改前朝作风,将文官往极高处捧,将武官往低处了踩。正是这样的一个决定,也使得宋朝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得到了非常深刻的发展,可是没有雄厚兵力的支撑,宋朝还需要时刻忍受外来的侵袭,致使这份繁荣少了太多的保障。可是偏偏因国风以文为重,这也使得宋朝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非常高阶的境界,而这恰恰离不开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努力。生于普通之家的欧阳修,因着父亲早早的逝世,只好同母亲循着路北上,赶赴他乡去找他的叔叔。虽然叔叔家境有些贫弱,但在母亲未曾懈怠的教导和叔叔的帮衬之下,欧阳修并未落下课业。而年纪方小的欧阳修就显现出了非凡的文采,成了远近邻里皆知的少年奇才。年纪渐长的欧阳修,也同万千学子一般踏入了科举成名之路,可谁知一踏却是一生未平的坎坷与波折。有了充足准备的欧阳修,却在前两次的考试中不幸名落孙山。可幸的是他并没有就此气馁,终于在积蓄多年以后,第三次的表现尤为突出,一路顺风顺水斩获多项彩头。身边不少人也看好这个有出头之态势的少年,而欧阳修自己也似乎对最后的状元颇有底气,于是便备下了一成新衣,只等被冠名之日可以顺理成章成为那个第一。可不想,早前一天晚上,同行之人披上了这身新衣,笑说自己将成状元郎。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日真是这人成了状元郎,虽然欧阳修的发挥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却不是等值的。而这似乎也预示了欧阳修的一生仕途,千辛万苦为政谋略,可到头来那一身新衣却是为了别人的彩头。至此为官的欧阳修,很快便有了忧国忧民的正直之心。上了官场以后,他与范冲淹意气相投,看到了国家之所以有消亡之势,归其根本是因为官吏之间有了太多的丑恶勾结,一步一步的腐败将国家蚕食掏空。可是要知道,这样的腐败之状已经不是短短几日了,这冰冻之尺岂是一句说革新就革新就能够挽救的?于是这样清明的力量终究在国家利益面前变得不足一提。很快,欧阳修被便贬成了小官。但毕竟为政能力摆在那里,没过多久,欧阳修又被圣上召回,成了朝廷的重要官臣。可是欧阳修又岂是屈服于名利之下,只求安稳过日的人?没过多久,他凭借自己逐渐增高的权威,开始了革新官场的“新政”。却不想依旧难以抵抗那些顽固的残毒,这次的改革最终还是以不了了之作为结尾。而欧阳修也没有从这场风波中缓过来,一下便被贬成了远离京城的一个太守。政治上屡屡受挫的欧阳修,并没有郁郁寡欢日日消极不作为。虽然不能撼天动地地施展抱负,可是到了一个小地方的欧阳修依然在这里积极作为,使得本来落后的滁州渐渐有了开泰的态势。而欧阳修本人也将心中的无奈和叹息,转化为探究山水之情的乐趣。有人为欧阳修的一生感到叹息,可终究是因为他是个明白人,所以不肯活得稀里糊涂,所以他也才能成为流芳千古的伟人。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Q6mg1v1wz.html

(0)

相关推荐